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2010,(12):62-62
意大利当地时间9月10日21:00,在威尼斯SALAPERLA剧院放映了中国第一部3D动画短片《太空侠》,作为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非竞赛单元的展映影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512所神舟传媒制作的《太空侠》是为上海世博会打造的“太空家园馆”的“镇馆大片”。  相似文献   

2.
《航天》2010,(12):63-63
近日,由神舟传媒编排的大型儿童多媒体科普话剧"太空侠"系列之《绕过太阳回家》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礼堂上演。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首个太空3D打印机发射上天。2015年7月,该3D打印机的制造者太空制造公司宣布,计划再次与NASA合作,发射第二台3D打印机,用来循环利用NASA发射到太空的10 000个密封塑料袋。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这台即将在太空飞船上循环利用废弃零部件和垃圾的3D打印机叫做"R3DO",太空制造公司计划在未来一年半的时间内让R3DO在太空"上岗"。  相似文献   

4.
李盼 《航天员》2011,(4):57-58
浩淼苍穹,扑朔迷离,它隐藏着宇宙的奥妙,变幻着天际的神奇,让人为之神往。当平面仍需要我们借助想象来完善太空在视角中的轮廓时,3D的魔力已模糊人本能的分辨,把我们带进一个似真非真的立体空间。航天员保罗发现了这种魔力,他以自己非凡的摄影才能,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3D太空世界。  相似文献   

5.
谢红云 《航天员》2013,(6):66-66
一些科幻电影告诉我们,在太空,我们是听不见声音的。“在外太空,没有人能听到你的峙.声尖叫”就是电影《外星人》里面最时髦的—句话;电视剧《萤火虫》在表现外太空射击的时候,也没有使用任伺声音效果。但是。在《星球大战》和《星际迷航》等电影中。  相似文献   

6.
透镜式缠绕肋压扁缠绕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ABAQUS首先以各向同性材料透镜式缠绕肋的肋片压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三种壳单元(S4、S4R、SC8R)和三种体单元(C3D8、C3D8R、C3D8I)模拟分析效率,并给出受力特征;进而以S4R和C3D8I进行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肋片压扁模拟分析,并得到受力特征;最后,建立了完整的缠绕肋整体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实现了缠绕过程模拟分析,得到缠绕肋缠绕过程应力、应变及变化特征,以及缠绕弯矩。本文对缠绕肋设计及系统样机研制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工程》2010,(4):79-79
据美国《国防杂志》2010年6月22日报道,在即将出台的美国防部姿态评估中,将认可更小、更快速人轨卫星的“作战及时响应型太空”(ORS)概念。1)及时响应型太空概念受到推崇。在国防部副部长林恩将向国会提交的《太空姿态评估报告》中,及时响应型太空概念将是其中的重点部分之一。林恩称:  相似文献   

8.
安德华  宋尧  钱航 《航天员》2013,(5):42-43
近日,一则NASA将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一台3D打印机的消息引发了人们对3D打印技术的高度关注。3D打印新技术的产生,或许会改变长期以来依靠飞船为国际空间站输送物资现状。试想,未来的航天员上天可以什么都不用带,只需要带一部3D打印机即可,到了太空,需要什么零件,喜欢吃什么,都可以自己打印出来,那么移民太空似乎又多了一层保障。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12,(3):63-63
若日本大林公司一项大胆设想成真,人们2050年前将可乘坐太空电梯上天。《读卖新闻》2月22日报道说,东京这家建筑公司希望在本世纪中叶前建成一种实用型太空电梯,能用稍长于一周的时间把乘客送到地球上空3.6万公里的一座空间站。根据设想,电梯可乘30人,  相似文献   

