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美国的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荣 《中国航天》2006,(12):42-44
2006年7月12日,美国末段高空区域防御(THAAD)系统成功地拦截了一枚名为赫拉的靶弹。此次试验是自2005年底THAAD进入系统研制与验证阶段以来的第三次试验,也是近六年来的首次拦截试验。THAAD计划是美国的一项机动陆基导弹防御计划,用于摧毁末段中近程弹道导弹,在美国导弹防御局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晓岚 《上海航天》2005,22(4):48-48
据报道,2005年7月美国进行了战区高空区域防御(THAAD)系统的雷达试验。该雷达集成了THAAD指挥、控制、作战管理和通信系统,试验中系统成功捕获并跟踪了两枚猎户座导弹的飞行轨迹,为计划在年底进行THAAD系统的全面综合研制飞行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较详细地叙述了以色列的点防御导弹巴拉克1及其改进型——先进机动防空系统(ADAMS)的研制情况,导弹性能及适用性,并与其它垂直发射导弹系统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政策     
《航天》2011,(5):56-56
美国地基中段防御系统发展重点转移 波音公司3月份表示,美国导弹防御局正为拦截弹的研制和维护招标,这对于地基中段防御(GMD)系统的发展而言是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5.
大力推进导弹防御系统(MD)的研制和部署是美谋求绝对优势的重要举措。系统分析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BMDS)发展的基本态势和未来走向,以及其对国际军备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末端防御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综合效能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典型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功能、组成和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建立了末端防御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扩展ADC效能评估模型。给出了模型的系统可用性、可信性指标,对固有能力进行了量化分析,同时考虑了干扰、对抗和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与原模型相比,扩展模型更能反映系统的实战效能,可为末端防御弹炮结合武器系统的设计、研制和作战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两届美国政府的“欧洲导弹防御”方案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已于2009年9月17日宣布了对“欧洲导弹防御系统”计划进行重大调整。简要介绍了美国前任总统布什和现任总统奥巴马的欧洲导弹防御系统方案,并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局关于“在欧洲部署导弹防御的选择方案报告”的有关情况,从多个方面对美国前任总统布什和现任总统奥巴马的欧洲导弹防御系统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
1997年世界导弹防御技术的新发展钟建业1997年,根据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以及各自国家的实际情况,美、俄、英、法、德、意、以、日等国对掌握导弹防御技术、研制和部署反导武器系统仍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积极性,印度、韩国、叙利亚、土耳其等国也在通过采购的方...  相似文献   

9.
GBR地基成像雷达作为反战术和反战略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型雷达,已经研制了10多年,并会在不远的将来列装使用。“有矛必有盾”,研究该雷达的技术特色和性能参数,是形成对立面——电子对抗的任务,并具有现实意义。从研究GBR雷达的成像原理出发,得出干扰技术的基本切入点,并分析了影响成像的各种因素及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0.
徐兴举 《中国航天》1994,(11):38-41
THAAD──美国的反导杀手锏徐兴举美国的战区高空面防御系统(THAAD)研制计划在国会的推动下,正在加速进行,力争尽快列装。计划的由来与发展美国军方人士认为,过去10年间,世界范围内威胁到美军及其设施的战术弹道导弹逐渐增多,不少国家已拥有能打击美国...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导弹防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建业 《中国航天》2005,(10):36-38
近10年来,日本政府在美国的推动及国际形势的影响下,研制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步伐越走越快。美国积极推动日本研究、开发和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一则是需要日本的雄厚资金和先进的技术,二则是想借助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双方的密切关系,使导弹防御网伸展到亚洲各地。目前日本已能  相似文献   

12.
《航天》2010,(2):46-46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导弹防御系统在2009年取得了多项重要里程碑,包括5次成功拦截任务和许多其它重要任务,进一步巩固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美国航空和导弹防御领域中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美国反卫星拦截器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俊 《中国航天》2000,(4):41-45
自 1 957年1 0月 4日 ,前苏联发射第一颗卫星以来 ,许多国家和地区性机构组织相继研制和发射了各种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等航天器。至今 ,已有 2 0多个国家发射了自己制造的卫星。卫星和航天技术的发展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促进了地球资源开发。同时 ,兼有特定军事任务的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的研制与发射 ,导致了外层空间的军事化进程和军备竞赛 ,使其成为美俄争夺制天权的战场。美国发射的卫星中 ,军用卫星占 70 %还多 ,分布范围近至1 50公里的低地轨道、远至 360 0 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 ,能对地球进行全方位的观测…  相似文献   

14.
美军未来的隐身巡航导弹防御系统主要由下一代监视和情报搜集飞机和空中作战指挥飞机承担 ,首先由这些飞机搜寻巡航导弹的发射 ,精确跟踪 ,并引导战斗机或防空武器对其进行空中拦截。应该说巡航导弹防御系统的关键是探测、发现和跟踪到巡航导弹 ,然后才是引导防空武器进行空中拦截。对于难度更大的隐身巡航导弹更是如此。在 2 0 0 2年 9月华盛顿召开的空军协会年会上 ,NorthropGrumman公司 /Raytheon公司展示了一种经过多年研制的多平台雷达技术嵌入计划(MPRTIP)雷达 ,该雷达的研制成功将①使现装备E 8“联合星”对地监视飞机的雷达性能…  相似文献   

15.
美国导弹防御各系统技术状态及发展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辉 《中国航天》2010,(12):35-38
奥巴马政府继承了布什政府时期7个主要的导弹防御项目,包括地基中段防御系统、宙斯盾防御系统、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爱国者先进能力防御系统、机载激光防御系统以及两个相关的卫星系统(雷达探测器不单独统计)。  相似文献   

16.
许庭 《中国航天》1993,(5):41-41
美国陆军的费效分析表明,同时研制采用多模导引头的爱国者导弹和增程拦截器(ERINT)所需开支过多,因此决定于1993年从两者当中选出一种,装在爱国者导弹发射装置上,加入美国的战区防御体系中。 预计从1993年1月至11月,将用战区弹道导弹弹头和靶机对ERINT进行一系列试验;1993年下半年,对采用多模导引头的爱国者导弹进行最后的4次试射。  相似文献   

17.
迟刚  王大华 《上海航天》2001,18(6):58-61
首先列举了巡航导弹的基本性能参数,然后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在巡航导弹上广泛使用的各种隐身技术措施,并对巡航导弹的有关战术、技术特点进行了较为细致探讨。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来袭巡航导弹可能采取的有效的防御方法。最后对反导系统工作过程进行了简述,并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8.
张晓岚 《上海航天》2005,22(6):62-62
据报道,2005年11月17日,美国导弹防御局(MDA)和海军成功进行了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拦截测试,并通过由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APL)研制的传感器对试验情况进行密切关注。该传感器可提供高精度图像,从中可看到目标的撞击点,并有助于了解连接固体燃料助推器发动机残骸的加速燃烧。试验中,靶弹在大气层外被标准-3导弹成功拦截。  相似文献   

19.
由于灵活度高、成本低、隐蔽性好等特点,赛博武器在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几次重大战争中发挥了影响战争走向的作用,这促使各军事强国纷纷加紧研制赛博空间作战装备.从信息窃取、多域网络攻击、信息安全防护和态势感知四个方面分析了外军软杀伤赛博空间作战装备及其特点,从硬件后门技术和高功率微波武器两个角度阐述了外军硬摧毁赛博空间作战装备的发展情况,指出智能赛博防御系统是应对赛博空间威胁的关键,为赛博空间作战装备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美国TMD发展情况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背景和主要发展系统;对战区导弹防御的拦截系统进行了扼要分析;并针对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特点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