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朱毅麟 《国际太空》2004,(10):26-28
2003年6、7月间,欧美先后发射的“火星快车”、勇气号和机遇号3个火星探测器,分别于2003年12月和2004年1月陆续到达火星,而且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己先后成功降落到火星表面,并发回大批火星照片,地球人的火星热再度回升。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是火星探测任务发射大年,多项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包括阿联酋的希望号(Hope)、中国的天问一号(Tianwen-1)和美国的"火星2020"(Mars 2020)。一直以来,火星探测都是空间探测的热点之一。自苏联1960年发射人类首个火星探测器、揭开火星探测的序幕开始,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印度等航天国家/地区陆续开展了火星探测活动,取得了大量的探测成果和重大发现。近年来,韩国、阿联酋等国家也开始涉足空间探测领域,提出月球和火星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最壮观的载人航天工程是“阿波罗”载人登月,21世纪最壮观和最宏伟的工程则是人类登上火星。登上火星已经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计划。我国是航天大国,当然不会袖手旁观,我们一定会在火星上建立中国的探险基地。今天的青少年朋友,明天就将担负起这一历史的重任,你们中有的人可能就是登上火星的中国第一批航天员。本刊将在新的一年中系统介绍人类火星飞行的各方面知识,包括为火星飞行探路的“火星鼠”、如何飞往火星、结构复杂的火星飞船、什么人能当火星航天员、充满危险的火星环境、火星前哨站、在火星上生活、先进的火星服、火星上的温室、火星上的生命保障系统、永久性火星基地和火星环境改造。  相似文献   

4.
航天员到选火星.对火星进行探索、开发和改造.要有一个落脚之地。这就是火星基地.基地有大有小.开始时比较小.结构和设施都比较简单.称为临时基地,或称火星前哨站。后来随着到火星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对火星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基地结构从简单变得复杂,基地设施从不完善到完善.最后发展成为永久基地,甚至火星移民区。因此人类对火星的开发和利用的过程,其实就是火星基地的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秋凌 《太空探索》2012,(11):30-33
在成功着陆火星一个多月后,9月22日,好奇号首次对火星岩石进行接触式化学成分分析,随后,它传回了展示这一过程的照片,以及车身上星条旗徽章和总统签名纪念牌的自拍照。(本刊将随后陆续报道"好奇"号这一火星科学实验室的最新进展。)登陆火星携带幸运硬币校准机载相机一枚已经历经一个世纪的硬币搭乘价值25亿美元的"好奇"号发射升空,今年8月初在火星上安全着陆。但是这枚硬币(铸造的第一批林肯硬币中的一枚)并不只是一个象征价值,它还是科学家用来校准机载相机的工具,当前这些相机正向地球发送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图片。  相似文献   

6.
1月份,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在火星的古谢夫环形山和梅里迪亚尼平原相继着陆,它们将进行为期3个月的火星漫步,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探寻火星上水的踪迹。由于水是生命存在原必要条件之一,也是未来人类登陆火星所必需的生存基础,因而火星上是否有水对于人类的火星探测与开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船舷 《飞碟探索》2011,(9):52-53
回顾“机遇”号和“勇气”号先后成功登陆火星的表现,虽说都传回大量火星图片与物质成分数据使人类第一次对火星表面有了直观的了解。但遗憾的是,二辆火星车在凹凸不平、沙砾遍布的着陆点多次遇到麻烦,有二次甚至是命悬一线,耗资数亿美元的宝贝差一点像一堆废铁扔在火星上。历经206天,行程4.8亿千米才辛苦降落火星,  相似文献   

8.
孟奂 《太空探索》2004,(3):22-23
随着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漫游车相继成功在火星着陆.温度持续攀升的火星探测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了已有的轨道器、着陆器外.火星气球、火星飞机、自动火星机器人纷纷列入研究计划,真可以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下面是美国航宇局未来几年中有关火星的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9.
火星表面极端缺氧条件及广泛分布的高氯酸盐所形成的强氧化环境,对人类登陆探测及后续宜居环境建设构成直接威胁.根据对火星表面高氯酸盐分布的探测成果,地球上高氯酸盐生物降解研究进展,以及人类登陆火星对资源和环境的需求,提出了利用生物方法转化火星表面高氯酸盐进行原位制氧的设想与工艺,对其工艺过程、影响因素、关键技术与难点、行星保护与副产物资源化、后续火星环境改造等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有望在火星上同时实现高氯酸盐无害化处理与氧气原位制备,化害为益,为火星探测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1背景实施火星探测,美国、俄罗斯为主要核心国,他们共发射了26个火星探测器。从美国的6个(2个着陆装置)和俄罗斯的6个(2个着陆装置)火星探测器已获得了大量的探测数据。探测任务主要是从火星运行轨道进行科学性测定和通过着陆装置进行表土分析、生命探测。尤其是1976年着陆在火星上的海盗一l和2探测器,它们对火星进行了生命探测,但未能确认火星有生命存在。今后世界各国的火星探测计划侧重考虑降低成本:通过从轨道探测器向多种类型/分辨率提高型探测器过渡,进行火星表面及大气测量;通过穿透器进行火星地下的科学探测及水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火星采样返回对于认知类地行星起源和生命宜居性、奠定未来载人登火基础具有重大意义,是下一代火星探测任务的重点目标。目前美、日、中均已公布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的计划或相关设想。美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预计时间跨度逾10年,将与欧洲空间局合作研制发射样品返回着陆器、样品收集火星车和返回地球轨道器等,将毅力号火星车采集的样品带回地球。日本计划开展火卫一采样返回任务。分析国际采样返回任务方案,有助于中国火星任务的科学目标凝练和工程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2.
航天员的火星旅行首先要经过太空,然后到达火星表面,最后又通过太空返回地球。在火星旅行的整个来回过程中,航天员要经受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的“考验”,但其中主要是失重、低重力、火星大气和宇宙辐射。因为这四种因素对航天员的危害最大,因此需要很好地研究和预防。  相似文献   

