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阳发电卫星计划是60年代末由美国研究人员首先提出的。当时一个极其引人注目的设想是发射60颗带有长10公里、宽5公里巨大太阳电池翼的卫星,向金美国提供能源。但是,由于成本过高而使该计划被迫中止。此后,太阳发电卫星的研究工作,受到资源匮乏的日本的重视。目前,在空间发电的研究领域,日本已跃居领先地位。 1993年1月18日,日本京都大学和神户大学等研究小组,成功地进行了利用微波在空间发射和接收能源的试验,为实现“空间卫星发电”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2.
1  2 0世纪末基本情况□□我国卫星通信 2 0世纪末发展基本情况如下 :(1 )卫星固定通信 空间段建设大发展 ,相应的卫星公用通信网、卫星专用通信网和卫星广播电视传输网得到较好的发展。(2 )卫星移动通信 静止轨道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运营良好 ,中低轨道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运营不佳。(3)卫星直接广播 国外卫星声音直播系统准备进入中国市场 ,国内卫星电视直播系统纳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前期建设准备工作已开始。(4 )卫星宽带通信 积极发展卫星宽带通信业务 ,密切跟踪新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动态。2 卫星固定通信2 .1 空间段中国独…  相似文献   

3.
预计八十年代初期,推扫式CCD线阵摄像系统将在法国资源卫星(SPOT)、海事观测卫星(MOS)和制图卫星(Mapsat)等一系列空间计划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新型的遥感系统能够以单视觉和立体视觉两种格式,向制图、地理、地质和林业等学科的专家们提供分辨率很高的图像数据(瞬时视场分辨率达10-20米)。但是,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4.
序号航天器名称发射时间序号航天器名称发射时间1东方红 - 1卫星 1970 - 0 4- 2 42 3风云 - 1A卫星 1988- 0 9- 0 72实践 - 1卫星 1971- 0 3- 0 32 4东方红 - 2 A卫星 1988- 12 - 2 23技术试验卫星 1975 - 0 7- 2 6 2 5东方红 - 2 A卫星 1990 - 0 2 - 0 44返回式卫星 1975 - 11- 2 6 2 6~ 2 8风云 - 1B卫星 ,大气- 1、 2卫星 1990 - 0 9- 0 35技术试验卫星 1975 - 12 - 16 2 9返回式卫星 1990 - 10 - 0 56技术试验卫星 1976 - 0 8- 30 30新型返回式卫星 1992 - 0 8- 0 97返回式卫星 1976 - 12 - 0 731返回式卫星 1992 - 10 - 0 68返回式…  相似文献   

5.
<正>过去10年,全球遥感卫星市场蓬勃发展,已有30个国家发射了164颗遥感卫星。未来10年,国际遥感卫星市场将加速发展。据欧洲咨询公司预测,全球将发射约360颗遥感卫星,超出过去10年遥感卫星发射总数的两倍。越来越多的新兴国家和商业公司计划发展遥感卫星系统,42个国家将在2022年前发射首颗遥感卫星。由于技术水平等限制,部分新兴国家将借力国外,这为国际遥感卫星出口创造了很好的市场机遇。同时,欧美等系统供应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创新服务模式,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国也紧随其后,可以预见,遥感卫星整星出口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6.
王景泉 《国际太空》2001,(11):13-17
日本国家宇宙开发事业团 (NASDA)自建立 30年以来 ,已研制并运行了 4 0颗卫星。目前正在研制的有 8颗卫星。近年来 ,NASDA新的空间活动明显加快 ,新的领域也在增加。为了加快发展步伐 ,它在以往增加的各种领域之外再选择一些领域 ,并着手制定 2 0 0 5年以后的未来卫星计划。进入新世纪后 ,NASDA正在重新构架未来的空间活动。这些涉及到未来卫星计划的空间活动需要新思路和新政策。根据新思路 ,从技术角度看 ,NASDA主要集中于某些关键技术 ,如空间机器人、自主技术、小型和高性能卫星以及光学通信等。从系统角度 ,将重视发展小卫星星…  相似文献   

7.
日本文部省空间科学研究所已制定了利用正在研制的“自由飞行器”实验太阳发电的计划,目前在研究太阳空间发电概念。大概过程是:用抛物面镜收集太阳光,驱动卫星上装备的发电机,使发出的电力供自由飞行器变轨时用。太阳发电比太阳电池能量转换效率高,集光部分面积比太阳电池翼板缩小三分之二,这样空间阻力小,且重量轻。日本期望此法成为将来空间站上最佳电力生产方法。太阳发电实验计划将在1994年发射的第二颗“自由飞行器”卫星上  相似文献   

8.
文青 《国际太空》2011,(7):52-59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是一种天基无线电导航定位与时间传递系统,包括卫星星座、地面系统及用户终端设备等三大部分,可为地球表面和近地空间的广大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及时间信息。“伽利略”(Galileo)卫星星座由30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均匀分布在3个中高度地球轨道上.其星座构形为Walker27/3/1,并有3颗在轨备份星。卫星轨道高度为23616km,轨道倾角为56°,设计寿命20年。  相似文献   

9.
空间扫描     
俄罗斯成功发射 3颗导航卫星 为了提高部队的太空导航能力 ,2 0 0 1年 12月 1日 ,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俄罗斯利用质子 - K运载火箭成功地把 3颗新型军用导航卫星送入轨道 ,以弥补卫星导航系统的不足。这 3颗卫星以及以前发射的 6颗卫星均属于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网系统。据称 ,军用导航卫星系统至少需要 16颗才能有效工作。预计 2 0 0 5年后 ,导航卫星可达 2 4颗 ,届时该系统的卫星将能覆盖整个地球。“哈勃”又有新发现 美国航宇局 2 0 0 1年 11月 2 7日宣布 ,美国天文学家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首次直接观测到太阳系以…  相似文献   