10.
左右 《航天员》2012,(1):57-58
在2009年广受好评的印度电影《3 idiots》开头,引入了一个关于太空笔的小插曲:教授指着胸前佩戴的太空笔对新入学的学生们说:“……这支(太空)笔是卓越的标志,32年前,我的老师把它送给我的时候对我说,等你遇见和你一样卓越的学生,请再传给他。32年过去了,我一直在等那个学生出现……”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10,(4):115-115
据中国航天科技信息网站2010年6月29日报道,6月28日白宫发布新版《美国国家航天政策》。新政策是总统对国家航天活动的指导;新的《国家航天政策》明确指出,总统将致力于振兴美国在太空中的领导地位,目的是为了维护太空环境的稳定与高效,供所有国家和平利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美国宇航局(NASA)对太空制造技术的研究情况,包括连接技术和原位制造技术,找出了适用于太空连接的真空电子束钎焊技术和适合太空成形的自由成形制造(激光F3)技术,并介绍了太空制造设备的要求、集成制造单元和太空集成制造工厂的概念等,最后得出结论,太空制造技术的研究将成为长期载人航天项目中最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王山而 《航天员》2009,(3):64-65
在上期的“太空谜云”栏目中,刊登了王山而的《暗物质:隐形在宇宙》一文,其对太空中神秘暗物质的介绍,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其实,早在2007年9月,NASA太空网就把宇宙中的10种神秘物质或现象列为了当代科学界最关注的太空10大未解之谜,“暗物质”仅是其中之一。此后,我们还将陆续推出太空10大未解之谜中其他未解之谜,敬请关注!本期,我们推出的是:  相似文献   

14.
2016年12月,美国国防部发布新版《太空政策》(以下简称新版政策),对已执行4年的2012年《太空政策》进行修订。新版政策坚持控制太空的强硬立场,强化太空威慑能力,推进太空控制能力实战化发展,强调航天支持军事作战的有效性,显示出美军慑战并举、有效协同的军事航天发展思路。美军太空控制力量发展对我国构成威胁,对我国太空安全建设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动态     
《航天员》2014,(6):47-48
航天员刘旺作客中北大学 10月16日,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出席了中北大学第68期中北大讲堂,并作了题为《人在太空》的讲座。讲座中。航天员刘旺以人类对太空的向往为切入点,详细讲解了太空环境、中国载人航天系统构成、神舟九号太空飞行活动和人类航天的未来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2013年5月底,随着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临近,神十飞行乘组也转入最后隔离阶段。在隔离前夕,《航天员》杂志与央视、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共同采访了这3位即将出征太空的航天员。他们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既流露出将邀游太空的激动与兴奋,也展现出肩负使命的稳重与自信,同时也与我们分享了飞天前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和感想。  相似文献   

17.
《航天》2010,(8):11-11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主办,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承办,《太空探索》杂志社、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等单位协办的“我们的太空家园”全国少年儿童绘画大赛活动近日开幕,无疑为热爱航天、喜欢幻想、擅长绘画的孩子们,送上了一道暑期大餐。  相似文献   

18.
鲍世修 《卫星应用》2007,15(2):30-34
正在形成的威胁 美国2006年10月发布的《国家航天政策》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一新政策阐述了布什政府保卫美国太空安全的愿景,强化了美国单方面处理太空安全的立场,表现在美国反对任何可能会限制其进入或使用太空的国际协议。总而言之,布什新政策所追求的太空霸权,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不能忽视的重大风险。  相似文献   

19.
徐琳 《卫星应用》2007,15(2):26-29
本期刊载的《中国测试“卫星杀手”震撼华盛顿》、《外层空间:回归的威慑》和《“相互确保脆弱性”与中关太空安全平衡》等3篇文章转载自美国世界安全研究所网站《中国安全》季刊和《华盛顿观察》周刊。3位资深学者分别从不同侧面分析并解释了中国此项反卫试验的背景、动机和影响,重点分析了美国新的航天政策对中国提出的新挑战及中国采取的应对措施。本刊转载这些文章,意在供领导和专家参考,并不代表本刊的观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0,19(1):110-112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009年11月10日报道,在NASA出资赞助,美国太空基金会主办的“波束能量挑战”大赛中,一款名为“激光动力自动攀登者”的太空升降车凭借新奇的设计理念和良好的演示效果而一举夺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