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技动态     
洛·马公司交付高轨道天基红外系统的通信子系统洛·马公司交付了一套先进的高性能通信子系统,该系统将集成到第一套天基红外系统(高轨道)(SBIRSHigh)地球同步静止轨道(GEO)卫星系统的子系统的红外吊舱上。天基红外系统(高轨道)是美国下一代导弹预警系统,也是导弹防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该通信子系统不但可为用户提供红外吊舱的抗干扰通信能力,还可提供全球范围内的有关导弹发射探测和导弹防御的数据。同时,该子系统还通过与地面站之间的不断的交互通信为卫星提供指控命令。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洛·马公司将把该子系统集成到飞行机…  相似文献   

2.
2010年9月,卫星运营商地球之眼公司与洛·马公司商业发射服务部签订了用“宇宙神-5”(Arias5)火箭发射“地球之眼-2”(GeoEye-2)成像卫星的合同。  相似文献   

3.
《航天电子对抗》2009,(4):10-10
据报道,洛·马公司成功完成了第2颗先进极高频(AEHF)军事通信卫星的热真空试验,在与飞行类似的试验环境中验证了卫星的性能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弹道-升力式载人飞船返回舱再入着陆力学环境及其乘员和舱载仪器设备的防护措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适当的返回舱座椅安装角度有利于乘员承受再入过载。座椅缓冲系统是吸收着陆冲击能量、保护乘员最重要的环节,发挥返回舱结构缓冲吸能作用也是改善着陆冲击环境的有效措施。合理设计返回舱设备布局和安装形式可保护舱载设备免受着陆冲击损坏。防护措施的改进可有效保护乘员免受伤害,保证舱载仪器设备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据报道,近日洛·马公司向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交付了美国移动用户目标系统(MUOS)的第三颗卫星,该卫星计划于2015年1月发射。MUOS是美国新一代军用窄带战术通信系统,将取代特高频后继星(UFO)系统,为美军及盟军的机动部队提供先进的移动通信能力。MUOS系统由卫星4颗和备份星1颗组成,是UFO的后续计划。卫星采用携带有传统特高频有效载荷和由洛·马公司制造的宽带码分多址(WCDMA)蜂窝技术,以及BPSK调制方式,提供了更大的通信容量与链路可  相似文献   

6.
无线视频系统(WVS)支持国际空间站(ISS)的装配,它可实时地向航天飞机轨道器(SSO)和飞行任务控制中心(MCC)提供航天员舱外活动(EVA)的视频监督信息。功能模块图解如图1所示,图里包括乘员舱、载荷平台以及舱外机动装置射频(RF)摄相机组件(ERCA)。乘员舱组件提供系统性能的控制和监测,此组件包括两个独立的部分,一个是由乘员使用的面板接口(无线视频接口盒-WIB),  相似文献   

7.
雨丝 《航天》2013,(11):55-55
日前,美国国防部同洛·马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40亿美元的合同。根据合同,洛·马公司将向美国和阿联酋提供末段高空区域防御(THAAD)导弹防御系统,该系统用于对弹道导弹的空中拦截。合同反映了美国对导弹防御系统日益增长的信心和需求。这笔交易谈判历时几年,两国联合签订订单的方式将为美国节省10%的开支。国防部声明称,合同将向阿联酋提供192枚拦截导弹,向美国陆军提供110枚拦截导弹,并包括一个针对2014财年的合同选项,该选项价值3.52亿美元,在2013年12月31日前执行。在美国面临国防预算削减的背景下,该选项有助于美国政府享受更低的定价。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5):435-435
1载人飞船系统 载人飞船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研制"神舟"号载人飞船。载人飞船采用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的三舱方案,额定乘员3人,可自主飞行7天。载人飞行结束后,其轨道舱继续留轨运行约半年,开展空间对地观测、科学与技术实验。该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  相似文献   

