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满足国外三来加工生产的需要,我厂在一九八二年完成了国外三来加工第一批技术改造的基础上,一九八四年七月至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又完成了第二批十二个项目的技术改造.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四日至二月五日经波音公司鉴定已全部合格,保证了波音第三、第四个合同产品生产的必要条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重点就第二批三来加工技术改造的特点、内容和自技改办成立后我们的作法体会,以及对我部今后如何扩大三来加工的探讨和建议作以汇报.通过交流,学习兄弟厂的经验,以便使我厂的技术改造工作有较大的提高和发展’在工厂改革和发展中,做出新的努力和贡献.一、三来加工技术改造的主要特点及其改造内容(一)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企业动态     
西航2005年技术创新喜结硕果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喜结硕果。2005年,该公司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获国防科学技术奖2项;获中国一航科技成果奖3项,有11项发明创造获得了国家专利申请号;获公司科技成果奖39项,获公司技术攻关奖76项;评出公司级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设奖524项;另外,还评出公司级优秀科技论文37篇。2005年,是“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西航集团公司新机科研生产任务极其繁重的一年。西航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科研生产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有效地解决了企业科研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突破和攻克了上百项技术难关,取得了可…  相似文献   

3.
1996年,624所军、民品科研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所共申报科技成果项目67项。在申报的67个项目中,经过严格的审查,所科技委组织8个专家组进行了认真鉴定,1月23日通过了所科技成果评审委员会的最终评定。共评定出年度所级科技成果奖项目55项,获奖项目占申报总项目的82.1%,其中  相似文献   

4.
2002年,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有33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有26项科研成果获得西航集团公司级科技成果奖,有4项科研成果获得中航一集团科技成果奖,有3项科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厂在部、省工办、省三机局等各级组织领导下,在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努力搞好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八○、八一两年共完成技术改造项目88项,其中八○年投资40万元,取得了104万产值价值;80、81两年共实现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344项,攻破技术关键240项,81年实现的技术革新与合理化建议为工厂实现增产节约产值73万元。两年来共取得较大科技成果46项,  相似文献   

6.
航空工业部一九八二年科技成果评审会于12月22~27日在福建省福州市隆重举行,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科技局局长王南寿同志及科技委常委许明修同志主持了会议,应聘应邀来自科研、生产、教育第一线的72名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气氛十分热烈十分活跃,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一九八二年,由于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的辛勤劳动,在科技战线上继续取得了新的成绩。八二年各厂、所、院校参加评审的科技成  相似文献   

7.
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坚特科学技术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认真贯彻执行“科研先行”的方针,大搞科研与技术攻关活动,在高、新技术领域中取得了丰硕成果,1980年迄今共取得1176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或专家评审的重大科技成果就有104项,其中被评为国家、部委级的有96项;被评为省市级的有8项。军工产品某型全天候飞机荣获1986年航空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在我国航空工业史上整机被评为优质产品还是第一次。民用新产品有19项分别获得国家、部、省、市优质产品称号,其中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B—83型乒乓球发射机于1985年获国家金质奖;FMYC风扇式磨煤机、叶轮液压拆装机于1988年11月获国家银质奖,为国内电力配套设备填补了一项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8.
中央领导同志最近在一次谈话中提出:“国防工业各部在保证完成国家规定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前提下,要全力以赴地搞好民用产品的科研和生产”。根据这一指示精神,航空工业进一步调整了生产结构,扩大了服务领域,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生产能力,努力发展民用产品的生产,积极为国民经济技术改造服务,开始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一九八二年民品产值比一九七九年增长了2倍,民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由一九七九年的  相似文献   

9.
航空工业部为了表彰优秀科技成果,经工厂申请,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和评议,最后由部审定,批准了1982年度优秀科技成果项目,颁发了奖状和奖金。我厂有八项科技成果荣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部航空重大科技成果奖(标准化部分)和部标准科技成果奖评审会审议通过,经部批准,获1983年部航空重大科技成果奖13项,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5项,四等奖7项;获1980~1983年航空标准化科技成果奖65项,其中一等奖11项,二等奖21项,  相似文献   

