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空舰导弹对典型目标攻击效果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建立了空舰导弹对典型目标的射击精度仿真模型以及目标易损性分析模型,利用仿真模型和解析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某型空舰导弹对典型目标的攻击效果.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远程垂直发射舰空导弹非正常禁区的计算模型,通过对导弹运动学弹道及破片飞散区的计算得到了导弹高空及低空飞行时射击禁区的最大侧向边界、纵向边界和后方边界,解决了非正常射击禁区难以确定的问题,对部队作战训练及作战使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运筹学理论,以射击效率指标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空舰导弹的最优火力分配模型并探讨了模型的求解.  相似文献   

4.
对某型空舰导弹在飞行试验中出现的无线电高度表测高故障进行了分析和定位,并对该型高度表软件进行了改进,为此类故障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和排故模式,对其它型号导弹也有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空舰导弹打击岛礁区水面舰艇目标问题,由岛礁与目标的相对位置关系,将导弹搜索航向划分为 4个区域,界定了降低岛礁影响的区域;从岛目距离、弹载雷达搜索扇面、开机距离、最小间隔角等方面,研究了空舰导弹搜索航向计算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分析了不同最大间隔角和岛目距离情况下的空舰导弹搜索航向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飞航导弹飞行包络确定是保障导弹飞行安全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飞航导弹飞行过程,分析了飞行过程中的主要误差,并分别建立了飞航导弹航向和纵向飞行包络的误差模型,确立了各飞行阶段飞行包络半径大小计算方法,为飞航导弹的飞行安全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空舰导弹对舰队防空系统的突防概率计算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导弹对编队的突防能力一直是一个较难分析的战术技术指标,文中从事件分析和状态转移的新角度,运用多对多服务系统的理论方法,建立了典型舰队防空系统的杀伤效率模型和某型空舰导弹突防概率模型,分析了此型空舰导弹在编队防空系统下的突防能力.  相似文献   

8.
飞航导弹飞行包络的确定是航迹评估的重要前提,是其安全飞行的重要基础。文中基于飞航导弹的飞行过程,分析了各飞行阶段航向误差因素,建立航向飞行包络误差模型,给出了飞行包络半径大小计算的数学方程,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文中的研究对飞航导弹航迹评估和飞行安全维护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9.
弹用涡喷发动机飞行试验启动加速性能仿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军  于守志 《推进技术》2001,22(6):454-457
结合导弹飞行的应用实际,利用有限的部件特性,建立了弹用涡喷发动机启动加速至巡航状态全过程的动态性能仿真模型。对仿真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模型计算结果与飞行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该模型的建立对导弹发射过程发动机性能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目前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中的几点不足,提出用优度评价法评估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首先给出了优度评价模型。其次,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5种空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进行优度评价,给出了应用示例,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1.
导弹飞行安全区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导弹飞行安全区进行了确切定义,分别对正常飞行弹安全区和故障飞行弹安全区进行了定量研究。在研究故障弹安全区时,从对导弹飞行安全产生的最终效果出发,对各种故障进行了科学分类,并建立了各类故障的故障方程,进而给出了导弹飞行安全区的计算模型和方法,这些模型和方法不仅符合故障飞行的物理背景,而且工程计算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2.
中远程舰空导弹禁危区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明了确定舰空导弹禁区、危险区是实弹射击方案制定、安全评估和作战使用研究的基础以及划分中远程舰空导弹禁危区的原则;研究了战斗部破片运动规律和散落距离范围的相关计算问题,并给出了中远程舰空导弹禁危区确定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某型导弹"模飞"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勇 《飞行力学》2000,18(3):54-58
在分析某型导弹原有"模飞"测试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其硬件环境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弹载飞行软件进行"模飞"测试的方法.根据导弹受力特性分析,用拟合公式替代了复杂的外力计算,并建立了简化的外弹道模型.最后,根据中断程序模拟的导弹飞行环境进行了"模飞"测试.结果表明,在确保导弹发射可靠的条件下,该方法对减少发射准备时间、提高突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远距空空作战,建立了中远距空空导弹的飞行仿真模型,给出了导弹攻击目标的全过程,并给出了攻击结果,即脱靶量和目标杀伤概率的计算方法。在分析末制导阶段导弹雷达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导引头误差对测量目标信息及导弹飞行过程和攻击结果的影响。最后,使用Visual Studio 2010和OpenGL进行了空空导弹的全过程飞行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快速计算弹道导弹的飞行时间,首先分析了影响弹道导弹飞行时间的各因素,并重点仿真分析了不同发射点纬度、射程、大地方位角对飞行时间变化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快速计算弹道导弹飞行时间的方法,并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适用于多枚导弹进行火力协同攻击或饱和攻击时,快速计算不同导弹的飞行时间。  相似文献   

16.
时间协同攻击是提高弹道导弹突防能力和作战效能的一种重要手段。由于发动机推力偏差等干扰因素造成导弹的飞行时间偏差较大,为精确控制弹道导弹的飞行时间,运用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一种适用于较大飞行时间偏差修正的飞行时间调控模型。该模型用视加速度偏差表征推力偏差等干扰的影响,根据视加速度偏差调整导弹飞行中某一时段的程序角来实现对飞行时间的精确控制。由BP神经网络建立满足飞行时间偏差要求下视加速度与飞行程序角速率、转弯结束时间之间的映射关系。导弹实际飞行时,根据实际视加速度,由BP神经网络在线计算出飞行程序角速率及转弯结束时间,使导弹在干扰条件下仍以预定飞行时间到达目标。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无动力滑翔弹最优抛射初始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究无动力滑翔弹的可攻击区大小及相应的6-D飞行轨迹角度出发,基于无动力滑翔弹运动学与动力学和中/末制导律的数学模型,通过不同初始投放条件的组合(投放高度、投放速度、投放角度),计算了大量的可攻击区及相应的6-D飞行轨迹,比较了不同组合情况下的可攻击区大小及相应的6-D飞行轨迹,得出了一组无动力滑翔弹最优初始投放条件数据.  相似文献   

18.
颤振特性研究已广泛应用于飞行器设计中。在导弹飞行中,容易发生颤振的部位是舵面与舵机的结合处。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某型导弹舵面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并应用Block Lanczons求解器对其进行固有模态分析。在导弹亚音速飞行条件下,采用片条理论计算模拟舵面变形诱导的气动力,再将颤振方程转换到以各阶模态振型为基的模态空间上,得到在模态空间下简化的舵面颤振方程。最后应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用V-g法求解舵面颤振方程。对其他战术导弹舵翼面的设计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