9.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洛·马公司)对GPS处理与建模的软件进行了升级,从而增强了美国空军监测GPS卫星的能力,并使提供给用户的系统精度提高了10~15%。最近完成的这项升级计划名为“传统精度提升计划”(L-AⅡ),它使系统收集并提供给美国空军作战人员的导航数据量增加了一倍。L-AⅡ实现了将国家地球空间情报局(NGA)的14个监测站与6个现有GPS监测站的数据进行融合。该计划采用了多项科学领域的技术改进,如数据标准、检测站偏移、地球转动的潮汐变化、对流层延时以及卫星太阳辐射压力等。洛·马公司称,增加的NGA监测站提供了更大的全球覆…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10,(6):46-46
NASA于5月6日在新墨西哥州的美国陆军白沙导弹靶场成功试验了“奥利安”载入飞船的应急中止系统。试验中.该系统利用推力强大的火箭发动机把飞船的乘员舱推离发射场.在6秒钟内将其快速推送到1.9公里的高空.随后又利用降落伞使乘员舱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11.
欧空局哥伦布舱(挂接密封舱)是国际空间站的一个独立舱段,主要用于科学实验。它的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个高级信息服务,支持乘员和地面对有效载荷的操作。文章详细描述了哥伦布舱信息系统的结构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庞之浩 《航天员》2010,(6):32-37
2010年,世界载人航天活动发展平稳,美国进行了3次航天飞机发射,先后把欧洲的"宁静"号节点舱-3(Tranquility Node 3)、"瞭望塔"号观测舱(Cupola)、"欧洲机械臂"(ERA)和俄罗斯的"黎明"号研究舱(Rassvet)送上了国际空间站,并试射了第1艘私营公司研制的"龙"(Dragon)飞船。俄罗斯发射了4艘载人飞船和5艘货运飞船,其中包括首艘数字化宇宙飞船——"联盟TMA-01M"。  相似文献   

13.
空天瞭望     
正宇宙神5将为比奇洛发充气式舱段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和比奇洛宇航公司4月11日宣布,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将在2020年采用宇宙神5-552型火箭来发射比奇洛公司的首个B330充气式舱段。宇宙神5-552是宇宙神5系列运载能力最大的型号,捆绑5台固体助推器,采用双发半人马座上面级,并采用长26.5米、直径5.4米的大型整流罩。比奇洛公司创始人、酒店业大亨比  相似文献   

14.
随着载人飞行任务中乘员的任务不断增加,难度也不断增加,提高乘员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由于乘员完成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依赖于“乘员-航天器-地面控制”系统的内部交互,为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乘员、舱载设备、地面控制设备之间的功能分配问题,航天器内工作站、显示和控制的工效学要求,以及载人航天器工效学设计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使神号航天飞机乘员逃逸舱目前的方案论证情况和已经进行的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全球首个充气式活动太空舱成功展开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6年4月8日,全球首个由商业公司研制的太空舱"比奇洛充气式活动太空舱"(BEAM)由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猎鹰9全推力型火箭发射升空。4月10日,该舱抵达国际空间站。4月16日,该舱与国际空间站宁静号节点舱成功对接。5月26日进行了首次全尺寸展开的尝试,但其长度和直径仅展开了数厘米,首次展开遭遇失败。5月2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员杰夫·威廉姆斯与  相似文献   

17.
美国载人航天商业运输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蕊 《航天器工程》2011,20(6):86-93
研究了美国载人航天商业运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美国在取消星座计划之后,实施商业乘员和货物项目,将依靠商业运输器实现"国际空间站"的乘员和货物运输,以缩短"后航天飞机"时代(航天飞机退役后)运输的断档期。美国商业乘员和货物项目包括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计划、商业再补给服务(CRS)计划和商业乘员开发(CCDev)计划...  相似文献   

18.
引入空气龄指标作为载人航天器舱内空气质量新的评价标准。通过空气龄分布研究,能够找出舱内新鲜空气供给较差的位置。建立了载人航天器乘员舱仿真模型,利用FLUENT软件UDS方程求解了舱内空气龄分布。采用示踪气体下降法对仿真结果中空气龄数值较高的位置进行了空气龄试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文章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未来我国空间站乘员舱通风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神舟七号飞船满载3名航天员飞行乘员组发射升空,乘员组中的2名航天员进入飞船轨道舱,身着舱外航天服完成出舱活动准备.他们中的1名航天员出舱进行了近半个小时的太空行走,并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20.
为协调NASA所有与舱外活动有关的科研及飞行任务,1996年,NASA成立了舱外活动办公室(EVA Office)。该办公室归约翰逊航天中心管理,为该中心的二级部门(与空间生命科学理事会平级),其内部机构包括舱外活动和飞行乘员商务管理部、安全和任务保证部、先进舱外活动研究和发展部、舱外活动整合和操作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