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载人航天器初期载人航天器"东方"号飞船"东方"号飞船是苏联最早期用来突破人类进入太空的载人航天器,质量约4.73吨,长约7.35米,由密封的乘员舱和非密封的设备舱两部分组成,乘员为1人。图为在厂房内将上方直径2.3米的球形乘员舱和下方的圆锥形设备舱组装在—起,成为完整的"东方"号飞船。"东方"号飞船的乘员舱比较狭小,仅能容纳一个人,舱内大气压与地面相同,舱内温度15℃~20℃,相对湿度30%~70%,电源由蓄电池提供。乘员舱有两个圆形舱门,一个是降落伞舱门,一个是弹射座椅舱门。  相似文献   

2.
航天员简谱     
让—卢·克雷蒂安 1988年11月26日,随苏联航天员沃尔科夫、克里卡廖夫,搭乘“联盟TM—7”号飞船飞行。11月28日,飞船与“和平”号轨道站对接,同季托夫、马纳罗夫联合进行考察。12月9日,克雷蒂安和沃尔科夫到舱外活动1个半小时,成功地在站外安装了法国制造的太空平台。12月21日,克雷蒂安与季托夫、马纳罗夫换乘“联盟TM—6”号飞船返回地面,在太空停留26天。  相似文献   

3.
正据有关方面消息,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将择机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第四季度将择机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其中,神舟十一号飞船将搭乘2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人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预计太空驻留30天。此前,我国航天员在轨驻留的最长时间是神舟十号任务创造的15天。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飞行期间,将验证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建造与运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6月18日17时22分,搭乘神舟九号飞船升空的景海鹏、刘旺和刘洋3名航天员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为首次入住"天宫"的中国航天员。33岁的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6月16日18时37分,托举神舟九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这是长征火箭的第165次发射,也是神舟飞船的第4次载人飞行。此刻,天宫一号正在距飞船约1万千米的太空中等待神九前来"赴约"。  相似文献   

5.
<正>9月26日,俄"联盟"TMA-14M载人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女航天员叶连娜·谢洛娃进入空间站,成为驻站的第一位俄罗斯女性。这也是17年来首次有俄罗斯女航天员进入太空。上一次是在1997年,航天员叶连娜·孔达科娃飞赴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此次发射的"联盟"TMA-14M飞船搭乘"联盟FG"运载火箭,于26日0时25分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除叶连娜·谢洛娃外,飞船内还有俄罗斯航天员亚历  相似文献   

6.
京哲 《太空探索》2003,(1):16-17
▲ “东方”号飞船 “东方”号飞船是世界上第一艘单人载人飞船。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东方”号载人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东方”号在载人飞行之前,进行了9次无人飞行试验,试验飞船中多数载有动物或假人,9次无人飞行试验中,有2次发射失败,2次回收失败。  相似文献   

7.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首次进入太空,绕地球飞行一圈后,平安返回地面,他虽然总共只在太空停留了108分钟,但却开创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前苏联东方号宇宙飞船共进行了6次载人飞行,其中包括1963年6月16日东方6号飞船把世界第一位女宇航员捷列什科娃送上太空。 继苏联人进入太空后,美国人也不甘落后。1962年2月20日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校格伦乘坐水星6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首次完成轨道飞行,而后美国又用水星号飞船分别把3名宇航员送入太空。美国水星号  相似文献   

8.
<正>2月27日,太空探索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宣布,该公司正在寻求在明年底采用"龙"2型飞船送两人开展一项绕月飞行任务。已有两位私人同太空探索公司接触,在明年四季度乘坐由"重型猎鹰"火箭发射的"龙"2型飞船绕月飞行并返回地球。"龙"2型飞船是太空探索公司正在为NASA商业载人运输计划研制的"龙"飞船的一个改型,又称"载人型龙"。按照任务方案,飞船将会由"重型猎鹰"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发射,沿着一条"自由返回"路  相似文献   

9.
心榕 《太空探索》2007,(6):44-47
加加林首航太空之后,苏联载人航天技术一路高歌猛进。1961年8月6日,航天员季托夫乘坐东方2号飞船进入太空,飞行25小时18分钟;1962年8月11日,尼古拉耶夫乘东方3号进入太空,一天后又发射了载有波波维奇的东方4号,两艘飞船成功地进行了首次编队飞行。  相似文献   

10.
<正>技术实验载人航天器"上升"号飞船"上升"号飞船是苏联第二代载人飞船,是以"东方"号飞船为基础改进而成的,长约5米,最大直径2.4米,质量5.32吨,乘员舱内空间1.6立方米。它具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乘坐3人状态(左图),另一种是进行舱外活动状态(右图,尚未安装过渡舱)。为了实现航天员舱外活动,"上升"号飞船在其两个圆形舱门中的一个舱门外侧安装了一个过渡舱。当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时,航天员从座舱进入过渡舱,然后关闭过渡舱与座舱之间的舱门,当过渡舱气压降低至零时,开启过渡舱通往太空的舱门,航  相似文献   