11.
企业动态     
1999年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强化科研年”,该校意欲主动适应国家纵向科研运作模式的新变化,抓住机遇,努力保持并增强学校科技工作的良好发展势头。 去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台的科研管理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科研的发展,全年科技到款额首次突破7000万元,科技成果也创出了新水平。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5项,是近年来获得最多的一年;获航空工业公司科技进步奖37项,连续三年位居航空系统企事业单位之首。学校承担  相似文献   

12.
我所在科研工作中坚持贯彻为新机研制、为生产服务的原则,并以科研为中心,加强了对课题研究工作的领导,健全了领导分工负责制。一九八二年,我们依靠广大科技人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在科研工作上取得了一批具有较好技术经济效果的成果,有的经生产考验后已投入小批量生产。现将其中部份成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校的科技优势在于学科门类齐全,人才荟萃,有一支思想活跃、信息灵通、不断开拓创新的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队伍,每年都有一大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脱颖而出,有一批较先进、齐全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其研究开发的领域和深度是其它部门无法比拟的。高校科技成果在繁荣技术市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83年部航空重大科技成果奖(标准部分)和部标准科技成果奖评审会于1983年12月2日至8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单独评定部标准科技成果奖这是第一次。这次申请评定1983年航空重大科技成果奖的部标准有24项,申请评定1980年~1983年部标准科技成果奖的部标准  相似文献   

15.
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改造现有企业,这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是振兴航空工业、开创航空工业新局面的重大措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提高素质、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手段;是改变企业工艺技术落后,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的必由之路。 为了保证产品开发的技术要求,给科研生产创造必要的条件,保证国外产品的质量,我们以国外航空工艺技术为标准,采取以内涵为主的方法,针对产品发展各阶段的要求,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满足了运七产品系列、零部件转包生产、民品、新机研制的需要。技术改造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公司生产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微型计算机是构成“新产业革命”的主力军。从它诞生之日起,十年时间、性能价格比提高了一千倍。体积小,价格低廉,性能可靠是微型机的突出特点。它好象滚滚激流冲击着科研、生产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年欧美日等国家一年就销售500万台各种计算机。国外的宇航工业是应用推广微机技术的领先部门。不仅在机载设备上大量采用,而且也推广普及到科研试验,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许多行业。近年来,我部也开展了微型机的应用推广工作。一批行动迅速的高等院校、研究所和工厂,克服了许多困难,从无到有,出现了可善  相似文献   

17.
一、航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现状 最近,我们对航空工业系统1978~1990年获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的2000多项成果进行了统计,按应用程度可分四种情况。 (一)已推广的应用成果 该类成果是指一项科技成果经过推广已在3个单位以上(含3个)应用的科技成果,民品成果中具备批生产能力已大量销售产品的项目也列入其中,占获奖总数的14%。这类成果的特点:一是比较简单,投入比较少,  相似文献   

18.
三二O厂在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的同时,科研战线捷报频传,硕果累累。 在全厂职工共同努力下,仅在一九八五年实现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2442条,经济效益708万元。完成并通过厂级鉴定的科研成果40项,通过部级鉴定的科研成果12项,通过省级鉴定的科研成果7项。 这些成绩的取得,有力地促进了工厂的技术进步,为工厂全面完成国家计划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现将一部分成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国防工办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二大和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搞好全系统的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加强技术改造,把科研、生产转到新的先进的技术基础上来,真正依靠技术进步,为实现国防现代化和工农业年总产值在本世纪末“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做出新的成就、新的贡献,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六日至八日,在五七○二厂召开了“陕西省国防工业系统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省国防工会、省国防工业  相似文献   

20.
辽宁科技大学先进磨削技术研究所成立于2010年5月,是辽宁科技大学的骨干科研团队之一,经过9年的不断努力,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生产经营于一体的新型科研机构,凭借磁力研磨这一核心技术在国内复杂零件表面光整技术领域中异军突起,技术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磁力研磨光整技术方面的研究人员,取得系列科研成果。近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航空发动机科技一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100余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先进磨削技术研究所一直秉承学以致用的原则,始终把握复杂工件表面精密研磨技术的前沿,面向企业,服务企业,把研究成果向企业推广应用,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