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组合夹具设计管理柔性化定制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业务流程特点,形成了柔性化定制平台的系统架构,进行了零组件规格参数的定义与配置、功能定制与配置、流程定制与配置等的研究与设计。实践证明,该系统有效解决了组合夹具组装的模拟性、资料的保留性、经验的继承性、使用和管理的数字化等问题,从而提高组合夹具的生产效率和柔性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工程》2015,(6):27-33
针对传统设计方法在可更改性、可扩展性、设计复用性等方面的不足,分析了插件技术的原理和优点,根据卫星控制系统模拟器软件的特点,提出了应用插件技术的设计思路。文章通过采用"宿主程序"+"插件"的软件总体结构,合理划分了宿主程序和插件的功能。为充分发挥插件技术的优势,宿主程序采用微内核方式,负责加载和管理各种功能插件,并通过"监听器"方式为插件之间提供标准的通信服务。同时结合软件功能特点,将插件分为业务插件和辅助插件两类,使得设计更加合理。最后应用插件技术设计了具体的宿主程序接口、插件接口、监听器接口,实现了通用的卫星控制系统模拟器仿真平台,完成了3类、14颗卫星控制系统的模拟仿真,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国外小型卫星的发展及其公用平台模块化设计的效能,重点介绍了英国、美国海军和空军研制的小型卫星公用平台模块化设计情况,对我国研制的小型卫星公用平台应走通用化、系列化、组合(模块)化的设计路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总结国外卫星公用平台(波音、洛马、阿姆斯特留等欧美公司制造的卫星公用平台)的发展情况和特点,设计卫星公用平台型谱框架,明确平台型谱的设计原则,选取最能体现卫星公用平台型谱固有特性的特征参数,提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卫星公用平台型谱框架,形成有序发展的、成熟的、可应用的卫星公用平台系列。  相似文献   

5.
士元 《中国航天》1999,(8):15-18
今年5月10日我国第一颗采用公用平台思想设计的小型科学试验卫星——实践5号小卫星顺利升空了。该卫星质量为298公斤,尺寸约为1.10米×1.20米×1.04米,主要用于空间单粒子事件测量及对策研究、空间流体科学试验和小卫星公用平台技术试验等。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6.
剖析了返回式卫星三化设计的三个主要环节,即提高设计成熟程度,采用公用平台以及开展模块化设计,并指出各环节的重要意义及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卫星装配定位平台水平调节的高效自动化,对平台自动调平的算法和实现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中心点不动的调平算法和一种解决"虚腿"问题的方法,制定了基于"PC+运动控制卡"的控制方案,应用本方案设计的智能调平平台达到了较高的调节精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遥感卫星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高精度、高敏捷性、低成本遥感卫星的需求日益强烈。平台与载荷一体化设计是未来高精度、高敏捷性、低成本遥感卫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平台与载荷一体化构型设计是平台与载荷一体化遥感卫星的关键。目前已有多颗平台与载荷一体化构型的遥感卫星在轨飞行,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分析了平台与载荷一体化设计的遥感卫星构型;从提高图像定位精度、降低卫星质量、降低建造成本等方面,分析了平台与载荷一体化构型的优势;对载荷设计需具有整星级优化理念、载荷需提供多种接口、平台与载荷间具有强耦合关系等一体化构型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给出了一体化构型的建议,如整星形状设计、主承力结构设计、大型部件布局等。  相似文献   

9.
北京三号A/B卫星是国内首次采用三超平台技术,具有超高精度、超稳定、超敏捷成像能力的新一代敏捷遥感卫星。文章以北京三号B卫星为例,结合其任务特点,对构型布局进行了设计与优化,开展了载荷、平台、指向隔振机构的一体化设计,并完成了平台解耦的设计分析,提出了适配三超平台的新一代敏捷遥感卫星构型。经北京三号B卫星在轨飞行验证:卫星构型设计合理可靠,满足任务需求,可为后续装备三超平台的同类卫星构型布局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WorldView系列卫星设计状态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orldView 系列卫星是目前世界商业卫星中分辨率较高的光学遥感卫星。文章从卫星总体设计角度介绍了WorldView 系列卫星技术指标,分析了卫星敏捷机动工作能力、构形布局设计、平台和载荷一体化设计和微振动抑制设计等,梳理出国外先进遥感卫星的发展趋势,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对我国新一代光学遥感卫星的设计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