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候涛 《飞碟探索》2010,(11):12-13
<正>弗拉特伍兹型外星人弗拉特伍兹型外星人也被称为"布拉克斯顿县怪物"或"弗拉特伍兹幻影"。1952年9月12日,此类外星人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布拉克斯顿县的弗拉特伍兹出现过,并且有过第三类接触的报告。据目击者称,弗拉特伍兹型外星人出现时伴随着二种实体。第一种实体被描述成巨大的、脉动的红色光球,不明  相似文献   

2.
候涛 《飞碟探索》2010,(11):14-16
<正>2010年8月,信息技术专家查尔斯·霍尔(曾当过美国空军一等兵)出版了一本图书,向公众披露他曾同一种类人外星生物发生过接触。这种外星生物同北欧型外星人有着明显区别(对人类的态度而言),霍尔将其命名为"高大白人型外星人"。一系列接触案例发生在1965年—1967年,当时霍尔正在内利斯空军基地服役。内利斯空军基地建在内华达州沙漠地带,此  相似文献   

3.
候涛 《飞碟探索》2010,(11):10-11
<正>小绿人小绿人是一种类人地外生物,它们的皮肤是绿色的,有些小绿人头上还有类似天线的东西。小绿人经常会被描述成小鬼,有分析认为,这种外星人同小灰人的体形、外貌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的皮肤颜色却同小灰人大为不同。在20世纪50年代飞碟热期间,"小绿人"一词通常泛指外星人。在那个年代,  相似文献   

4.
候涛 《飞碟探索》2010,(11):8-9
<正>小灰人的特征小灰人在外星人研究学中地位举足轻重,它们也被称为是罗斯韦尔外星人或泽塔人。自1961年9月19日首次被目击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在飞碟相关事件和超自然事件中,人类声称看到过的各种外星人,其中小灰人占美国目击报告的43%、澳大利亚50%、加拿大90%、西欧大陆48%、英国12%、巴西67%。  相似文献   

5.
<正>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飞碟现象。有一部分人坚持认为,一定是外星人驾驶飞行器到了地球。但一直使人迷茫和无法解释的是:外星人既然到了地球,那它们为何一直不肯与地球人接触呢?难道对个话都不行吗?显然,与地球人之间的相互对话交流,对于它们来说不会成为问题。因为,它们有着比地球人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跨越茫茫星空远道而来,就不会找不到与地球人对  相似文献   

6.
遭遇外星人     
在考虑UFO是什么之前,有一种说法认为“所谓UFO体验纯属是心理上的感觉。”解释其原因在于目击者的心理状态不过是体验害怕的白日梦而已。但是,次之介绍的若干例子,对这种说法构成了强烈的反对论。在这些例子中的目击者们,被UFO的乘员们强行拉走,或受骗,而且至少是被诱拐。经历了明显是与幻觉不同的实际的接触,在此仅介绍用白日梦无法说明的恐怖遭遇事件。不断遭外星人袭击1954年11月28日凌晨2时左右,两名年轻人驾驶大篷货车走在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附近,发现前方2米左右的地方有直径约3米的发光球体浮在空中。一名…  相似文献   

7.
不要刺激外星人!贾庆林著名的美国飞碟专家、核物理学家斯坦顿·弗里德曼认为,如果外星人认为地球人在核物理方面对其构成危险,或找到地球人构成侵略的其他行径,他们在几分钟内即可完成对地球的侵袭。“如果外星人认为我们对他们有危险,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逃脱被毁灭...  相似文献   

8.
电影中的外星人通常都像是人类的远亲:它们以令人不悦的方式和我们相似.这并不奇怪.好莱坞创造出观众可以识别的角色,因此其外星人都类似于人类(这也是唐老鸭更像人类而不是鸭的原因).抛开外形,电影中的外星人还有另一个难以置信的特征:它们的技术的复杂程度几乎总是和我们的一样.我们经常和它们交战或在空中追斗.  相似文献   

9.
越来越多的不明飞行物出现在人类的视野,它们飘浮、闪烁,然后飞速行驶,一次又一次地消失在茫茫天际,踏上它们的返回或游历之旅。就在这些不明飞行物出现在人们视野的时候,地球人类更关心的是驾驭那些飞行器的外星人。  相似文献   

10.
探寻外星人、与外星人进行沟通一直是人类所期望的,但迄今为止,与外星人进行直接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与外星人通话更是闻所未闻。发现这样的案例更是让人惊奇,以下奇特案例很值得我们去关注。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翻开有关UFO的书籍,看到最多的一个词便是“外星人”了,我们一直被这样一种神秘的“地外文明”所困惑着:它们能轻而易举穿越以人类现在的技术至少100万年才能穿越的空间;它们能在我们的雷达中神秘地出现与消失;它们能“指导”古埃及人建造出伟大玄妙的金字塔;它们能引起大规模的停电,使人体自燃……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94年,黑龙江省五常市山河屯林业局孟照国被外星人邀请做实验,这一轰动中外的第四类接触事件发生后,我就考虑对这例与外星人接触事件进行回归催眠术的调查。我搜集了一些有关催眠术的资料,并着手寻找一个在北京的催眠师,但终因距离、资金、沟通等原因未能对孟照国进行回归催眠调查。当我了解到曹公被外星人邀请的事件发生后,我决定沿用国际惯例,对此事件的目击者进行催眠和测谎两项技术调查,以期通过技术手段确定此一事件的真伪,并了解其中更多的实情。我根据中国国内一本介绍马维祥催眠术的书,找到了北京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王效道,并…  相似文献   

