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磁暴对海南地区电离层扩展F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2年2月至2007年12月海南地区DPS-4测高仪观测数据, 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磁暴对电离层扩展F的影响. 结果认为磁暴从整体上抑制了扩展F现象的发生. 但若把扩展F分为不同类型, 则结果却有所不同. 对于频率型(FSF), 在2002年和2003年磁暴对其有促发作用, 在2004---2007年有抑制作用; 对于区域型(RSF), 在2002---2005年磁暴对其有抑制作用, 在2006年和2007年, 对其有弱促发作用; 对于混合型(MSF), 在2002年磁暴对其有抑制作用, 在2003年和2004年有促发作用, 从2005年开始, 磁暴对其有抑制作用; 对于强区域型 (SSF), 在2002---2004年磁暴对其有抑制作用, 在2005年和2006年有促发作用, 2007年有弱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人类历史上观测到过很多次超新星爆发,几乎每年都有数十次。但是在银河系附近,只有10颗超新星爆发,这10颗超新星爆发是肉眼可见的,分别发生在公元185年、369年、386年、1006年、1054年、1181年、1572年、1604年和1987年。在公元1000年到公元1117年的100多年里,发生了两次超新星爆发,并且都有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3.
第23太阳活动周中等地磁暴行星际源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了第23太阳活动周(1996--2006年)发生的183次中等强度地磁暴(-100 nT < Dst ≤ -50 nT)的行星际源,分析了中等磁暴的年分布状况以及引起中等磁暴的不同行星际结构在太阳活动周中的分布特征,同时,与强磁暴行星际源的分布状况做了对比分析,主要的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共转相互作用区CIR与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ICME在中等磁暴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且在ICME中,具有磁云结构和非磁云结构的ICME在引起中等磁暴的能力方面也基本相同,但带有鞘层结构的ICME在引起中等磁暴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2)中等磁暴在极大年(2001年)和下降年(2003年)发生次数最多,与地磁活动的双峰年对应,在极小年(1996和2006年)发生次数最少,与地磁活动低年对应,在其他年份分布较平均. (3)中等磁暴在太阳活动极大年主要由ICME引起,在上升年和下降年CIR在其中起主要作用,且下降年基本是上升年的两倍,而对于强磁暴而言,ICME始终是最重要的行星际源.   相似文献   

4.
有些科学家坚信:世界气候在逐年趋冷,全球又面临回到最后一次冰河时期那种状况的威胁,那次冰河时期约在1.8万年前达到了高潮.地质上以及历史上的记录都无疑地说明,地球上的气候是一直在变化的.欧洲的天气在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后1,300年这段期间中,比今天要温和得多.大约在1300年到1890年的小冰河时期中,冰川扩展.北纬的水系如波罗的海仍然冻结了好长的一段时期.从1890年到1940年,全球的温度每10年上升0.18华氏度.有些动物到北边去繁殖了,海洋也不像以往那样易于冻结,从格陵兰来的冰山也流窜不到较远的南方了.但自1940年之后,温度一直在下降.根据美国国家海洋气象局的一份调查报告说,北半球的平均地面读数在1945年到1968年这段期间里,下降了0.5华氏度.美国的大陆分界线以东的温度,过去10年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5.
正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动荡的一年里,全球政府航天预算连续第5年保持增长态势,创造了自2009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年度增长率。根据欧洲咨询公司(Euroconsult)2020年发布的两份研究报告—《空间探索前景(第二版)》和《2020年政府航天计划》显示,全球政府航天支出在2010-2015年经历了一段低迷时期并在2015年恢复增长之后,在2020年达到了创纪录的高点,预算总计825.9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10%;而在最为瞩目的空间探索(载人航天和空间科学与探测)领域,全球政府投资总额达20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西德研究和技术部称,1999年可能制造出一架森格尔空天飞机样机。森格尔空天飞机的概念研究是从今年2月开始的,时间为4年,耗资2.2亿马克,以MBB公司为主。在1993年结束概念研究后,将进行技术研究计划。其研制工作可能在1996年阿里安5火箭研制完成后进行,预计1999年作飞行验证。森格尔空天飞机的第一次正式飞行可能是在2006年进行。  相似文献   

7.
1988年可以作为航天飞机年载入史册。苏联大型航天飞机将装在第二枚“能源”号大型火箭的顶部,在几个月内就能完成其非载人的处女飞行,美国的航天飞机也自1986年发生爆炸事故后,计划在1988年恢复飞行,这些事件都是世界瞩目的。尽管如此,比起1988年出现的国际性空间合作的浪潮,还是逊色一些。  相似文献   

8.
美国商务部在1991年9月份提出一份报告,报告中说美国商业航天收入1990年为35亿美元,1991年约为36亿美元。 1990年美国8次发射大中型商业卫星收入5.2亿美元,1991年为9次创收4.9亿美元。阿里安公司的发射营业额在1991年可望超过6亿。美国民用航天收入中,卫星设备销售及其有关服务的1991年收入可超过26亿美元。1990年美国出售9颗通信卫星,创收10亿美元;1991年出售8颗,收入8亿美元。而消费额(生产额与进口额之和减去出口额)在1990年为24亿美元。尽管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美国在世界通信卫  相似文献   

