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将在本年内选定地球资源卫星-1(ERS-1)的主承包商。宇宙开发事业团将向三家日本卫星制造商简要提出这颗卫星的规格。承包合同的三家公司是:三菱电气公司、日本电气公司和东芝公司,其中日本电气公司具有研制海事观测卫星-1(MOS-1)的经验,而另两家公司则是在减小卫星重量、姿态控制系统和太  相似文献   

2.
据1997年4月7日~13日《空间新闻》消息,日本的三大卫星制造公司——三菱电气公司、日本电气公司(NEC)以及东芝公司,在经过25年航天器的研制之后,准备在下世纪初挤入世界商业卫星市场。这三家设在东京的公司一直为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和航天与宇宙科学研究所(ISAS)制造卫星,利用这些经验,三家公司可以同美国、欧洲的商业卫星制造商展开规模虽不大但却重要的竞争。三家公司都制订了各自的竞争策略,但它们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价格太高。目前,日本制造卫星的价格是美国的2倍。日本卫星制造商与西方公司竞争遇到困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日本几家大航宇公司正在研制H2大型火箭。预计1991年底或1992年初试射技术实验卫星-6;1995年投入实用,将发射日本第四代通信卫星(CS-4)和广播卫星(BS-4)。按1984年货币值估计H2研制费约为两千亿日元(折合八亿五千万美元),而H1则耗资一千八百亿日元。仅H2第三级LE-5发动机就需资七亿九千五百万日元。如果日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广播卫星计划开始于七十年代初期。在1972年日本邮政省首先提出了广播实验卫星计划,并进行了初步的方案设计。1973年11月,日本邮政省把卫星方案设计的研究成果移交给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重新对卫星的设计方案作进一步的研究。1975年,宇宙开发事业团与日本东芝公司签订了承包合同,负责完成卫星的细节设计工作。接着东芝公司又把第一颗广播实验卫星的研制转包给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承包费用为  相似文献   

5.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开始研制日本的数据中继卫星(DRTS)。他们首先着手研制卫星上的主要组件:天线和转发器。现已承包给东芝和日本电气两家公司,前者负责天线,后者研制转发器。日本将研制两颗“数据中继卫星”,分别送入静止轨道,间隔为120度。卫星的研制费、发射费以及地面站兴建费总计约1,000亿日  相似文献   

6.
日本81式近程防空导弹是由日本东芝公司以及日本精工公司,日产汽车公司共同研制生产的低空近程防空武器系统,用于保卫军事基地及其他重要目标,也可用来进行野战防空,1966年,东芝公司应日本陆上自卫队要求,为填补已部署的35毫米双管高炮和90毫米高炮与“霍克”中程地对空导弹之间的空白而开始研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日本东芝公司研制了一种简易结构的卫星用小型折叠式“螺旋状展开天线”,现基本技术已确定,并获得专利。1987年对试制的初样进行了实际展开试验,效果良好。螺旋状展开天线,象雨伞那样由许多根放射状支柱(肋)和网眼(金属网)构成,它是肋式天线中的一种。通常肋式天线具有和雨伞同样的结构,收拢时肋向太长,有纵向体积大的缺点。东芝公司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一种螺旋状天线,它可纵向折叠,使其体积缩小。将肋分成若干节(试制模型为7节),在天线的  相似文献   

8.
<正>4月8日,美国三家公司宣布为扩展国际空间站的卫星部署能力,将提供一种从国际空间站上部署的较大型卫星。名为"羽星"的这种卫星由萨里卫星技术美国公司研制,质量为100千克,最多可装载45千克有效载荷,平均功率50瓦。它们将像目前从站上部署的立方星一样随货运补给飞船运到站上,随后由纳型支架公司新研制的一种部署机构部署出去。星上将采  相似文献   

9.
日本已经发射了三代国内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这几代卫星尽管国产化程度不高,离不开美国一些航宇公司的合作,但是提高了日本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的制造技术。日本拟在1995~1997年第四代国内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上实现完全国产化,这一时期也正是日本H2火箭投入实用和开始载人飞行的时期。日本政府要求今后对国内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实行商业化,由用户承担研制费和运营费,尽量减少国家补贴。  相似文献   

10.
日本电子设备制造商们认为,GPS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在日本有巨大的市场。两年前,先锋公司和日本无线电公司就已推出了汽车用的GPS接收机。去年,索尼公司开始销售供游艇、徒步旅行者和其它野外冒险者使用的手持式GPS接收机。今年夏天,东芝公司将开始销售汽车用GPS系统。目前,日本有10家公司在研制GPS系统,预计,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10月9日12时13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托举着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简称"委遥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委内瑞拉有了第三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红卫星公司)研制,在委内瑞拉被命名为"苏克雷卫星",以纪念南美洲独立领袖安东尼奥·何塞·苏克雷。  相似文献   

