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是国际空间站发射十周年纪念。十年历程,一个符号,神话般地记录着人类航天的勇气与执着。国际空间站从1998年发射第一个组件开始至今,在美、俄两国为首的十几个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以燕子衔泥造窝般的耐心在太空组建起一个供人类长期试验和居住的"行宫",将人类活动长居梦想定格在大气层外。虽然它的组建和运行不是一帆风顺,虽然它的下一步走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5月25—27日,第十届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在河南省安阳市隆重举行,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迎来第一个十年,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与当地主办方合力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航天特色的活动。亮点一:军民融合航天技术推广中心揭牌,持续助推区域发展5月25日,由安阳市人民政府与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共同建设的"安阳军民融合航天技术推广中心"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此举标志着  相似文献   

3.
从神五到神十的成功发射,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漫步太空到交会对接,可以说,过去的10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最为迅速的10年,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地缔造"中国梦",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打破了一个又一个载人航天记录……中国航天事业正在与国家的强大发展同行. 作为中国粮油行业的领军品牌,中粮福临门与中国航天基金会签订长达10年的战略合作协议.中粮福临门以航天级品质为标准,以太空技术为创新源动力,为广大消费者不断奉献出安全、营养、健康、美味的厨房产品,通过实际行动兑现"品质安全幸福临门"的承诺,推动我国健康强国的发展,助力"中国航天梦"的腾飞.  相似文献   

4.
1月5日,以回顾集团公司一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经历的重要事件为目的的"2004年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十大新闻评选"活动落下帷幕。经集团公司总部各部门领导和上千名热心读者的共同评选,"八箭升空十星高照宇航发射硕果丰"等十大新闻榜上有名。评选出的2004年航天科技集  相似文献   

5.
大家好12006年,对于东北空管局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年初,我们刚刚迎来了空管局十周岁的生日;现在,我们又怀着同样欢欣激动的心情隆重集会,热烈庆祝“保障飞行安全十周年”这一骄人业绩,总结东北空管人十年艰苦创业的成果,见证又一个崭新奋斗历程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着3名航天员从酒泉卫星发射场出发,开始执行第二次载人航天交会对接任务。6月26日,神舟十号飞船独立飞行3天,与天宫一号组合体联合飞行12天,完成了三次交会、两次对接、一次绕飞,在轨飞行15天后,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回收。"神十"履行新使命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乘着醒目的降落伞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3名航天员健康出舱,标志着"神舟"载人飞船首次交会对接应用飞行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神舟十号"飞船在轨飞行15天,其间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完成了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飞行,是对"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至此,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完美收工,中国航天从此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研制阶段。  相似文献   

8.
《航天员》2007,(4)
在"生科世纪·航天员招待会"上,生科公司的生科核苷酸因其卓越的品质、良好的效果而成为此次活动的唯一指定产品。生科核苷酸自从上市以来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2005年7月2日,生科核苷酸被消费者评为"中国消费者(用户)十大满意品牌"。2006年1月19日,生科核苷酸被评为"中国保健品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2006年9月12日,生科核苷酸成为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毛泽东思想学术研究会主办的"和谐社会·歌颂伟人"红色经典歌曲演唱会的唯一指定产品。这次能成为"生科世纪·航天员招待会"的唯一指定产品,进一步说明了生科核苷酸的品质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早在东汉时期,我国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用于预测地震的地动仪,这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时至今日,地震仍是人类要面对的一大自然灾害。据资料显示,全球每周被报告的5级以上的地震有数十起,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有超过30万人死于地震,财产损失超过2550亿美元。当前,人类仍然没有可靠的地震预测手段,赈灾手段也不例外地缺乏协调性,效率低下,急需寻求一套具有创新特性的解决方案。2007年,国际空间大学暑期培训班的一个学生小组,根据人类现在掌握的技术,设计出了"TREMOR"系统,该系统主要是利用太空资源"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用于减轻地震灾害、提高赈灾能力的、天地一体化系统"。也许不久的将来,这个系统会从设想变成现实,在地震预防和减灾赈灾中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迎接“轨道革命”——微小卫星的飞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6,(2):97-105
根据预测,未来十年(2016—2025)将发射2000~3000颗微小卫星,将是一个微小卫星飞速发展的时期。文章回顾了微小卫星发展过程,分析其飞速发展的原因,以10个典型应用实例论证了微小卫星今后的应用前景。微小卫星的飞速发展将引起一场"轨道革命",可能会像IT技术那样,再一次改变人类的社会活动,并深刻影响着每个普通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刘瑞江 《航天员》2008,(6):20-23
光阴荏苒,十年已过。在沉寂浩渺的太空中,国际空间站第18长期考察组的航天员和正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机组乘员在工作中共同迎来了国际空间站10岁的生日。"10年了,我们在这里祝福国际空间站生日快乐","奋进"号航天飞机指令长克里斯托弗·弗格森不无激动的说。这一天是2008年11月20日。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东北空管人相继夺得了"保障飞行安全十周年"、民航总局"空管安全优胜奖杯"两项桂冠,全局为之振奋。但是,面对成绩,东北空管局党委并没有沾沾自喜,他  相似文献   

