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空间天气也显得日益重要,因而发展空间天气系列卫星已成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任务。1 空间天气卫星的功能特点及类型研究空间天气的主要目的是能对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进行预测与预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求空间天气卫星提供实时的、大的空间范围和动态范围的空间天气参数,并能对某些重要参数具有成像能力。实时性是进行空间天气预报的基础。由于空间天气涉及的空间范围广阔,物理参数多,因此,空间天气卫星上的探测器要满足一定的时间分辨率,具有相当多的种类,并要求整个卫星系统具有较高的信息传输、处…  相似文献   

2.
新闻链接2010年12月8日,空军太空项目副部长理查德·麦金尼称,第二架X-37B将在2011年3月~4月之间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这次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OTV)任务将"扩展运行包线",以试验横向飞行范围的回收特性,并在更极端的天气条件下尝试回收。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发展,空间天气对电力系统、通信导航系统和航天资产等遍布全球的技术基础设施的影响越来越深.需要加强对空间天气事件过程的理解,提升空间天气的预报能力,优化基础设施设计,从而减缓空间天气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基于这些需求,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联合国际与日共存计划(ILWS)共同成立专家组,研究制定了全球2015-2025空间天气发展路线图.本文对该路线图进行介绍和解读,讨论该路线图对中国空间天气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2010年12月8日,空军太空项目副部长理查德·麦金尼称,第二架X-37B将在2011年3月到4月之间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这次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OTV-1)任务将"扩展运行包线",以试验横向飞行范围的回收特性,并在更极端的天气条件下尝试回收。OTV-1的着陆是自1988年苏联"暴  相似文献   

5.
在2007年新年伊始,反常的天气便纷现在世界各地。俄罗斯、美国出现了百年不遇的暖冬天气,特别是在1月6日这一天,纽约的气温竞高达21.7℃,创下了同期有记载以来的最高纪录。就在不久前,一个由高层政治家、商界领袖和学术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6.
空间天气模式集成是空间天气预报业务化的基础, 空间天气模式集成可视化演示软件系统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空间天气模式种类繁多, 要素多样, 模型复杂, 且各模式可视化形式及方法具有差异性. 本文综合当前中国空间天气模式的特点, 构建了一套空间天气模式集成可视化演示系统. 该系统兼容性好、可扩展性高, 能够集成当前中国空间天气中大多数模式. 讨论了空间数据管理方法, 基于Visual C++ 软件平台和OpenGL可视化软件模块,以动态加载方式初步实现了多个空间天气模式的可视化集成.   相似文献   

7.
《飞碟探索》2007,(5):5-5
科学家认为月球表面在特殊的太空天气下,会带有数千伏特的电压。月球表面的带电与放电现象将成为未来月球探勘活动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王铮 《太空探索》2002,(2):19-19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盼望着能够驾御天气,希望年年风调雨顺,个个都是丰收年景。虽然我们不能像孙悟空那样让雷公听命于我们,但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人类已经掌握了人工影响天气的一些方法。 最早进行人工降水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科学家;美国于1946年也开始研究人工影响天气问题;澳大利亚和以色列等干旱少雨国家  相似文献   

9.
武明 《飞碟探索》2005,(1):44-45
1999年9月12日夜晚,湖北仙桃市区的天气异常炎热,无风也无云。我与大哥、大嫂三人在自家的楼顶上乘凉。当时大哥仰面躺着,脸正对着夜空,而我则坐在一旁。大约到了22时左右,大哥看见形如老鹰双翅、水晶般透亮的不明飞行物悄然由北向南飞过我家楼顶。由于飞得太快、时间太短。等我大哥反应过来叫我看时,飞行物早已不见踪迹。后来,我大哥形容此飞行物呈浅绿色,无声无息,  相似文献   

