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8 毫秒
1.
一、空间站计划美国宇航局(NASA)继航天飞机计划之后于1982年5月又着手大型空间站计划的工作。经过预备设计阶段后,计划在高度为460公里的圆形轨道上建造可以长期停留4~8人的空间站。空间站将分两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完成桁架结构的悬臂安装,以及舱外机械手和可产生75kW的太阳电池板的安装,日本、美国、欧空局各完成一实验舱和居住舱结构。第二阶段安装上下龙骨,其呈矩形形状,可以增强暴露部分的有效载荷能力,同时还安装太阳热发电装置以增加供  相似文献   

2.
目前,航天飞机只能把有效载荷送入低地球轨道。而从低轨道到静止轨道仍有相当一段距离,所以,放置在低轨道上的有效载荷还需要动力才能继续登攀,最后到达目的地——静止轨道。现在基本上有两种方法可使在低轨道上的卫星获得动力,进入静止转移轨道。一种是用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研制的有效载荷辅助舱  相似文献   

3.
据日本电气公司黑田隆二去年底发表的“日本主要空间开发计划”一文介绍,日本正在积极研制一颗可提供空间微重力环境,用于尖端技术产业开发、不载人、可回收的空间实验装置,即返回式卫星。这颗卫星将于1993年用宇宙科学研究所的M-3SⅡ火箭发射到高度为250公里的圆轨道上,工作约一周时间后按预定计划回收(回收舱重800公斤),在日本本土上实现软着路。西德参加了这颗星的部分研究工作。可回收有效载荷舱由热防护罩、观测仪器安装平台、各种有效载荷  相似文献   

4.
由日本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通产省和宇宙开发事业团共同研制的实验和观测两用小型空间自由飞行器(SFU),已顺利进入飞行样机的研制阶段。SFU是一个形状小(呈直径4.46m、高2.8m的炸面圈形结构)、重量轻(发射时4吨,回收时3.2吨)、有效载荷比高(1.2吨以上)、采用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共10个模块)、多功能、可反复使用的空间自由飞行器。许多航天专家都在关注着日本的这个小自由飞行器的研制和在轨实验情况。关于SFU的结构、控制、交会、回收等已陆续做过介绍。这里重点介绍SFU的第1次、第2次在轨飞行实验计划。 SFU用H-Ⅱ火箭发射,在轨完成预定  相似文献   

5.
孙夏明 《国际太空》1992,(11):25-26
1992年元月,美国航宇局利用德尔它2火箭将一枚重4000公斤的远紫外线探测器(EUVE)送入离地球550公里、倾角28度的轨道。 1994年2月将通过航天飞机的遥控机械手,用x射线定时探测器有效载荷舱替换该探测器上的有效载荷;到1998年,再用莱曼远紫外线光谱探测器将1994年换上的有效载荷换下来。EUVE平台为该探测器基础结构,还可提供通信能力和电能,并利用仪表进行稳定和控制。其姿态控制系统、动力系统和通信系统的设备箱装在三角桁架结构上,其下方有一组天线。环形过渡适配器是通用平台设备甲板的界面,该界面又是该探测器平台和有效载荷  相似文献   

6.
印度卫星—1A是美国福特航空空间和通信公司(下文简称为福特公司)为印度研制的多用途国内卫星。1982年4月10日,美国航宇局用德尔它3910/有效载荷辅助舱(PAM)把它发射进一个185×35,000公里的大椭圆转移轨道。按原定计划,这个卫星将在12日进入定点位置,但由于遇到了C-波段天线反射器不能展开、远地点推力器第一次点火失败等严重问题,不能把它送进准同步轨道。在4月12日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远地点推力器的第二次点火获得了成功,才把卫星送进  相似文献   

7.
太空实验—观测自由飞行器(SFU)自日本H—Ⅱ3号火箭在种子岛太空中心发射后,在轨道上进行了8个月的观测与实验。 1996年1月13日,日本宇宙事业开发团利用“奋进号”航天飞机将SFU收回,发现SFU表面总共留下了129个微小太空垃圾等物质撞击留下的痕迹。  相似文献   

8.
《太空探索》2010,(3):26-26
1月23日,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的指令长杰夫。威廉姆斯和飞行工程师克里默将“宁静”号节点舱装进“奋进”号航天飞机的有效载荷舱,并关闭了有效载荷舱的舱门,而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完成了一次关键的机械臂操作任务。  相似文献   

9.
飞扬 《国际太空》1991,(8):11-12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已确定空间站日本舱(JEM)补给部分暴露区的基本规格。和预备设计阶段相比,减少了1个搭载的标准有效载荷,现只安排2个,且改变它的固定方法。此外,给外部舱限定了2处安装地点。之所以将搭载的标准有效载荷数改为2个,是为配合航天飞机搭载时前后方向长度缩短的需要,这对航天飞机搭载空间受到限制十分有利。原有方案中的补给部分暴露区有效载荷安装面内侧周边部位上,配置了航天飞机搭载与固定用耳轴结构。因此,按照航天飞机货盘宽度最大限度可并列3个有效载荷。另一方面,以前航天飞机搭载时的暴露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15日苏联试验成功大型通用运载火箭“能源”号。这种两级运载火箭的发射重为2000多吨,能把100多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轨道,可将航天飞机和大型航天器送入绕地球轨道。目前美国也正研制一种大型运载火箭,准备在90年代中期使用。它能运载136吨的有效载荷,到达1000公里的圆形极轨道。  相似文献   