13.
发射短讯     
正实践十号已运抵酒泉将于4月发射据中国航天网2016年3月9日报道,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体部抓总研制的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试验卫星实践十号已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于4月发射。据悉,作为将要发射的第25颗返回式卫星,实践十号进行了大量适应性创新设计。该卫星将为专门用于微重力科学和生命科学提供试验平台,为我国太空微重力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欧俄"火星生物学"探测器发射升空据科技日报2016年3月15日报道,ESA和俄  相似文献   

14.
左永亮 《航天员》2011,(4):12-16
1998年11月20日,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第一个国际化的空间站项目开始建造。2008年11月,国际空间站建造十周年之际,我刊曾以“国际空间站:十年,这样走过”为题,对其建造历程、内部结构、设施设备。空间应用、故障失误、未来发展等进行了简述、分析、总结和报道。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信息网(空间环境工程信息网)拟定于2011年8月下旬在辽宁省丹东市(暂定)召开2011年度研讨会。将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  相似文献   

16.
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号返回舱徐徐降落在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3名航天员平安出舱,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实现了完美收官。这对于我国全面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突破航天员中长期驻留技术、加快推进空间站研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数十年来,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下文简称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秉承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通过自行研制、自主创新,其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型号到多型号,从常温推进剂运载火箭到无毒无污染低温运载火箭,从常规末子级到多次启动、48h在轨的上面级,为中国航天飞天路的开拓和自强做出了一个  相似文献   

18.
许斌 《中国航天》2013,(7):22-24
2013年6月,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搭载着3名航天员飞向浩渺的苍穹。精确入轨后,神十顺利展开"双翼",经过数次变轨,开始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最后一次飞天之旅。如果说从神一到神九是突破关键技术的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9.
正林金: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首席科学家,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58年苏联国立乌拉尔大学物理数学系毕业,回国后分配至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12所工作,并直至2016年2月因病去世。曾建立"外干扰完全补偿理论",成功应用于我国第一代运载火箭制导系统设计,获"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至1983年,在美国休斯敦大学物理系进行时间和空间理论的研究,回国后继续研究如何将相对论应用于航天事业。撰写论文多篇,申请美国发明专利1项。本文介绍的"林金试验"为其重要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颖的微空心阴极放电等离子体推力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小卫星的发展和成功应用迫切需要新型微推力器的研制。微放电技术是等离子体放电中重要的一类,近几十年来成为各国的研究热点。其中,微空心阴极放电(MHCD)是一种新颖的非平衡高气压辉光放电,其优点是可以在高气压下稳定放电,并且只需要非常低的电压(几百伏特)或者输入功率(百毫瓦数量级)。MHCD建立在2个几百微米厚度的金属平面电极上,材料可以是钼、铝等,由电介质(云母或氧化铝)隔开。"三明治"的布局结构上从一个电极到另一个电极钻有直径为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的孔,气体压强可以很高,甚至超过大气压。微空心阴极放电较小的尺寸结构与强烈并可控的气体加热相结合,可以开发应用在新型的电热式微等离子体推进上。由于微空心阴极放电等离子体推力器在微放电等离子体中加热了工质气体,随后通过微喷管喷出产生推力,因此与传统的冷气微推力器相比,可大大提高推力器的比冲和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