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4 当今纳卫星技术发展水平 □□本文举一些纳卫星的典型事例,一方面进一步具体回答纳卫星的用处,另一方面也借以说明当前纳卫星技术的发展水平。 4.1 一箭10星 2000年1月27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10颗卫星。这10颗卫星包括2颗50~60kg的微卫星,3颗10kg纳卫星和5颗皮卫  相似文献   

2.
4.5 绕月飞行纳卫星 □□绕月飞行纳卫星是1颗从日本于1990年1月24日发射的月球探测器(MUSES-A)分离出来的子卫星,用于试验绕月飞行技术,并观测月球。这颗卫星重12kg,它从主星分离出来,进入1个距月球2 000km的圆轨道,成为世界上第1颗绕月球飞行的纳卫星。 该纳卫星是1  相似文献   

3.
自80年代以来,世界航天界兴起了发展小型卫星的热潮。在此基础上,以重量为主要依据分别提出了小卫星、微卫星、纳卫星等概念,继而又提出微微卫星、毫微微卫星的设想。但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意识到,仅以重量作为区分卫星的依据是模糊不清的,一个更为合理的标准是用重量与卫星性能的合成,即功能密度”进行区分。因此,所谓小卫星是指重量轻(通常不超过I000kg)、功能密度高(通常比现有卫星的功能密度高3~4倍)、成本低、制造周期短的卫星。其中卫星重量小于IOOkg的小卫星又称为微卫星。l)卫星每千克所能获取的功能,如姿控系…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卫星     
雷雯 《国际太空》1995,(9):10-11
将宇宙空间中的太阳辐射能量收集起来,再将其转换成可以供地球上人类使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这是人类多年来的夙愿,太阳能卫星将实现人类的这一梦想。1 卫星的设计太阳能卫星的基本设计方案是将卫星组件从地球上送入空间,在空间组装成特大型卫星系统,然后再将该系统部署到地球同步轨道上。利用光电能转换技术将微波辐射能或激光辐射能转换成电能,然后将电能发送到地面,由地面天线接收。一颗太阳能卫星可以向地面接收站提供5~10吉瓦的电力,要求发电机的表面积达到100km2左右,重量达到10万吨左右。大约需要部…  相似文献   

5.
军用侦察卫星的发展近况和趋势分析王景泉梁巍(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作为军用卫星重要组成部分的侦察卫星,近年已有了重要发展并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美国成像侦察卫星正在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继续改进现有系统,以解决在海湾战争使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如改进“...  相似文献   

6.
宋博 《国际太空》2014,(11):60-63
2014年7月28日,美国空军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用德尔他-4M+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3颗高轨态势感知卫星送入近地球同步轨道,即2颗业务型高轨巡视卫星"地球同步轨道空间态势感知计划"(GSSAP)卫星和1颗技术试验卫星"评估局部空间自主守卫纳卫星"(ANGELS)。此次发射任务的成功标志着美国高轨空间监视技术走向成熟,高轨目标探测、跟踪和侦察能力快速提升,引起航天界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冉隆科 《国际太空》1995,(11):11-14
美军卫星系统现代化计划主要是改进UHF和SHF卫星,发展EHF卫星,采用星上信号处理、天线调零和按需分配多址(DAMA)技术,以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传输速率,增大传输容量。在空间系统方面,还将缩小卫星体积,降低发射成本。在地面终端方面,着重抗干扰,增强保密,缩小体积,减轻重量,增强机动性。本文就卫星系统、技术体系结构、系统技术和抗干扰技术等四个方面作一概述。一、卫星系统现代化改进计划美国军事卫星通信常略作MILSAT-COM。卫星网络一般分为三类:UHF卫星、SHF卫星和EHF卫星,即特高频、超…  相似文献   

8.
2005年8月31日,多伦多大学航空航天研究院(UTIAS)展示了质量为3。5kg的加拿大先进纳太空试验-2(CANX-2)卫星。该卫星有可能掀起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的小卫星的又一高潮。CANX-2卫星团队的负责人介绍了该卫星的双重任务:首先,在2年的任务中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开发周期训练;其次,要发射一个微小研究平台进入太空,以试验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执行重要的科学任务。  相似文献   

9.
小光 《国际太空》2006,(5):28-28
据2006年3月29日报道,SpaceDev公司获得了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价值125万美元、初步设计1颗纳卫星的合同。该卫星又被称为“评估局部空间的自主纳卫星护卫者”(ANGELS)。SpaceDev公司负责提供卫星的硬件集成、详细的设计图表、软件及飞行运算、操作手册、试验计划和接口控制文件。  相似文献   

10.
小型对地观测卫星针对经费紧张、遥感应用迅速扩大的形势,以现代科技为基础,利用新的设计思想和新的技术手段,实现低费用、高效率、大众化的空间技术开发与应用模式,使用户能够通过简便、廉价、快速的方式利用卫星获得有关资源、环境、灾害甚至于军事活动的信息,因而受到普遍欢迎,成为目前小卫星发展中新的热点。目前小型遥感卫星发展的两个重要趋向是:()许多中小国家将发展小型遥感卫星作为起点,进而推动国家卫星遥感和应用的发展,例如韩国、南非、巴基斯坦、智利、泰国等;(2)美国等空间大国集中力量发展高性能小型遥感卫星…  相似文献   