10.
由太阳活动引起的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短时间尺度变化的空间天气事件会影响并危害地球磁层、电离层、中高层大气、卫星运行安全以及人类健康,因此对这些空间天气事件的预测显得尤为重要。数据同化在稀疏观测和异步采集的情况下能够增加模型的预测能力,对模型变量进行自洽分析。在数值预报中引入数据同化方法,能够提高预测可信度。本文从数据同化方法的角度出发,主要分析了数据同化目前在大气、电离层、磁层、太阳及其他行星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初步讨论了数据同化未来在空间天气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的春天.风沙天气频频光顾北京城.在中国北方地区更是成为常客.大家对2002年的漫天黄土还记忆犹新.沙尘问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陈丹 《太空探索》2006,(3):62-64,F0003
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从此人类探索太阳的历史进入了空间望远镜时代,通过把望远镜送到太空,天文学家摆脱了地球大气的扭曲和屏蔽效应,可以在太空对太阳活动进行实时监测,从而达到可以预报“太空天气”的程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意外收获     
白石 《飞碟探索》2002,(4):45-45
2001年12月14日,是双子座流星雨爆发的日期。我们天文馆一行两人还有一名天文爱好者于13日晚坐长途车来到位于石家庄市西边的井陉矿区清凉山。那天天气异常晴朗,寒风瑟瑟,我们于22时左右开始观测,这时已有流星频频划过夜空,似绽放的礼花。至14日凌晨5时30分,已观测到了五六百颗流星。  相似文献   

14.
你看过日柱吗?当天气很冷而太阳正好升起或落下时,落下的冰晶会反射阳光并产生一道罕见的光柱。当冰从高层的云落下时,有时会形成平板,形状就像是一些冰晶。空气阻力使得这些冰晶在落到地面时,几乎是水平的。被冰晶反射的阳光因此几乎完全是垂直的,因此产生日柱效应。上图的拍摄时间是2005年12月,一道反射夕阳的日柱在美国缅因州的邦哥上空。  相似文献   

15.
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好像一母所生的九兄弟,血缘相同,骨肉相亲,它们上空的天气与气候既保留着太阳的"遗传"特征,也表现出独具个性的"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以1997年1月空气天气事件期间的观测为依据,在构造了比较接近真实的背景太阳风基础上,进一步利用三维时变的MHD模式,模拟了CME(日冕物质抛射)激发的扰动在行星际空间的传播过程,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及行星际磁场南向分量Bz在1AU的时间经历。模拟结果与WIND卫星的测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拟与观测得到的扰动得到地球的时间、地球空间环境各量的变化及Bz的时间经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面向认知太阳风暴和保障航天安全的国家战略需求,中国近年来提出太阳与内日球立体探测卫星计划,拟适时部署环黄道面的拉格朗日点L3-L4-L5定点卫星星座和脱离黄道面的太阳极轨对偶卫星。通过该卫星计划的初步科学论证分析,建议将其科学目标凝练为太阳磁场、太阳风暴、太阳风,将其应用目标定位于日地空间天气预报,建议配置成像类、粒子类、波场类的综合科学载荷。此外,利用日地空间的三维磁流体数值模拟和计算机图形学的艺术可视化,形象地表达环黄道面卫星“对日凝视”和太阳极轨卫星“鸟瞰全景”的探测概念。中国太阳与内日球立体探测卫星计划将揭示太阳磁场的起源规律及其爆发机理、日地耦合系统的空间天气变化机理,并能够为日地空间天气三维数值建模提供观测数据驱动的初边值条件,必将极大推动空间天气的立体监测、前沿研究、精准预报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欧洲空间科学委员会(European Space Science Committee,ESSC)2019年8月在Journal of Space Weather and Space Climate发表关于欧洲空间天气一体化方法的评估报告。报告分析了欧洲当下应对空间天气行动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协调和优化整合建议,旨在增强欧洲应对空间天气风险的能力,提升欧洲对全球行动的贡献。ESSC对欧洲应对空间天气行动的现状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1)在空间天气的科学认知方面,亟需加强对多个空间天气耦合机制的科学理解,改善对日地耦合系统的总体描述。  相似文献   

19.
《太空探索》2005,(1):46
这张由机遇号拍摄的位于“耐力撞击坑”上空的云层照片告诉我们,我们的近邻——火星也同样有着天气变化.在地球上,这样的云通常被称作“卷云”或“马尾云”。  相似文献   

20.
1971年12月30日,中午时分,一辆北京牌吉普车飞驰在罗布泊西侧博斯腾湖旁的柏油公路上。天气异常寒冷;车内温度很低。平常,坐在车上的这个人比别人更怕冷,但今天,却一点也没有冷的感觉,因为再过一个多小时,他就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规定的时间,亲手把我国第一枚实战用氢弹投向靶标,从而产生一条震惊世界的新闻,这使他激动不已,浑身发热。他,就是今天整个核试验基地最引人注目的人物,空军某强击机团团长、投掷氢弹的主飞行员杨国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