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惯性器件进行振动应力筛选,是提高其可靠性的有效手段。惯性器件振动试验人员应掌握它的试验的特点,合理地设计制造振动工装,充分做好试验的各项技术准备,正确判断振动试验现象,才能做好应力筛选工作。  相似文献   

2.
主反射镜组件力学性能是相机结构设计的重点。文章介绍了反射镜组件的基本构型,分析了采用Bipod支撑结构的反射镜组件振动抑制的必要性。基于阻尼受迫振动模型微分方程,分析了频率比、阻尼比对随机振动传递率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增大阻尼比作为反射镜组件振动抑制方案。对某1.8m口径反射镜组件进行了抑振设计,利用MSC Nastran软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仿真结果显示,抑振后反射镜动力学响应值及振动应力有较大降低,证明抑振设计有效。文章设计的振动抑制解决方案也可为空间遥感器其他部组件的振动抑制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半经验公式法是制定卫星及卫星部组件力限振动试验条件的重要方法。文章首先对半经验公式法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应用有限元分析的办法,利用3颗已经成功发射的东方红四号平台通信卫星的整星有限元模型及其地面正弦振动试验条件,进行了整星正弦振动响应分析来模拟整星正弦振动试验,提取了这3颗卫星上6副同种类型天线,在整星正弦振动响应分析中安装点的加速度响应情况和受力响应情况,并据此计算了6副天线的正弦振动力限半经验系数。计算结果揭示了该种天线的正弦振动力限半经验系数取值范围,可为以后类似天线制定力限试验条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部组件振动试验中高频超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介绍了振动试验系统的工作原理,描述了部组件试验中高频超差的现象。通过分析,认为振动输入条件(参考谱)、控制参数、试验夹具、装夹方式、控制点的位置选择、系统的自振频率是造成高频超差的6个主要影响因素,为此给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空间绳系捕获系统捕获目标物后的组合体在拖曳离轨过程中常产生振动,为此,建立了切向连续推力作用下的空间拖曳绳系组合体面内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横向摆动与纵向振动耦合分析。针对组合体的纵向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张力控制为内环、速度控制为外环的双闭环振动控制策略。进行了振动控制仿真分析,并根据动力学的相似性,建立地面模拟实验系统,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迅速抑制组合体纵向振动、减小系绳冲击并可避免出现系绳松弛现象。  相似文献   

6.
空间机械臂具有柔性大、振动频率低等特点,受激后振动的持续时间长、自然衰减慢。针对空间机械臂运行完成后留存的残余振动,采用固定界面子结构方法推导出关节转动与航天器-机械臂组合体振动的动力学显式关系。从中发现了控制关节转动并使其角速度正比于组合体振动的模态坐标,便能消耗组合体的机械能,加速组合体振动衰减的力学机理。据此,设计了逻辑关系简洁的机械臂关节角速度控制律,分别通过数值仿真和试验件实测对航天器-机械臂组合体的原理性模型开展了振动抑制效果的验证。结果表明:机械臂关节作动可以显著缩短受激后组合体残余振动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7.
结合振动时效的机理,从优化工艺参数方面就如何应用好振动时效技术作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对更好地应用振动时效技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旋转部件转动诱导振动信号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一个典型旋转部件振动时产生诱导振动信号的检测方法。介绍了测试系统,旋转部件振动测点布置和振动信号采集。根据两个样机的实测结果,认为旋转部件的诱导振动信号与旋转部件生产质量、安装精度密切相关,对旋转部件轴承固有特征的理论计算值和实测频谱进行了比较,进而判断轴承是否存在故障,并分析了上、下轴承间振动信号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CIDS全称是客舱内部通讯数据系统,它能在硬件设备不改变的情况下,只改变软件(如输入或装载新的客舱参数等)就能改变客舱布局,从而适应市场的需求及客户化的需要。CIDS对客舱各系统进行控制、监控及测试,它的核心部件是两部DIRECTOR(我们称作计算机)。两部计算机同时工作,但只有第一部计算机输出数据,而第二部计算  相似文献   

10.
惯性式低频振动传感器畸变波形恢复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电机组振动是表征水电机组运行稳定性的主要指标之一。然而,水电机组转频太低,适合于使用测量低频振动信号的惯性式低频振动传感器。由于传感器本身频率特性,造成其输出波形的低频段必然产生较大的畸变。为了获得实测低频振动信号的真实波形,对振动传感器输出的畸变波形恢复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