11.
<正>太空对接美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器太空首次对接任务,该任务由"双子座"8号飞船和"阿金纳"目标飞行器的对接来完成。"双子座"8号飞船由阿姆斯特朗和斯科特驾驶,"阿金纳"目标飞行器为无人飞行器。(左图:阿姆斯特朗(左)和斯科特在一起;右图:阿姆斯特朗在驾驶飞船)。  相似文献   

12.
金兑 《太空探索》2003,(10):4-7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从拜科努尔 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颗卫星重83.6千克,向地面发回“噼噼啪啪”的无线电发报声,叩开了进入太空的大门。从此人类活动进入宇宙空间,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F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太空停留108分钟,环绕地球飞行一圈后返回地面,人类进入载人航天的新阶段。1963年6月6日,苏联东方6号飞船把世界第一个女航天员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载上太空轨道,绕地球飞行48圈,3天后安全返回地面。迄今已有40名女航天员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宇宙空间研究计划的日程表上,近10年主要的空间活动有:1991年7月派3名宇航员搭乘美国航天飞机进入太空进行空间材料试验;1993年试射新研制的H-2型运载火箭;1995年利用H-2运载火箭发射不载人的“希望”号航天飞机;1998年向自由号空间站发射日本独自研制的日本实验舱,及承担向太空发射重达8吨的英国自由号空间站同轨平台的任务。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建造与自由号空间站相配套的  相似文献   

14.
旭光 《太空探索》2007,(6):20-21
北京时间2007年4月21日晚上8时31分,世界上第五位太空游客西蒙尼搭乘俄罗斯联盟TMA-9号飞船在哈萨克斯坦着陆。国际空间站第14宇航组成员米哈伊尔·秋林和迈克尔·洛佩斯·阿莱格里亚也一同返回。  相似文献   

15.
《太空探索》2013,(6):46-47
1963年6月16日,世界第一位女航天员、苏联的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驾驶"东方"6号飞船升空,在太空遨游70小时50分钟。迄今为止,她仍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在太空单独飞行3天的女性。时隔50年,浩瀚太空,将第2次迎来中国女性靓丽的身影。今年76岁的捷列什科娃,已不能再从事航天飞行了,但她仍活跃在俄罗  相似文献   

16.
□□自2004年年初美国总统布什提出轰动全球的"太空探索新构思"后,新一轮太空探索竞赛的帷幕渐渐拉开.目前,美国正在"星座计划"的框架下,加紧研制新的载人宇宙飞船--乘员探索飞行器(CEV),洛马公司成为主承包商后,新飞船被命名为"猎户座"(Orion);而俄罗斯也推出了自己的联盟号载人飞船的接替者--快船号(Kliper).有关专家指出,Orion和Kliper能否承担起美俄各自未来载人探月和奔赴火星的重任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俄美新一轮的太空探索竞赛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2月17日,俄罗斯联盟FG型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联盟MS07载人飞船。飞船两天后同国际空间站对接。船上乘客共3人,分别是俄罗斯、美国和日本航天员。这是11月28日联盟2-1b/"弗雷盖特"M型火箭在俄远东东方发射场由于上面级问题发射失败后联盟号火箭的第二次发射。调查人员已排除火箭下面三级在那次事故中的责任,没有"弗雷盖特"上  相似文献   

18.
漫步太空     
1965年3月18日,是人类航天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飞船在太空飞行中,离开座舱用一根绳索系在飞船上,到太空飘飞了十多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人。1983年4月7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太空飞行期间,两名宇航员在太空自由自在地飘行了5个小时。这是人类首次不系绳索自由地在太空行走。宇航员为何能在太空行走呢?原来,宇航员从飞船或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时,除了要穿上特制的宇航服外,还要背上机动飞行器。有了它,宇航员才能在太空自由“行走”。机动飞行器…  相似文献   

19.
<正>特殊航天员瓦列里·波利亚科夫:在太空连续生活与工作时间最长的航天员至今为止,在太空连续生活与工作时间最长的是俄罗斯航天员波利亚科夫,他于1994年1月8日乘坐"联盟"TM-18飞船进入"和平"号空间站,一直到1995年3月22日才返回地面,在太空连续飞行了437天17小时58分17秒。之前他还于1988年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了241天。  相似文献   

20.
6月11日17时38分,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托举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腾空而起,把一团橘红色的烈焰留在了湛蓝的大漠长空。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号飞船进入太空,6月26日8时07分,3名航天员在太空工作生活15天后成功返回。在这次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太空飞行中,神舟十号飞船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