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除了"10位传播科技的优秀人物"、"10部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和"10个公众关注的科技问题"以外,还有:"10个影响中国的科技事件"是:"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杂交水稻选育成功及其推广应用;"神舟五号"  相似文献   

2.
<正>据人民网2013年3月2日消息,美国东部时间3月1日10时10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用猎鹰-9火箭将"龙"货运飞船发射升空。根据与美国国家航天局总额16亿美元的合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将用货运飞船向"国际空间站"进行至少12次补给,此为第二次。预计"龙"飞船于3月日时分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为空间站的名宇航员送去重约的补给,包括新的科学试验器  相似文献   

3.
刘瑞江 《航天员》2008,(6):20-23
光阴荏苒,十年已过。在沉寂浩渺的太空中,国际空间站第18长期考察组的航天员和正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机组乘员在工作中共同迎来了国际空间站10岁的生日。"10年了,我们在这里祝福国际空间站生日快乐","奋进"号航天飞机指令长克里斯托弗·弗格森不无激动的说。这一天是2008年11月20日。  相似文献   

4.
5月10日15时0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四号"送入太空。同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拓一号"卫星。"遥感卫星十四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生产,主要用于科  相似文献   

5.
赵滨 《中国航天》2015,(4):36-40
<正>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1(R)型运载火箭1月10日和2月11日先后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进行了两次发射,分别发射了执行NASA"商业补给服务"(CRS)项目下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的一艘"龙"货运飞船和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深空气候观测台"(DSCOVR)卫星。在1月10日的发射中,该公司首次对"猎鹰"9火箭第一级进行了海上漂浮平台着陆尝试,虽未取得圆满成功,但  相似文献   

6.
正"实践"六号卫星工程于2000年批复立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10年圆满完成了工程研制任务,填补了我国航天相关领域的空白。在上级的关怀和支持下,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以陆子礼为总指挥、沈琮为总设计师的两总团队,牢牢把握机遇,通过10年的积极谋划,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不仅圆满完成了"实  相似文献   

7.
<正>欧洲欧洲成功发射了2台太空望远镜、10颗通信卫星(7颗商业通信卫星,2颗军事通信卫星)、2颗遥感卫星、1颗光学侦察卫星和11颗科学技术卫星。2月12日,阿里安5ECA火箭在库鲁发射了"新天空卫星"(NSS)9和"热鸟"10商业通信卫星以及法国军方的"红外预警准备系统"(SPIRALE)A和B小型导弹预警试验卫星。  相似文献   

8.
<正>"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是首个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并以中方为主的空间探测国际合作计划,也是中国和欧洲合作的第一个科学探测卫星项目。它包括两颗以大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卫星,分别对地球近赤道区和极区两个地球空间环境变化最为重要的区域进行宽能谱粒子、高精度磁场及其波动的探测。2010年,"双星"计划-"星簇"计划(Cluster)联合团队共同获得了国际宇航科学院(IAA)杰出团队奖。今年是"双星"在轨交付用户10周年。10  相似文献   

9.
动静隔离、主从协同控制双超卫星平台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满足先进航天器超高指向精度(优于10-4(°))和超高姿态稳定度(优于10-6(°)/s)的需求,研究了一种"振源与载荷动静空间隔离、控制主从协同"的卫星平台设计方法。采用八杆非接触磁浮机构实现振源与载荷的动静空间隔离,消除平台微振动对载荷的干扰;采用载荷为主,平台为辅的协同控制策略,合理有效利用"死区"间隙非线性,实现了卫星的"超精超稳"控制。仿真验证了平台的双超性能。该方法解决了传统设计中平台微振动导致载荷指向精度和稳定度难以提升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宇航学报》2010,31(1)
2009年12月15日10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遥感卫星八号"送入太空,搭载火箭升空的我国首颗为青少年研发的科普卫星"希望一号"也顺利进入预定的太阳同步轨道.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3月10日0时28分,"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中星" 6C卫星送入太空。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正式刷新为"300"。"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实现300次发射,是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历史节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燕生表示,"这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由量变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12月7日12时12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我国"长征"二号D运载火箭成功将"沙特"5A/5B卫星发射升空。2颗"沙特"主星连同搭载发射的10颗国内小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上级有关部门领导,沙特方面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袁洁等  相似文献   

13.
从神五到神十的成功发射,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漫步太空到交会对接,可以说,过去的10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最为迅速的10年,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地缔造"中国梦",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打破了一个又一个载人航天记录……中国航天事业正在与国家的强大发展同行. 作为中国粮油行业的领军品牌,中粮福临门与中国航天基金会签订长达10年的战略合作协议.中粮福临门以航天级品质为标准,以太空技术为创新源动力,为广大消费者不断奉献出安全、营养、健康、美味的厨房产品,通过实际行动兑现"品质安全幸福临门"的承诺,推动我国健康强国的发展,助力"中国航天梦"的腾飞.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工程》2013,(6):111-111
<正>据ESA网站10月15日报道,ESA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目前已经在深空中飞行了近10年,科学家已经准备激活星载设备,设定的唤醒时间为北京时间2014年1月20日10点。"罗塞塔"计划主要是针对彗星进行研究,科学家认为彗星上隐藏着关于太阳系起源的原始信息,可能是地球水资源的最终来源,甚至有研究认为彗星上携带的生命分子在撞击后被激活,高温高压环境也会促使复杂的分子形成,因此对彗星的调查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自主研制、某些技术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第二代排爆机器人"雪豹"10进入了调试及试验阶段,并将参加2010年珠海航展。  相似文献   

16.
高菲 《卫星应用》2012,(4):26-27
5月初,工业与信息化部网站发布《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编制,规划期为2011-2015年《。规划》指出,未来5~10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加大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育力度,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规划》指出,近10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201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约1.6万亿元销售收入,约占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的8%左右。整体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围绕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迫切要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45周年,《航天器环境工程》编辑部一行于3月10日拜访了曾参与该项工作的的戚发轫院士。82岁的戚老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深情地回忆了当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始末,并对后来的航天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本文根据录音整理并经过戚院士本人校对,其中"编"为本刊编辑,"戚"为戚发轫院士。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7月10日4时58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A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32颗卫星。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区域导航系统备份星,将对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提供有力补充,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加强"北斗"导航系统连续稳定提供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改善"北斗"导航系统的服务性能,与其他区域导航系统卫  相似文献   

19.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7,(3):137-139
<正>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召开据新华网2017年5月27日报道,当天,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国创新争先奖"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旨在鼓励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的"全国创新争先奖"正式揭晓,共产生了10个奖牌团队、28名奖章人选和254名奖状人选。以谢军总设计师为负责人的北斗导航卫星研发团队荣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牌;空间站系统总设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10月15日1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B/"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双星"发射任务,将2颗"北斗"全球导航卫星发射升空。随后,火箭上面级顺利与双星分离,将其送入预定轨道。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B/"远征"一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此次发射是"长征"三号A系列火箭2018年第10次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