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飞机制造工装工艺设计入手,结合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方法,分析并论述了飞机工装协同工艺设计系统的框架模型,工作流管理机制。提出一种以工艺知识为支撑,基于网络的工装协同工艺设计系统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哈飞公司基于PDM的一体化三维工艺设计系统已经在新型号上线应用,通过该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二维工艺设计与工艺数据管理的理念,实现了新型号设计制造更改过程的一体化、三维工艺数据的结构化、工序和资源的标准化管理。同时,通过PDM系统与数字化生产制造执行  相似文献   

3.
史晓健  乔立红 《航空学报》2007,28(1):240-244
 针对工艺设计中更改活动的原因及特点,分析了工艺更改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军工制造企业研制生产的特点,研究了基于工作流理念建立工艺更改过程的建模方法与控制方法,提出一种基于PDM进行工艺更改过程管理的方案。在PDM软件—TeamCenter Engineering系统中建立了支持工作流的工艺更改过程模型,实现了工艺更改过程的自动运行,同时,通过PDM系统能对工艺更改流程和更改文档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工艺信息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艺信息模型是工艺数字化系统的基础,是实现产品信息集成与管理的关键。本文提出了完整意义上的工艺设计,包括基于产品的装配工艺规划、基于零件的加工工艺规划和基于客户服务的产品服务工艺规划;分析了工艺规划与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关系;论述了产品设计模型向工艺信息模型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线束企业目前线束工艺缺乏有效校验、设计效率低、生产过程管理和技术状态控制薄弱的现状,在分析航空线束工艺设计和制造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数字化制造系统,利用信息技术为工艺设计提供智能辅助支持,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显性化管理和对技术状态的有效控制。通过建立数字化制造系统,在提高线束工艺设计的效率、加强对工艺文件的技术状态管理、提升对线束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并通过实例验证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面向协同的工艺并行设计方法。分析了CSCW技术及制造企业工艺技术工作的应用现状,建立了工艺协同设计模型。以某航空制造企业基于CAPPFramework和Teamcenter集成开发的协同工艺设计系统为背景,建立了CSCW-CAPP的系统架构,对工艺协同设计中的关键流程进行了详细论述,并以XML为工具进行了协同系统协同过程的通信、合作和协调的形式化描述。  相似文献   

7.
唐晓青 《航空学报》1987,8(9):481-488
本文基于工艺过程设计中尺寸图表技术建立了用于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尺寸设计,称为阵-树-链的数学模型。同时构造了用于工序尺寸偏差确定及分配的算法。简单介绍在VAX11/750计算机上开发的交互式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尺寸设计系统CADP(Computer Aided Dimensional Planning)。  相似文献   

8.
<正>三维工艺设计的核心是给工艺规划人员提供一个三维的设计、分析与验证环境,可以在工艺规划过程中对加工方法、工艺路线、夹紧定位方案、可制造性、加工质量等进行综合的分析与验证,因此基于三维实体模型进行工艺规划与验证是下一代三维CAPP系统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服务化的多工艺设计方法。建立了基于过程规范语言的完整多工艺信息模型,提供统一的工艺数据访问服务和工艺业务服务调用。最后,给出了服务化多工艺设计平台体系结构,采用开源的面向服务架构技术进行了系统实现。  相似文献   