11.
一、两种运载器各有利弊航天飞机适用于将重型有效载荷和机组乘员送往地球低轨道(200~300公里),有效载荷主要是大型自动或载人的空间站。对于这类冒风险的任务,使用一次性运载火箭发射,价格太昂贵。  相似文献   

12.
雷达卫星有效载荷舱正在装备中加拿大雷达卫星的有效载荷舱于1994年3月10日送往渥太华的加拿大空间局的戴维佛罗里达实验室(DFL)进行试验。有效载荷舱内有一台合成孔径雷达、一台计算机、专门的时序和控制设备、温控系统、能源和雷达天线等。有效载荷运到DF...  相似文献   

13.
纪实  庞之浩 《国际太空》1990,(10):22-27
一、钻石卫星苏联第一颗钻石卫星(A1maz)是在1987年7月发射的,该星当时的代号为宇宙1870。1989年7月它脱离轨道,寿命为2年。这颗星原定80年代初发射。钻石卫星前部似礼炮号空间站,主体长7米,最大直径4.15米。发射重量18.5吨,科学仪器重4吨。有效载荷舱的容积为90立方米,内部大气压可达到在地面时的水平,由空气或氮气加压。有效载荷内的温度为5~35度,温度精度为±1度。设备舱采用空气或别的气体通风。钻石卫星由2块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池板的面积达86平方米,平均输出功率2400  相似文献   

14.
在航天飞机时代,载人和不载人的弹道式回收舱仍将有用武之地。现在,人们已越来越普遍地使用中小型回收舱在空间进行微重力试验,而大型回收舱将来则可用作空间站乘员的救生舱。就是在“挑战者”号事故发生前,航天飞机的不少用户就已感到,运载科技有效载荷的机会不多。事故之后,航天飞机飞行日期不断被推迟,使得运载机会更加不足。法国马特拉公司已用中国的回收实验与技术实验(SE-TE)舱搭载了两个有效载荷,其中一个用于生物学试验,另  相似文献   

15.
日本科技厅的航空宇宙研究所决定,将利用宇宙开发事业团1993年2月试射的H-2火箭,发射一个大气再入实验回收舱(OR-EX),用以获得回收舱周围温度和分解气体的资料,验证数值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的稳定性;另外,还分析高高度飞行特有的现象。在空天飞机HOPE和空间实验室设计中,需要重要的数值计算流体力学的技术。回收舱发射后,在升至450公里高度圆轨道上时使用反向喷射发动机,从而降轨再入大气层。航宇所在回收舱中装备各种感测器,旨在获取120公里以下的稀薄气体特有的资料,并验证数值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目  相似文献   

16.
5月18日到达和平号轨道站的亚纳托利·阿塞巴斯基和亚历山德列·克利卡耶夫按计划将完成8次舱外活动,现已完成6次,7月是舱外活动的“高峰”,共完成4次。他们在350公里的高度上,舱外活动时间共达32小时。在7月27日的舱外活动中,阿塞巴斯基企图把一面红旗插到一根14米高的杆顶上,但他运气不佳,头罩上的遮光板被厚厚的水汽蒙住,使他迷失方向。克利卡耶夫不得不把他从杆上找回来。阿塞巴斯基和克利卡耶夫已在轨道上飞行了3.5个月。10月2日乘联盟TM-13飞船到达和平号空间站的这批乘员是苏联空间老  相似文献   

17.
美研制成功搭载在航天飞机上的有效载荷释放机构(SPDS)。它首次被搭载在2月27日发射的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用它释放16.9吨重的AFP-731军事卫星。SPDS的特点是:(1)机构重量轻;(2)适宜于宽体且重量大的有效载荷;(3)有效载荷与SPDS间的接口简单; (4)不需要去舱外活动(EVA);(5)安装位置限制少。设置2个传动装置的SPDS本体,以安装板固定SPDS和货舱壁面纵梁,  相似文献   

18.
印度于1987年3月24日从孟加拉湾的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用加大推力卫星运载火箭(ASLV-1)发射国产“罗希尼”卫星,未获成功。ASLV 型火箭为4级火箭(带助推器),能将150公斤有效载荷送入400公里高度的轨道。印度自1980年以来用国产的SLV-3把“罗希尼卫星送”入了轨道。印度计划用该火箭发射极轨道卫星和静止卫星。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三菱集团的3家公司,向从事开发并运用空间环境进行实验的美欧战略企业——空间毂公司投资1000万美元,这个数占空间毂公司资金的42%。空间毂公司将建造2个空间毂实验舱,1993年投入使用。空间毂是一个搭载在航天飞机上的有人空间实验增压舱,其直径为4米,长为3米,能搭载包括2~3人在内的1.4吨有效载荷。过去西德的空间实验室也曾搭载在航天飞机上进行了实验,但其尺寸太大,充满了整个有效载荷舱。空间毂的大小只为空间实验室的1/4,其优点是航天飞机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火箭公司(Amroc)计划在1988年可以进行三次一次性使用的火箭试飞。该火箭将能把1800公斤重的卫星射入轨道倾角为28.5°、高度约220公里的低地球轨道上去。美国防部的有效载荷及通用电气公司可利用投入低轨道的空间实验系统。美国火箭公司正在研制中的火箭是全长为25米的一次性使用火箭。它由四级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