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吕静 《飞机设计参考资料》2005,(3):47-54
提出利用前缘填角消除机翼一机身接合处气流分离的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应用了蒙皮摩擦变化与表面曲率变化相关的设计规则。求出在机翼前缘之前板的当前蒙皮摩擦分布之后,计算可以消除气流分离的目标蒙皮摩擦分布。应用设计规则,把当前的蒙皮摩擦分布转化为目标蒙皮摩擦分布,延伸机翼前缘形成前缘填角,利用流动解算器分析机翼填角,过程迭代直到收敛。 相似文献
2.
3.
4.
油水乳化液中分散相液滴的力学行为初探——剪切流对油水乳 …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油水分离机械中油水乳状液分散相液滴的力学行为直接影响到分离机械的分离效率。笔者通过在旋转剪切场中油水乳化液稳定特性的实验研究,对剪切对油水分离效率影响进行了初步探索。实验发现不同剪切强度对乳化液分离效率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通过分散相液滴界面膜的受力及其在剪力作用下的变形分析,初步解释了剪切场和交变剪切场中乳化液分散相液滴的运动聚集规律,提出可以由其分散相液滴变形的长短径比的特定取值来判断相应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采用新技术、新产品设计飞机地面模拟试验数据测试系统的经验。该系统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测量点多、易于更新,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计算机测试系统。 相似文献
6.
三维分离模式与开式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问题的提出 对三维分离的研究仅仅是近三十年的事,曾先后提出过多种分离模式。目前,为大家所应用的有两种模式。一种以Maskell为代表,他们认为分离线是其两侧极限流线的包络,通常称为包络模式。另一种以Lighthill为代表,他们认为分离线开始于鞍型奇点,结束于分离结点,分离线本身是一条流线,同时也是附近其它极限流线的渐近 相似文献
7.
PIV技术在近水平油水两相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行研制了用于油水两相流研究的PIV(粒子图像速度仪)实验系统。该实验平台主要用于研究近水平油井测量仪器内的油水两相管流。分别对水平油水两相流中的分层流和分散流的速度场进行了测量。油水两相流流动速度分布与单相流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油水分层流情况下油相和水相之间存在比较显著的速度滑移。而在水包油分散流的情况下,由于油滴平均直径在径向上的不对称分布,以及小油滴具有更好的跟随性等原因,油滴的轴向速度也呈现不对称性。PIV技术在油水两相流研究中展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由于ERP与实际生产信息的不流通,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对生产信息实时反馈以及企业生产成本与能力的评估提出了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一体化的企业闭环集成信息系统,而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就是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的关键与纽带。本文从目前企业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和MES的作用与目标入手,针对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情况,以零件制造信息管理系统为例重点讨论其技术架构,主要功能,关键技术并描述了应甩情况与效果。 相似文献
9.
《飞机设计》2017,(3)
随着飞机电子电气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EWIS(电气线路互联系统)在飞机安全飞行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基于EWIS故障导致飞机发生事故的数量逐渐增多,在飞机研制过程中摆脱传统认识,加强EWIS的设计与验证也逐步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首先回顾了飞机研制过程中针对EWIS设计的传统做法,接着给出了由于EWIS故障导致的飞行事故案例,然后分析了在进行EWIS分离设计时需要考虑电磁环境,结构锐边,飞控钢索,氧气、气源、燃油、液压管路等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适航验证时采用说明性文件(MC1)、安全性评估(MC3)和航空器检查(MC7)的符合性方法及重点验证内容。 相似文献
10.
11.
12.
讨论了一个温度模糊控制器的详细设计步骤,将其应用到电阻炉的温度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打包机的机电一体化整体结构,说明了以PLC可编程序控制器为电气控制核心的硬件结构及结构思想,并介绍该系统的各种功能、特点、原理及程序流程图。该电气控制思想在许多方面具有普遍性,通过该系统的应用,使我们进一步应用PLC的最新控制技术。该系统经调试使用后,技术指标完全达到了设计的要求,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4.
15.
国内外新一代飞机已全面采用数字化设计,制造工艺部门应以此为契机,改进数字化工艺设计手段,充分利用产品三维设计数据,全面推广基于数字模型的工艺设计方法和应用范围。提出了基于数字模型的飞机装配工艺协调设计,阐述了装配协调数据的定义方法,介绍了开展生产线三维工艺规划的方法和流程。提出了基于数字模型的全机和供应商制造构型设计模式。提出了基于数字模型的供应商交付规范的编制方法,阐述了三维装配工艺指令设计平台的功能、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流程和虚拟仿真应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计算机原理反应用的基础上,从微程序控制着手,阐明了控制模型的主要设计思想和工作过程;设计出了报程序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高马赫数飞行器多体分离安全评估提供有效的风洞试验预测手段,提出了Φ1m高超声速风洞多体分离试验系统研制的关键技术及解决办法。通过"风洞前室总温总压信号及模型天平测力信号等的数据采集、气动及动力学解算、机构运动控制"三位一体的设计方式,建立了Φ1m高超声速风洞多体分离轨迹捕获试验技术平台。结合高马赫数飞行器开展了马赫数5条件下的网格测力试验和典型状态的捕获轨迹系统(Captive trajectory system,CTS)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研制的Φ1m高超声速风洞多体分离试验系统较好地获得了飞行器分离轨迹及气动特性,可以满足高马赫数多体分离试验的网格测力、捕获轨迹等功能需求,且在一次吹风捕获35个轨迹点的情况下,连续轨迹控制模式相较位置控制模式节约了42.5%的风洞运行时间,提高了试验效率。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