9.
由法国提议研制的阿里安火箭,已由欧空局负责发展了14年(1973年开始),它先后有4种型号,阿里安1~4。第一枚阿里安1火箭于1979年12月24日发射成功,至1982年阿里安1在4次试验飞行中获3次成功,通过了鉴定。阿里安2和3火箭是在1984年8月通过鉴定的。第一枚阿里安4火箭预计于1988年1月在阿里安第二发射场的新发射台发射(库鲁),该发射台于1985年8月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10.
法国国防部长让-伊夫·勒德里昂8月2日公布了未来六年国防经费计划。这项计划名为"2014年~2019年期间军费规划",提出2014年~2019年期间法国国防开支为1900亿欧元。其中1027亿欧元将用于法国国防工业领域未来六年的开支,平均一年为170亿欧元。法国国防开支在2013年~2016年期间保持313.8亿欧元静态不变,在  相似文献   

11.
吠陀文明     
正哈拉帕文化衰落后,雅利安人在印度创立了更为持久的吠陀文明。历史上,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600年被称为吠陀时代,又分为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的早期吠陀时代和公元前900年至公元前600年的后期吠陀时代两个阶段,前期属原始部落性质,后期分解为四个瓦尔纳的奴隶社会。由于雅利安人在南侵时是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所以在整个早期吠陀时代,古印度文  相似文献   

12.
钱茹 《飞碟探索》2012,(1):10-11
世界上有几千人报告说自己看到了奇怪模样的不明飞行物在空中飞过或者在地面着陆。而在2011年,这种报告尤其多,并且在中国发生了大范围的UFO目击事件,使得2011年成为UFO的"活跃年"。  相似文献   

13.
<正>在2017年6月北京召开的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中国航天再次公布了未来的重型火箭方案,并提到火箭预计2028年进行首次发射。巧合的是,6月8日塔斯社报道俄罗斯提前进行重型火箭的研制,同样打算2028年在东方发射场进行首次发射。美国的SLS重型火箭将于2019年首飞,但完全版SLS Block II也将在2028年左右发射。中美俄三国的重型火箭将几乎同时投入使用,将在十余年后开  相似文献   

14.
太空新航线     
科学家发现火星极地着陆器在火星极地着陆器失踪近六年后,美国科学家于近日发现了它的残骸。火星极地着陆器在1999年12月3日和地面失去联系后,美国航宇局曾利用火星全球探测器在1999年和2000年进行了两次寻找,但都没有结果。在对那两次寻找拍摄到的照片进行重新检查的时候,美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篇C hina1980年6月,广东U FO研究会成立。1982年6月18日夜,中国北方地区出现不明发光现象,直至影响空军飞行计划。1988年6月30日,由中国UFO研究会等联合举办的《飞碟在中国——国际UFO年十周年纪念展》在广州开幕。1990年6月10日,中国UFO研究会网络中心成立。1990年6月10日  相似文献   

16.
2000年~2001年,在西方国家的一些网上论坛中出现了一位自称是来自2036年的时空旅行者。他预言了许多将在未来发生的事情,有些通俗易懂,有些却很隐晦。他的预言在互联网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一部分人相信他是时空旅游者,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他是骗子。虽然他早在2001年3月就从网上消失了,但直到今天仍有很多  相似文献   

17.
有关亚特兰蒂斯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的《对话录》。亚特兰蒂斯的故事在后期的两节内,约写于公元前350年。一节称为"蒂迈乌斯篇",据说是公元前421年,苏格拉底和他的三个门生在雅典的谈话记录。在这篇记录中,柏拉图的表弟  相似文献   

18.
中国篇 China 1980年6月,广东UFO研究会成立. 1982年6月18日夜,中国北方地区出现不明发光现象,直至影响空军飞行计划. 1988年6月30日,由中国UFO研究会等联合举办的<飞碟在中国--国际UFO年十周年纪念展>在广州开幕.  相似文献   

19.
3 对太阳系的开发和利用□□ 2 1世纪载人航天活动的最大项目是对太阳系的开发和利用 ,具体地说就是要重返月球 ,在月球上建立载人基地 ;进行壮观的载人火星飞行 ,并在火星上建立载人基地 ;开发和利用太阳系的小行星和外层行星的卫星。3.1 月球的开发和利用1989年美国总统布什提出要在 2 1世纪的前 10年重返月球。 1996年日本也提出要在未来 30年内建设小型月球基地的计划。科学家们估计 ,人类在月球上建立第 1个永久性载人基地的时间最早是在 2 0 0 9年 ,最晚是在 2 0 2 0年。1993年国际航天科学院月球开发小组委员会列出月球开发计划的 …  相似文献   

20.
利用武汉流星雷达2002年2月20日至2003年11月10日的观测数据,研究了武汉上空中间层-低热层(MLT)中的准16日波,即周期范围在12—20天的行星波。分析结果表明,16日波的纬向成分通常比经向成分要强.(1)在2002年和2003年,波振幅最强都出现在当年的秋季(约9月10日—10月10日).Lomb-Scargle(L-S)谱分析得到振幅最大值约为16m/s.2002年夏季出现了同年次最强的波动,但2003年没有发现这一现象.两年的冬季都没有出现强的16日波.(2)2002年,在86—98km处波动较强,最大振幅(约16m/s)出现在90km、94km处,而2003年低高度的波动要比较高高度的波动强.武汉上空MLT中,秋季的16日波是能量上传的波动,即它的源在较低的大气层.2002年夏季的波动的能量是下行的,波源可能在南半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