10.
CAPP中工艺装备选择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CAPP中工艺装备选择系统的设计思想、功能结构和信息模型,论述了工艺装备选择的方法与过程.  相似文献   

11.
装夹规划中确定工件定位基准的神经网络决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联语  谷强  汪叔淳 《航空学报》2001,22(2):130-134
以量化数值形式表示与工件定位装夹相关的特征向量信息 ,利用 BP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和分布式信息处理能力来获取装夹定位知识 ,模拟有经验工艺人员的形象思维 ,进行并行推理 ,从而产生可行的工件定位基准方案。算例表明 ,该方法能够提高对工艺性要求高、结构复杂零件的非线性处理能力 ,以及推理过程中的容错能力 ,是一种确定工件定位基准的有效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12.
飞机结构件是机体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造工艺复杂,在CAPP系统中进行目标识别还存在较大困难。对常见的飞机结构件进行分类,从机械制造工艺的角度,归纳出六种制造特征,构建基于航空结构件制造特征的CAPP系统;在VC++6.0环境下,设计符合OPITZ标准的基于制造特征的编码系统,完成对目标零件的特征编码;设计用于目标零件与实体库零件之间进行特征识别的分步检索算法,实现目标零件与实体库零件的制造特征相似性对比。以某机型中含44个槽特征的框类零件为例,通过该算法程序进行特征自动识别,自动识别数为40个,自动识别率达到91%。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CAPP系统中进行识别,是正确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MBD模型作为制造过程中唯一依据逐步成为航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并已应用到CAD/CAM中。但MBD技术尚未在CAPP中展开应用,导致MBD数据集在CAD/CAPP/CAM的集成设计制造过程中无法连续传递。针对航空数控加工需求,建立了基于图层的数控加工MBD工艺模型,提出了基于MBD的数控工艺设计流程,并设计开发了基于MBD的数控加工CAPP系统,实现了UG平台上集成设计制造的MBD应用。  相似文献   

14.
周明  汪叔淳 《航空学报》1992,13(2):107-109
 本文介绍了一个简单、实用的三坐标曲面加工数控自动编程系统IGPS。该系统在微机上运行,能够处理曲面的有界域加工、曲面间的过渡面加工、以及曲面的变步长、变行距加工等问题;系统具有交互式的图像辅助功能,便于用户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研究航空发动机故障机理,提出基于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性能仿真软件(GSP)和堆栈降噪自编码器(SDAE)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通过GSP性能仿真方法模拟发动机在不同设计参数下的部件故障,并得到对应的运行状态参数;从每种故障类型下的长时间序列的状态参数中提取出向量化的曲线特征,构成故障样本;将故障样本带入SDAE模型中进行深度特征提取,经过前向传播和反向微调得到训练好的模型用于发动机故障诊断。结果表明:GSP能够通过参数更改来模拟微弱故障下的状态参数,从而构建多故障样本集;SDAE的重构误差和反向传播误差能够快速收敛到较小值,SDAE的故障诊断正确率为99.5%;与深度信念网络(DBN)、人工神经网络(ANN)以及经典机器学习方法支持向量机(SVM)相比,SDAE的故障分类正确率分别提高了0.8%、6.9%和10.1%。  相似文献   

16.
乔立红  杨志兵 《航空学报》1994,15(10):1243-1246
 提出一种在计算机集成环境下编制工艺现程的方法,以“约束”的概念体现工艺学原则和实际生产环境信息。零件的被加工表面信息直接从集成数据库中获取。通过工艺数据库得到各被加工表面的各种可能的加工活动信息。对以这些加工活动为元素的集合施加位置关系约束,采用一定算法得到零件的多个可行工艺规程。该CAPP方法可在产品设计由粗到细的各个阶段实现,适于并行工程环境。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磨粒显微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颗粒显微形态学分析理论,建立了一套磨损微粒显微特征描述体系。首先应用这套特征参数描述体系,提取磨损微粒形态中蕴涵的特征信息,然后综合使用自动聚类、人工神经网络和其他的人工智能分析方法进行磨损微粒的综合分析与识别。本项技术已经在航空发动机磨损故障诊断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电火花加工零件的特点,提出用特征建模解决电火花加工CAPP系统的数据输入,研究了零件模型到CAPP系统数据的转换,并开发了相应模块.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在CAD/CAPP集成系统中工序图自动生成的较通用的方法,提出了两种不同实现途径。并以实例表明在Pro/Engineer系统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0.
加工特征是实现复杂结构件高效、高质量数控编程的有效手段,但是同一类加工特征只是几何形状和加工工艺相似,并不完全相同。如何适应不同的企业资源与工艺水平、不同类型的复杂结构件进行加工特征定义是基于加工特征进行自动数控编程的一个难题。针对以上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复杂结构件数控编程加工特征用户自定义方法,基于全息属性面边图表达加工特征几何信息,给出了具有一定柔性的加工特征几何信息定义方法,基于语义与规则建立加工特征工艺信息及其与几何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了由用户根据企业的制造资源、零件结构和工艺人员的编程习惯等因素自定义加工特征。根据本文提出的方法开发了飞机复杂结构件加工特征用户自定义及自动编程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国内某大型航空制造企业的飞机结构件数控编程,经过多项飞机结构件测试,本文提出的方法特征识别正确率平均达到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