13.
考虑太阳风动压与行星电离层中的带电粒子热压及磁压之和平衡,建立了有大气(电离层)的行星磁层顶形成的理论模型,结合卫星对火星的观测数据,对子午面内向日侧火星磁层顶位形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研究了火星磁层顶位形及其与太阳风动压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认为,火星磁层顶位形与地球磁层顶相似.太阳风动压越大,火星磁层顶越靠近火星;太阳风动压越弱,火星磁层顶越远离火星.根据火星内秉磁矩从古到今逐渐减小的观点,探索了大尺度磁场(内禀磁矩)对火星磁层顶的贡献作用,结果认为大尺度磁场越强,火星磁层顶越远离行星.这对于进一步研究火星磁层的长期演化以及其他行星磁层的位形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94年6月,俄罗斯和美国的科学家们汇集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双方就多国共同进行火星探测进行了磋商,并制定了被称为“火星协作”的空间开发计划。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也有意加入1998年的火星探测计划行列。这是首次由多国参加的火星探测飞行计划,引起了各国航天界的关注。1998年火星探测计划的诞生主要基于两种考虑:一是俄罗斯原定的“火星94”和“火星批”计划被搁浅,它需要对原计划进行修正和改进;二是几个主要参与国在火星探测行动上已基本达成共识,无论从技术设备角度还是财政方面来说,这…  相似文献   

15.
吴国兴 《太空探索》2005,(10):40-42
要将环境恶劣、荒无人烟、寸草不长、连细菌和病毒都“望而生畏”的火星,改造成像地球一样,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居住,听起来似乎是科学幻想,但国外很多科学家正在讨论和研究火星环境改造的方法和技术途径。美国航宇局的科学家也认为,对火星的改造在想法上是合理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因此对火星的环境改造,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人类一定能将这一幻想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6.
戴超 《国际太空》1998,(4):10-11
国外火星探测的进展和现状戴超(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1前言□□在火星探测领域,航天科学家们已经付出了几十年努力,并取得了突破性、阶段性的进展,1997年7月4日,美国“火星探路者”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登陆,人类对火星的探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为将来...  相似文献   

17.
易林 《太空探索》2004,(2):26-27
让人充满期待的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在圣诞节前夕成功抵达火星轨道,并向火星释放猎兔犬2号火星登陆器,不幸的是“圣诞有礼”的节目没有预期上演,地面控制中心与猎兔犬2号失去联系。本来要和美国双胞胎火星车共同演绎的火星登陆三重奏,也少了前奏。  相似文献   

18.
火星上的生物在我们人类的传说和想像中,火星上充满了生命。从1965年“基地丁’号从火星附近历史性的通过,和前苏联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成功,到1976年火星探测器轨道的旋转成功和软着陆,火星的神秘面庞终于一点一点地显露在人类的面前。不过,有的天文学家还是悲观地认为,现在的火星是一个温度极低、寸草不生的荒凉世界,即便有微生物存在,那也只能是一些怪异的生物。是的,火星表面的温度确实很低,其赤道附近的温度在一天当中勉勉强强超过OT;到了夜间,气温骤降到一120℃以下,连二氧化碳气体也会凝结。其大气只有地球的1/140的气压…  相似文献   

19.
在勇气号和机遇号紧张拍摄火星表面照片以及探测火星岩石的同时,位于他们上空的火星全球勘测音(MGS)(1996年11月发射,1997年9月进入火星轨道,1999年3月8日开始执行地图绘制工作)的工作也没有停顿。在轨道飞行过程中不断拍摄火星的全球遥感照片。MGS对火星的全球勘测可以从火星全局作出重大发现,同时对勇气号和机遇号进行跟踪以及充当它们获得的信息发回地球的中转站的通信角色。  相似文献   

20.
如何飞往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星和地球都在围绕太阳的轨道上运行,两者的距离不断变化。根据计算,从地球飞往火星,最近的距离是5600万千米,最远的距离为3.2亿千米。从地球不能“直达”火星,从地球飞到火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