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适应新一代运载火箭电气设备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提出了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飞行控制软件多任务设计方法。设计了飞行控制、数据管理、精确关机等任务,根据实时性要求设置了相应任务的优先级;设计了飞行控制任务在三冗余处理器中一致性运算的机制;提出了控制周期内多任务共用临界资源的约束性要求作为冗余同步运行的余量指标。本文设计的多任务已在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2.
运载火箭制导系统冗余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云中 《航天控制》1998,16(2):10-15
针对提高运载火箭飞行控制系统可靠性问题,从制导系统角度给出了两种系统级冗余方案,对其冗余配置、可靠性、冗余管理、故障检测和隔离、系统同步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飞行容错控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占林  安敬军 《宇航学报》1995,16(1):64-68,72
在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中,随着主动控制技术、随控布局及电传操纵系统的普遍采用,飞行控制系统的地位变得更为重要。系统容错、冗余技术是为飞行控制系统的高可靠性要求而被提出来的。本文就飞行控制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飞控计算机、伺服机构、传感器)中容错、冗余技术应用的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飞控系统的冗余配置方案,一种解决冗余系统同步问题的新方法、消除系统交联隅合的措施以及冗余系统中各通道间信息传输的  相似文献   

4.
冗余设计技术在运载火箭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凝生 《航天控制》2003,21(1):65-81
冗余容错技术是提高运载火箭飞行控制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飞行控制系统的应用特点 ,对冗余技术在工程应用中需要解决的四个方面的内容 :冗余结构 ,判别准则 ,检测方法和无共因失效设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冗余设计技术在运载火箭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冗余容错技术是提高运载火箭飞行控制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飞行控制系统的应用特点 ,对冗余技术在工程应用中需要解决的四个方面的内容 :冗余结构 ,判别准则 ,检测方法和无共因失效设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双子星座”运载火箭的载人飞行,大力神Ⅱ运载火箭在硬件方面作了重大设计改进,安装了冗余部件和分系统以及增加故障诊断等系统。  相似文献   

7.
引言雷神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双冗余的雷达数据及飞行计划数据处理的显示系统。此系统运行在开放式结构和UNIX操作系统为基础的工作站上。每个工作站全部与双冗余的LAN网相连,实现同外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其中CMD(控制与监视显示器)主要功能是对各工作站计算机模式和状态进行查看、配置,并重新配置外部硬件和外部链路,修改VSP可变系统参数,执行系统的启动或重启。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的运载火箭上面级和航天器轻型增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少英 《上海航天》2005,22(1):6-10
为减小运载火箭上面级和航天器增压系统的体积和质量,设计了一种新的轻型主、副两路定压力值控制增压系统。该系统可最大限度利用气瓶内气体,具有冗余增压结构,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并设置气动隔离活门。适于多次启动飞行,且结构简单。有关的测试和飞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增压系统主、副路工作协调,反应迅速,性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肖利红 《航天控制》2001,19(1):31-36
从系统冗余的角度研究了提高运载火箭姿态控制系统可靠性的途径 ,介绍了平台 -捷联主、从式冗余姿态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切换和重构的模式。对平台 -捷联冗余方案进行了半实物仿真试验 ,试验中用典型致命性故障模式分别在几个特征秒和不同通道加入系统 ,记录和观察飞行过程中姿态控制系统对故障的适应能力和响应特性 ,同时研究了故障诊断阈值等对系统的影响。仿真试验证明 ,冗余方案正确、可行 ,在主、从系统出现一度故障的情况下 ,系统控制软件能正确诊断出故障 ,并且把故障部分切除 ,使系统处于稳定飞行状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航天飞机各个飞行阶段的具体条件概述了航天飞机制导-导航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分析了各飞行阶段可能采用的制导-导航控制装置及其分系统,并说明冗余系统数据选取办法。同时,还论述了各种可用的制导-导航控制技术,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最后,概述了有关航天飞机制导-导航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航天飞机上升与轨道过渡飞行阶段的制导-导航控制装置及其分系统,并介绍了冗余系统数据选取办法。描述了四框架惯性平台框架配置与运载火箭姿态角的关系、工具误差模型与其修正方框图。最后,介绍了航天飞机制导-导航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相似文献   

