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驾驶舱自动化—训练面临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飞机制造商曾自信地断言:在驾驶舱中引入数字技术宣告了从根本上更安全的客机时代即将到来。精良准确的计算机化的飞行操纵系统将使飞行员减少犯错甚至不再犯错。然而,结果并不完全同预料相符。由于人类固有的诸如自满、疏忽和不能把握局势等弱点和过失,现代化的驾驶舱和数字系统无疑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飞行员误解和犯错的机会。本文剖析了驾驶舱自动化和人为差错之间的相互作用。几十年前,飞行员在学习飞行和参加航空公司改装课程过程中,所面对的是相似的驾驶舱仪表、动力装置和辅助设备,在教练机上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同样适用于大型的…  相似文献   

2.
<正>C919驾驶舱采用全玻璃化布局,拥有5块高清液晶显示屏,操作系统主要包括侧杆和油门台等,这种构型的操纵系统已得到民航飞机近30年的实际使用经验,具有极高可靠性与成熟度。C919的航电系统供应商为昂际航电,未来根据实际试飞情况,航电系统还将不断进行升级与完善。图为C919 101架机驾驶舱,机务正在一次滑行试验后对系统进行操作调试。  相似文献   

3.
截止到今年 6月 ,世界上推力最大的商用航空发动机PW 4 0 0 0发动机 ,已在波音 777飞机上安全飞行五周年。1995年 6月 7日 ,该型发动机在美联航波音 777飞机上进行了伦敦—华盛顿航线的首次营业飞行 ,从而开始了在这种全新的波音双发喷气客机上的商业运营。当时 ,配备这种PW4 0 0 0的 777在投入运营时就获准180分钟双发延程飞行 (ETOPS) ,这在商业航空界尚属首例。 2 0 0 0年 5月 ,美联航获准使用以普惠发动机为动力的 777飞机进行 2 0 7分钟ETOPS飞行 ,又一次成为业内首创。迄今PW 4 0 0 0一直连续保持ETOPS许可 ,并…  相似文献   

4.
对民机驾驶舱人机工效进行分析、评价并加以优化,可以使机组人员更加安全、舒适、高效地完成飞行任务。本文利用驾驶舱三维数字模型,研究了基于虚拟仿真的驾驶舱人机工效评价技术。首先,建立了参数化的飞行员人体模型,构建了人体姿态库;其次,将其集成到DELMIA软件虚拟环境中,开发了驾驶舱人机工效虚拟评价原型试验系统;最后结合实例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客机自动化系统的大量使用 ,导致模式混淆成为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参考文献 [1]提出的关于驾驶舱自动化训练所面临的问题 ,分析了造成飞行员模式认知混淆的原因及飞行训练的不足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辅助飞行训练器技术 ,阐述了辅助飞行训练器的作用和训练器开发的技术途径 ,并以垂直导航模式飞行为例 ,尝试了技术途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我们发现一些航空事故及征候的发生与驾驶舱和客舱机组之间的交流和协调不好有关。航空公司在飞行安全上对驾驶舱机组人员的作用规定得很明确 ,但乘务员在安全中的作用至今为止还仅限于维持驾驶舱的秩序和组织安全撤离。训练中 ,除了极其紧要的情况和紧急撤离或空中劫持外 ,很少强调驾驶舱与客舱的交流。一、驾驶舱和客舱机组之间缺乏交流的原因1 环境差异人们习惯上把商务飞机分为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环境 :驾驶舱和客舱 ,每个环境有其空间上的限制及其技术与文化上的差别。驾驶舱是飞行人员工作的主要场所 ,他们在这一结构复杂的环…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某型机空调供气分配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运用流体仿真手段对供气分配系统的压力损失、温度、流量和流速进行计算分析,并与空调系统性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合理的驾驶舱和客舱分配比例,最终确定了空气分配系统的改进方案,改进后的供气分配系统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经试验测试性能满足空调系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实时多通道记录仪是在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QNX下实现的多通道语音雷达同步记录仪系统。本通过单调速率分析法(RMA)对该记录仪系统监控单元的实时任务调度进行了分析,验证了系统具有实时可调度性,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女博士普里奇特研究的增强型飞机驾驶舱显示系统可望提高空中交通管制员与飞行员间的联系效率。这种“驾驶舱交通信息显示”(CDTI)系统可使飞行员看到其周围的飞机 ,以及这些飞机之间的距离。CDTI可使空管人员发出更完善的命令 ,并与飞行员进行更直接的通信。空管人员除告诉飞行员以多快的速度飞行以外 ,还告诉他跟随哪一架飞机着陆 ,以及必须处于这架飞机后面多远的地方。这可使飞行员更好地参加到空中交通管理中来。但在给飞行员适当的信息与给他太多的信息之间有一条很窄的分界线。因此 ,普里奇特与她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机械阻抗测试方法,试验分析了某发动机的后支承安装条件,即螺栓拧紧力矩及配合间隙对支承机匣系统共振频率及位移导纳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安装条件的影响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故在规范范围内,改变安装条件,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发动机的振动。  相似文献   

