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联合采用三维建模CAD技术和注塑模CAE仿真技术能够直接进行产品到注塑模具的设计与成形工艺分析,有利于减少试模,从而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模具的设计成本。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电冰箱、电脑、洗衣机、空调和彩电等行业各种塑料制件,建筑工程行业方面都会大大增加对注塑模具的需求量。近年来,我国的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14%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我国模具行  相似文献   

2.
模具是现代工业的基础,与产品的优劣程度息息相关,在制造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我国的模具工业起步较晚,但在最近几年有了飞速的发展,现已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行业之列同时一些典型的模具企业已享受到了国家在税收方面实行撓日骱蠓磾的优惠政策.我国的模具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也对模具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短周期、高精密的模具生产已成为模具行业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随着模具工业的不断发展,模具向大型化、复杂化、数字化不断地发展,对于加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我们对设备、刀具、材料、编程软件等因素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技术的需求和发展。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对于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中高级乘用车对于外覆盖件表面曲面精度要求更高,最好能达到A级曲面标准。因此,如何提高模具表面加工质量、提高冲压制件精度将成为一个企业能否承接高端汽车模具的重要技术能力衡量指标。质量得到控制,周期和成本就会在可控的范围内,这就是覆盖件模具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汽车主要载体是白车身,它由成  相似文献   

4.
前言模具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少、无切削加工工艺的发展与推广,对冷冲、冷镦和冷挤压加工所需要的模具,不但需要数量多,而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要求尽可能长的使用寿命是模具行业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影响模具寿命的因素很多,而最重要的是热处理质量。从模具的失效原因分析中清楚看到,因模具热处理问题造成的失效占整个失效原因的50%,其中热处理的氧化脱  相似文献   

5.
iTNC 530数控系统实现高速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模具工业的发展,模具加工所要求的加工精度,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也越来越高。要加工出高质量的模具,必须有适于模具加工特性且具有高效率的数控机床。而卓越的高速加工功能、五轴联动加工功能和友好的人机界面是该类机床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模具行业的发展是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至2010年中国已发展成为模具大国,模具行业实现了由小到大发展,进入了由大转强阶段。面对要求越来越严苛的市场和国内外激烈竞争形势,我国模具行业应重点从哪些方面并进发展?模具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武兵书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7.
模具工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对模具工业地位与作用的认识 ,分析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模具工业的影响 ,并提出了发展模具工业的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正进行着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一些模具制造工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中国在模具的产量和产值方面已经成为模具大国。在金融危机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各工业领域都开始恢复活力,模具行业也迎来新的发展良机。那么,2010年我国模具行业走过了怎样的一年?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中,中国模具行业又将有哪些更进一步的发展?带着对中国模具行业的关注,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专务周永泰先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模具工业的发展,模具加工所要求的加工精度、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也越来越高.要加工出高质量的模具,必须有适于模具加工的特性且具有高效率的数控机床.而卓越的高速加工功能、五轴联动加工功能和友好的人机界面是该类机床所追求的目标.机床要满足高的性能要求,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机床机械设计:机械高刚性,运动部件低质量;(2)进给设计:高的加速能力和大范围的速度控制能力;(3)主轴系统设计:高轴速度、低的不均匀性和好的速度稳定性;(4)刀具:适于高速加工要求;(5)数控系统和测量反馈等.  相似文献   

10.
应当大力开展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使数字化技术普遍应用于模具工业,并用来改造传统的模具工业,这是我国模具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航空制造业和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冲压模具每年都在以20%的增速发展。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如在一个车型生命中,周期最短、变化最频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