11.
2011年4月20日,印度空间研究组(ISRO)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成功将本国资源卫星-2(ResourcSat-2)及其他2颗小卫星送入轨道,这标志着“印度遥感卫星”(IRS)系统又增新的成员。此次发射也是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的第18次发射。  相似文献   

12.
赵前 《国际太空》1994,(7):12-12
芯片大小的卫星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小卫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将出现象计算机芯片那样大小的卫星。设计这种“芯片卫星”的思路是,将卫星的部件和仪器进一步微型化,使其能集中到一块集成电路或一块芯片上。空间时代初期,卫星只有几公斤重。从60年代到80年代,运载...  相似文献   

13.
1会议概况国际宇航科学院(IA)于1996年11月4日至8日,在德国柏林召开了地球观测小卫星研讨会。研讨会由IAA发起,委托德国空间局(DARA)、欧洲空间局(ESA)和德国航空航天研究院(DI,R)等单位联合主办。会议成立了一个由ZI名来自世界各国的空间专家组成的科学项目委员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一位专家应邀担任该委员会的中国委员,并出席了会议。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近3O个国家的大约30O名代表。这次小卫星研讨会由国际宇航院出面,参加国家的面比较广,发表论文125篇,是一次技术内容丰富、有较高权威性、真正的国际性会议。…  相似文献   

14.
滕育英 《国际太空》1994,(10):17-20
“生命科学卫星”(Lifesat)是一颗不载人的再入式卫星,可重复使用,属NASA和国际空间生命科学共同体共用。其上将带有大量的生物样品,包括细胞和组织、植物、无脊椎动物和小的哺乳动物,目的是了解空间环境(即空间高能辐射和微重力)对生物系统的影响。样品放在卫星有效载荷舱内。该卫星拟用德尔它正号火箭或其他运载工具发射,它将按进行空间辐射效应的特定研究的要求,发射到不同的轨道上。该卫星具有0~1.5g的人工重力能力,使研究者们可以研究不同重力水平对生命形态和功能的重要影响。其设计的性能参数见表1。虽…  相似文献   

15.
纳卫星热系统是在复杂空间热环境下实现纳卫星被动热控制任务的基本技术途径,对其进行在轨动态特性分析与建模对纳卫星的热控方法与效果研究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详尽的机理分析建立了描述纳卫星热系统在轨飞行过程中瞬态温度变化的3维非线性动态特性模型,阐述了与之配套的外热流分析与轨道运动计算方法,并以一太阳同步轨道纳卫星为例,对其飞行过程中的外热流变化、在轨温度变化响应等动态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纳卫星热控制、热管理理论及技术提供了简便的分析计算模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国际太空》1996,(6):19-21
在早期导弹预警卫星系统中,美国第一个工作型系统“国防支援计划”卫星于1970年发射。自那时以来,该计划已发展了5代卫星,目前发展到“国防支援计划”布洛克-14系列。尽管这个系统不断进行着技术改进,但“国防支援计划”(DSP)仍停留在只对导弹发射预警这...  相似文献   

17.
欧洲的轨道红外空间观测卫星(ISO)的研制时间比计划多花了2年半,目的是为高风险科学飞行任务的技术检查制定新的标准。ISO卫星计划经理说,初期测试表明ISO卫星工作正常。75天测试期于1996年2月初结束。ISO卫星于1995年11月16日由阿里安-...  相似文献   

18.
赵爽 《国际太空》2014,(7):16-2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是指利用在太空中的导航卫星对地面、海洋和空间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一种空间导航定位系统。目前。GNSS不仅成为世界各国重大的空间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也成为体现现代化大国地位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由于GNSS在国家安全和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及经济体都竞相发展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预计在2020年前,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将完成现代化改造;而中国的“北斗”和欧洲的“伽利略”(Galileo)将部署完成。除此之外,日本、印度等国正在发展本国的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及增强系统。  相似文献   

19.
王景泉 《国际太空》1997,(10):25-26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以其较大覆盖转发地球站对中、低轨道航天器的跟踪测控信号,并对中、低轨道航天器发回地面的数据。图像、话音等信息,进行实时、连续中继等优势,逐渐成为发展航天技术越来越重要的项目。美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早已组网运行,并在发展后续系统;欧空局和日本在这种卫星的发展上以其新思路和技术途径,大有后来居上之趋势。近年各有关国家的数据中继卫星都在研制中,但美国军用数据中继卫星发射了第二代的第一颗(SDS-2),这是一种大椭圆“闪电型”轨道卫星,用于KH系列成像侦察等卫星中继数据。1989年和1992年发…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几年中,低成本、微型化器件的发展促进了微纳卫星的蓬勃发展,研发和飞行的微纳卫星数量显著增加,其用途包括对地观测、技术验证、组成星座和行星际任务。然而,微纳卫星进入空间的能力相对滞后,虽然各国开展了一些研究计划,为微纳卫星提供发射机会,但仍有不少微纳卫星无法快速进入空间,得到验证。阻碍进入空间能力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微纳卫星发射不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市场,降低成本是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