11.
以优化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布局设计为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飞行员视觉注意力分配的布局优化模型。首先分析了计算机辅助三维交互应用软件(Computer aided three-dimensional interactive application,CATIA)中的可视域分析模块,给出不同视野区域的可视性等级,并对驾驶舱人机界面所在的视野范围进行栅格化处理;然后用G1法分析人机界面上各个设备的重要程度,并给予定量赋值;最后建立以飞机驾驶舱人机界面布局的视觉注意分配达到最优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并引入带有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进行模型的求解。利用飞机模拟驾驶舱的人机界面布局为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民用客机的通信系统,在其研发过程中以成本为约束条件权衡系统安全性可靠性作为研究目标。首先确定通信系统可靠性安全性指标,进而通过灰色关联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提取关键影响因子并进行量化,并运用MATLAB软件建立单目标-多目标一体化加权指数ZETA评分模型,根据实际要求对比分析了优化结果中不同的权衡域。最后根据民用客机通信系统研发成本,通过基于核和灰度的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对未来某系列民用客机通信系统研发成本进行预测与平均误差计算,验证一体化寻优模型的可行性与可信度。结果证明一体化权衡模型有很好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CFM56-5B发动机EGT测量系统构成原理和电路进行了分析,结合测量系统构成原理和电路分析,揭示热电偶引线断裂的非典型性故障未触发驾驶舱内警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驾驶舱自动化与人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器驾驶舱自动化在提高飞行效率和改善飞行安全方面做出了贡献.然而,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飞行事故.本文主要对自动化与飞行安全的关系进行了讨论.首先分析了驾驶舱自动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并分析了飞行员与自动化分别扮演何种角色以及在此条件下的飞行员的自动化意识,然后对自动化设计、人机界面、正确对待自动化以及加强飞行员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确保交互式系统的安全性、功能性、高效性和可用性,以此来提高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5.
对驾驶舱设计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几种人因工程学方法的应用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方法特点进行了评述,提出了驾驶舱设计中人因工程学方法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驾驶舱设计中人因工程学方法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NF 3低速翼型风洞常规和动态实验模型姿态角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特点以及为提高角度测量精度和准度所采取的措施。应用一种直流伺服系统 ,采用电机位置和速度闭环方法 ,已经获得模型姿态角的精度在± 0 .0 5°以内。为进一步提高测控性能 ,对于二元实验在翼型轴上安装圆感应同步器 ,测量模型的实际角度 ,并作为反馈信号。这种位置全闭环系统 ,可使角度精度达到± 0 .0 0 83°。对于三元实验 ,用一个加速度计固定在模型内 ,实时测量模型的实际攻角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预处理 ,从而减少因气动弹性角产生的误差。  相似文献   

17.
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中,在进行系统级振动试验时,个别支架上少数仪器安装处的振动过大,通不过。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是从环境的角度,看一看有无潜力可挖;二是支架本身的结构考虑是否需要改进。这里仅就环境条件作一讨论。在进行振动试验时,按目前的正弦扫描试验方法,支架在共振点显然存在严重的过试验。现在的问题是:要在已有的振动试验条件和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来改善过试验,而不是全部推翻已有的振动条件和产品结构,重新开始。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从已有极少试验实测数据作统计分析(目前已具备这一条件),考虑可靠性因素和支架放大系数,对支架上仪器安装部位的共振点响应值进行控制,在目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在很多应用领域,要求图像配准的精度达到亚像素级。针对X射线双能图像的特点,以双能图像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标准化互相关算子的相似度函数,纠正双能图像在竖直方向上存在的若干像素的偏差;建立二次插值迭代模型精确计算亚像素配准位置;最后,基于双线性插值算法实现对双能图像的亚像素平移。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消除双能图像竖直方向上存在的若干像素偏差,精度能达到0.1级别的亚像素配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超高速碰撞碎片云的激光阴影照相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研究超高速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碎片云的特性,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碰撞靶上建立了激光阴影照相系统。该系统由YAG激光光源、阴影仪和成像系统组成,在采用补偿式滤光等技术后,获得了撞击速度v≈6km/s时清晰的碎片云图像。本文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以及调试情况进行了介绍。试验结果表明:(1)该系统可以获得清晰的超高速碰撞碎片云图像;(2)扩束镜、成像物镜质量本身是影响碎片云激光阴影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3)各光学元件的不同结构及不同放置也会严重影响阴影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20.
BCY-10是安装在-86大型宽体客机上的辅助动力装置,位于机身的尾舱,由燃气涡轮发动机、减速器、联动压气机和发电机等组成.辅助动力装置舱由防火墙与机身隔开.由于乌鲁木齐冬季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因此对BCY-10的起动准备工作及其过程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