12.
由于通信卫星解决了大量的国际与国内通信需要(其中包括固定和移动通信),广播卫星解决了国际国内(包括地区性)彩色电视转播的迫切需要,也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日本除发射第二代通信卫星(CS-3)、第二代广播卫星(BS-3)外,还通过研制大型技术实验卫星ETS-VI(1992年发射)来推进第三代通信、广播卫星CS-4和BS-4的研制。这种型号的卫星虽都是约为2吨重(轨道重量)的大型卫星,然而仍然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对通信、广播增长的需要。因此,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广泛搜集广大用户意见,征求研制生产单位的意见后,决定研制用H-Ⅲ  相似文献   

13.
休斯飞机公司一方面联合通用电机公司(GM)力量,另一方面又采取新的竞争策略:①研制三轴稳定HS601平台;②买下FM/A-COM通信公司(又称MTEL),想成为空间通信系统和通信服务之最。休斯放弃HS394和H99自旋卫星素以研制自旋卫星称著的休斯飞机公司,现转到研制三轴稳定的HS601卫星,从而表明该公司在研制发展通信卫星上出现了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今后,该公司将提出协调通信和广播卫星三轴平台竞争的策  相似文献   

14.
一、计划概况日本的地球观测卫星,是在日本科技厅(STA)的领导下,由“日本空间研究机构”(NASDA)具体计划与开展研制的。 1978年,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SACJ)制定了“日本空间研究方针的概要”。在这个文件中明确指出,为了建立地球观测技术并逐步使卫星走向实用化,日本应当研究自己的海洋观测卫星和陆地观测卫星系列。目前,日本正在考虑的有三颗海上观测卫星(MOS-1,2,3)和两颗陆地观测卫  相似文献   

15.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和日本电信卫星公司已达成一项协仪,其基本内容是;(1)对“直播卫星-3”实行保险。发射保险费由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和电信卫星公司平均分担,而卫星寿命保险费则由日本广播协会和日本卫星直播公司支付。(2)发射时间推迟一年半,即从原计划的一九八九年一月或二月推迟到一九九○年七月或八月。(3)如果卫星上的所有三个转发器都出故  相似文献   

16.
美国航天公司(Space America,由航天服务公司、美国科学和技术公司以及先进的地球资源观测系统数据公司三家投资的私人联合企业)计划研制先进的地球资源观测系统——Aeros(见封四)。该系列卫星将使用先进的小型CCD探测器,探测器阵列由足够的元组成对地成象焦平面,具有一定的幅度,能达到要求的分辨率。每个遥感器由四个线性阵列组成,其中三个各为2048元,一个为3456元,前者分辨率为80米,后者分辨率43米。探测器由费尔柴尔德照相器材  相似文献   

17.
1984年1月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和日本广播协会(NHK)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实用的直接广播卫星 BC-2(即“百合花”2号),同年5月12日开始试播。索尼(Sony)公司为卫星广播接收研制的三种个体接收天线已上市出售,它们的主要技术性能如下表所示。天线采用表面铝箔的玻璃钢结构,其中50厘米口径天线效率高达70%。变频器安装在馈源后面,将接收卫星的11.7~12.01千兆赫频率变换成1022~1332  相似文献   

18.
一、现状和近期计划 1972年发射了地球资源技术卫星,即后来重新命名的陆地卫星1号。 1985年9月,美国通过行政手段决定使陆地卫星计划转让给私人经营,当时的地球观测卫星公司(EOSAT)接管了陆地卫星工作,并开始了一项研制新卫星和实用地面站的计划。目前,陆地卫星4号在轨道上部分工作,陆地卫星5号完全工作,估计能工作到1988年。 EOSAT公司正在研制陆地卫星6号和7号,卫星将采用增强专题制图仪(ETM),该仪器由休斯公司圣巴巴拉研究中心研制,它包括7个谱段(30~120米),一个15米  相似文献   

19.
日本邮政省已授予两家美国—日本联合公司执照,允许它们经营私人卫星系统。由休斯通信公司、伊藤公司、三井公司以及三菱公司和福特航空公司共同拥有的日本通信卫星公司(JC Sat)已经得到了执照。另外,由索尼和美国无线电公司组成的  相似文献   

20.
日本电气和东芝公司正试制用于航天器间交会的激光雷达部件,这是两家公司从1986年开始接受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提出的“交会雷达研究”的一部分。日本电气公司主要负责试制收发两用的光学系统部件和雷达感光放大器,东芝则试制扫描镜用角度编码器。激光雷达是实现航天器交会对接自动化所不可缺少的主要技术之一。激光雷达的特点是当航天器相互间在数十公里以内接近时,由它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