12.
双CPU环境下飞行控制软件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征宇 《宇航学报》1997,18(3):86-90
本文介绍运载火箭飞行控制软件在双CPU冗余硬件配置下的可靠性设计和可靠性指标分配的方法。文中提到的部分技术经过了实验的检验,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反舰导弹飞行可靠性验前信息分析与综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反舰导弹飞行可靠性试验与鉴定的需要出发,分析了验前信息的获取、飞行可靠性数据折算和系统综合等方法。特别提出了导弹飞行过程的分段平均失效率分析方法,是进行飞行可靠性数据统计分析的一种合理近似。  相似文献   

14.
陈宏敏 《航天员》2012,(4):47-47
作为飞控系统的“神经中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北京中心)是载人航天任务的飞行控制中心和决策指挥中心。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在飞行控制方面,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的整个飞行期间,北京中心负责制定各类飞行计划和控制策略,计算生成各类注入数据和控制参数.实施各类数据注入和遥控发令,  相似文献   

15.
航天控制领域普遍采用冗余方案进行系统设计,相应软件系统也存在冗余。本文对三冗余软件之间、三冗余软件与不冗余软件之间以及三冗余软件与热备份软件之间实时同步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数据、信号的同步性和一致性,找出造成多模异构冗余软件系统不同步的时机、方式等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消除这些因素的软件设计方法,提出了确保冗余软件系统数据同步和一致的延时等待、交互表决、串行操作以及记忆重发同步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6.
航天飞机的导航、制导和控制是保证其可靠性的重要方面.导航、制导和控制系统必须采用冗余技术,具有较强的冗余管理功能.航天飞机的飞行通常分为上升、轨道运行和再入返回三大段.详细叙述航天飞机发射前的初始校准和对准,上升段、轨道飞行段和再入返回段的导航、制导问题.  相似文献   

17.
神舟五号飞船已完成载人飞行试验,轨道舱现已留轨数月,目前数管分系统所有设备工作正常,圆满完成了程序控制和数据管理任务,飞行试验获得了大量的实时、延时遥测数据和黑匣子存储数据。本文介绍了数管分系统的主要技术状态,研制过程及所采用的开发技术,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最后对所采用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运载火箭增压输送系统启动过程的数字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寒松 《上海航天》1998,15(2):23-27
应用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大量发动机试车数据和长征火箭各型号飞行遥测数据等的分析、统计基础上,建立新的增压输送系统启动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字仿真研究。计算结果与各型号的飞行遥测相一致,大大减少了理论计算的误差,提高了增压计算的精确度,具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返回舱弹道重建与黑障区弹道再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汪清  和争春  方方  万宗国 《宇航学报》2004,25(6):595-599,615
对于飞船返回舱,黑障区弹道再现是再人飞行试验气动分析工作的重要环节。利用舱上测量数据和有限的雷达测量数据重构飞行弹道,是黑障区弹道再现的有效方法。本文建立了返回舱弹道重建的数学模型,包括运动学模型、观测模型、测量误差模型,从而将返回舱弹道重建问题转化为一个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参数辨识问题。给出了基于极大似然判据和Newton-Raphson迭代的弹道重建算法。对某飞船返回舱的飞行试验数据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证实了弹道重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可行性。通过弹道重建,不仅再现了黑障区的弹道,而且提供了可靠的、完整的弹道数据。  相似文献   

20.
开放式飞行任务规划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黑板结构的开放式飞行任务规划方法,简要叙述了飞行器飞行任务规划的概念和其独特要求,并对飞行任务规划的数据预处理、知识表达、规划方法作了深入的探讨。最后介绍了分布式黑板的结构和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