13.
梁晓鹏 《飞碟探索》2007,(10):50-50
我们距离最近的外星文明有多少光年?1960年,当弗兰克·德雷克首次监听来自外星的无线电信号时,他把天线瞄准了两颗离我们比较近的星球:波江座ε和塞蒂座т,它们距地球分别为10光年和12光年.他选择这两颗"后院伙伴"有几个理由:首先,它们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最有可能有围绕其运行的行星,而这样的行星适合我们称为生命的物质;最至关重要的是,它们距我们较近,反射传送设备上的信号要强一些,因为这样的信号会得到距离较小的稀释.另外,如果在我们的近邻发现外星人,那会比在银河系中发现外星人更有趣;如果外星人确实离我们较近,比如说不到100光年,那么双向交流虽然繁重,但至少是可以想得到的.  相似文献   

14.
在许多情况下,与UFO或外星人的遭遇犹如突然劈开平静的日常生活那样发生。它不仅改变了目击者昔日的宁静生活,而且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离奇的体验。本文将通过五个典型的例子来介绍他们与外星人的奇特遭遇。在散步的途中突遇UFO1965年4月24日17时,住在英国西南部达特穆尔的亚瑟·布赖恩(当时51岁)照例外出做晚饭前的散步。附近的苏格林顿草原在茫茫暮色的笼罩下沉入一片寂静中。他缓慢地踩着草地,埋头散步。他沿着平时早已熟悉的景致散步,内心得到了片刻的平静。但是,那天不一样,尽管没有任何预兆,从他偶然回头往后看的一刹间起,难以想像的…  相似文献   

15.
Steed 《飞碟探索》2014,(2):32-33
外星人最近确实有点忙,好像总是故意在地球人面前露出马脚,狂刷“存在感”。当然,拜科技进步所赐,现代人类寻找外星人的手段越来越先进,门槛也似乎越来越低,寻找外星人的人自然就越来越多了。先来看看人们爱使用哪些手段寻找外星人吧。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著名飞碟学家普莱斯顿在《命运》杂志上撰文,他对人类和外星人的血缘关系提出了令科学界震惊的全新观点。来莱斯顿先生确认,越来越多遭受飞碟劫持的亲历者们确信,我们地球人和外星人是同一祖先,抑或这样说,今天的外星人似乎是我们未来后代的楷模。永恒的谜题为什么外星人具有这么多人类的特点?真正的外星人同我们相比,看上去是否应该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外星人可能在孕育着什么计划?我们地球人和外星人的混血儿看起来什么样?对诸如此类的未解之谜,飞碟研究者很早就已着手研究,其中一个不可调和的争议及最大之谜就是,关于“飞碟究竟来…  相似文献   

17.
拜访外星人     
心榕 《太空探索》2008,(3):36-38
宇宙中到底有没有"外星人"?这是一个人类百谈不厌的话题。有人说有,希腊一位名叫米特洛多·希奥斯基的哲学家曾说:"广阔的田野里不可能只生长麦穗。同样,广阔无垠的宇宙中也不可能只有一个住人的世界。"也有的人说没有,美国加州大学的提普勒认为,如果存在"外星人"的话,我们也许早就和他们取得联系了。到底有还是没有"外星人",人类决定去找找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发射了  相似文献   

18.
正人类对外星生命一直非常感兴趣。不明飞行物(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简写为UFO),比如飞碟的消息之所以非常吸引人,就是因为那可能是外星人访问地球的证据。如果能够证实它们的存在,就有可能实现人类与外星人之间的接触。这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是极其巨大的——至少,能够访问地球的外星生物,其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一定超过人类。  相似文献   

19.
江先华 《飞碟探索》2012,(11):40-42
在我们的地球之外,宇宙中存在外星人吗?有人相信有,有人认为这只是科幻的东西,也有些人说那是无稽之谈。是的,讨论外星人的问题,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摸不着边的感觉,甚至会认为这是无聊的、不切实际的事情。然而,地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实现邀游太空的梦想,需要利用不断进步的科技手段对宇宙进行研究。而有关外星人的问题,也就成了一项严肃的科学探索任务,科学界也因此开始认真对待有关外星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候涛 《飞碟探索》2010,(11):20-21
<正>在传统科学上,外星人的确切定义是来自地球以外的智能生物,世界各国官方均表示,没有确切证据显示外星人存在或曾经存在,不过,也有很多科学家认为,像火星这样的行星,可能存在过智能生物。2006年,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列出了一份清单,暗示某些大国在隐瞒外星人的相关证据。《新科学家》杂志认为,人类所观测到的宇宙,仅只是宇宙的一小部分,根本不能对全宇宙下定论。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和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表示,智能生命在宇宙中普遍存在,不可能仅仅只有地球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