10.
空间扫描     
中国空间法学会 7月 5日在京召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 目的是加强我国空间法的学术研究 ,加速我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向国际化接轨的进程。减灾小卫星星座亟待建立  7月 10日 ,由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家环保局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组织的评审委员会 ,评审了灾害与环境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综合论证报告。评审委员会认为 ,该报告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合理可行 ,在继承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和发展。据了解 ,该星座由每颗质量约为 40 0 kg的光学小卫星和近 70 0 kg的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组成。拟在近年先发射 2颗光学小卫星和 1颗合成孔…  相似文献   

11.
国内动态     
星辰 《国际太空》2023,(8):66-67
<正>长二丙/远征一号S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7月9日19时0分,长征二号丙/远征一号S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与以往相比,此次任务远征一号S上面级采用新型曲面栅格过渡段,该部段减重35%,提升了火箭运载能力。测量系统首次采用天地基一体化测控模式,可自由切换天基与地基测控时间,具备全程无盲区测控能力,任务适应性得到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先期试验航天任务急需的新技术 ,以及开展空间环境探测与空间科学研究 ,中国在研制卫星初期就开始发展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从 2 0世纪 70年代至今 ,中国先后研制和发射了实践 -1、 2 ( SJ-1、 2 )卫星群、 SJ-4及 SJ-5卫星 ,初步形成了 SJ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在充分利用东方红 -1卫星技术的基础上 ,在距东方红 -1卫星发射成功不到 1年的时间里 ,发射了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的第 1颗卫星 ,即 SJ-1。2 0世纪 80年代初 ,中国进行了一箭多星技术试验 ,即利用 1枚运载火箭将 3颗卫星送上天 ,这 3颗卫星分别是 S…  相似文献   

13.
核动力深空探测器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空探测中,由于无法使用太阳能或者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太低,需要使用空间核电源。当前用于月球表面、火星表面、木星及以远的飞行任务中的核动力深空探测器,均利用的同位素核源衰变能,包括同位素热源用于温度控制和采用温差发电用于供电。研究中的深空探测核动力应用包括月球基地、载人火星飞行、无人探测、使用核反应堆裂变能等。空间裂变电源的反应堆包括液态金属冷却堆和气冷堆两种方式,前者支持温差、斯特林和布雷顿发电,后者支持布雷顿和磁流体发电。近期开始探索研究核聚变深空探测器。纵观核动力深空探测器的发展历程,同位素电源依然在深空探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功率空间核电源结合电推进将成为未来深空探测的重要关注方向。  相似文献   

14.
日本通产省为了实现它所提出的新能源开发计划——日光计划,决定从1991年开始研究太阳热发电卫星,并计划将这种卫星的发电装置先搭载在日本的“空间实验与观测自由飞行器(SFU)”上,在SFU作第二次飞行时进行太阳热发电装置的基础实验,经验证后再发射太阳热发电卫星。  相似文献   

15.
最后一颗"国防支援计划"导弹预警卫星升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兵 《太空探索》2007,(4):40-43
美国计划于今年4月用德尔它-4H重型火箭将第23颗也是最后1颗“国防支援计划”导弹预警卫星发射升空,加入到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阵营中。从1970年第一次发射以来的30多年里“,国防支援计划”已成为美国防空司令部的战术预警和攻击评估系统的空间部分,该卫星提供对导弹发射、空中发射和核爆炸的探测。  相似文献   

16.
法国空间中心5月22日在它的巴黎总部召开了“全球 RDSS(Radiodeterminationsatellite Service)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46名代表分别来自法国、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印度、英国、日本、瑞士、西班牙和加拿大等10个国家的二十多个国家或私人的机构。会议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内容是由美国 Geostar 公司、法国 Locstar 公司、澳大利亚国家卫星系统、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代表发言,他们各  相似文献   

17.
空间探测用半导体温差发电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热半导体温差发电器是目前空间探测器常用的电源系统,特别是对于那些远离太阳的空间探测器,这种装置是目前唯一实用的供电系统。它作为空间探测器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以及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空间探测中起着的重要作用,一直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空间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项目。文章将介绍这种电源系统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3月30日,我国成功发射的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17颗卫星。卫星入轨后将开展新型导航信号体制、星间链路等试验验证工作。该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英文缩写为BDS)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  相似文献   

19.
空间扫描     
俄 6 0 %的卫星面临报废 俄罗斯航空航天局局长在圣彼得堡对记者说 ,俄罗斯有6 0 %的卫星面临报废 ,他说 ,在俄罗斯的111颗卫星中有 82颗已到使用期限 ,如果不重新对轨道进行部署 ,那么两三年以后俄罗斯可能会彻底丧失自己的宇宙资源 ,并失去统一的信息空间 ,通信系统要靠外国卫星连接。法科学家测出冥王星表面温度变化 法国巴黎天文台最近借助欧洲“红外空间观测卫星” (ISO)测出 :冥王星表面温度变化大约在 - 2 10℃~ - 2 40℃之间 ,ISO是欧洲空间局第 1颗能够观测宇宙冰冷区域的卫星。巴黎天文台表示 ,正是借助这颗卫星发回的数据 …  相似文献   

20.
美国自80年代以来,花在战略防御计划(SDI)上的经费累计已达数百亿美元,从1983年以来每年增加30亿美元。经过6年多时间的地面实验,SDI的硬件和软件已开始进行空间实验,进入演示验证阶段,到1991年某些部件有可能进入研制阶段。 SDI由监视、探测和跟踪系统;拦截武器系统;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三大部分组成。SDI的空间实验也紧紧围绕这三大部分展开。监视、探测和跟踪系统由预警卫星、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