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冷镜式露点仪的原理,分析了露点仪测量中的影响因素,针对开尔文效应推导了开尔文方程,通过计算的方法,验证了开尔文效应的影响大小。此外,还分析了乌拉尔效应和过冷水形成过程及原理,并提出了减小这些影响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宽带中频相位计的研制过程。论述了相位计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系统框图。对各个部件的设计做了介绍,并给出了相位计所达到的技术指标。还介绍了系统测试方法和检定方法,对系统的误差做了分析,并给出了理论计算误差与实测误差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今后的进一步设想。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计算机电磁泄漏的危害及测试的意义,介绍了测试系统的组成,对某国产微型计算机进行了测试,并对其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可靠性航空电子设备热分析中的有限体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热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对比了数值法求解温度场分布的优缺点.针对航空电子设备热分析中同时要求满足高的分析精度和快的计算速度的问题,提出用有限体积法求解温度场分布的计算方法.根据典型航空电子设备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温度场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用有限体积法对待求解方程离散化,给出了离散化过程中网格划分及边界的处理方法.结合实例进行了温度场求解,计算结果与热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了较高的分析精度,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对计算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热设计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用转子动力学理论研究了再入航天器滚速变化引起的落点误差。通过分析一般攻角方程,给出了再入航天器的进动规律和配平攻角,据此,求出了不旋转航天器的落点误差;将轨迹分段后,推出了常值滚转速率航天器的平均落点误差;在滚速过零一周范围内,通过确定过零高度,分析了过零误差机理,并对该误差进行了计算;最后,分析了低空联锁共振现象,给出了发生联锁共振的条件和误差计算公式,并得出了几个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6.
月球探测器软着陆机构展开过程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着陆机构是月球探测器实现软着陆的关键部件。针对一种四腿式软着陆机构方案,论述了该软着陆机构展开的工作原理,分析了机构的奇异性,推导了机构不发生奇异的条件,建立了展开机构的运动学方程组,采用Newton-Raphson法求解了该非线性运动学方程组,获得了主支撑杆运动参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焦维新 《国际太空》2009,(12):19-23
1引言 1959年1月2日,苏联发射了月球-1月球探测器,月球-1成功飞到月球附近,开创了人类太阳系探索的新纪元。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实现了飞越、环绕、着陆(包括硬着陆、软着陆与巡视车)、取样返回和载人探测(只在月球上实现了)等多种探测方式。50年的太阳系探索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极大地加深了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同时也推动了空间技术的发展。现在,探索太阳系已经不是少数几个国家的行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了独立探索太阳系的经济和技术基础,并制定了未来的探索计划。  相似文献   

8.
以某类型专用检具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坐标测量机的利用基准桥接测量其位置误差的方法,对平行度和垂直度参数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推导,给出了实现测量的方法,提升了测量范围和测量能力,同时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证实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载荷转动对星体产生的呈周期变化的干扰,开展了干扰抑制方法研究。利用干扰的周期特性,基于李亚普诺夫原理设计了参数未知的周期干扰力矩的辨识算法,实现了卫星姿态的自适应控制。最后进行了物理仿真试验,利用真实的星载计算机和控制部件,在气浮台上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算法有效地抑制了载荷转动的干扰,卫星的姿态稳定度提高了50%,且算法简单,易于星上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10.
新一代运载火箭姿态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展了新一代运载火箭姿态控制设计技术研究,推导了工程适用的姿态动力学模型,基于牛顿-欧拉法建立了刚体质心和绕质心运动方程、液体晃动方程,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火箭弹性振动方程,弹性运动方程基于空间模态,反映了横向、纵向、扭转与助推器局部模态对火箭的姿态与载荷的影响.基于空间模态的姿态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姿控系统设计方法,给出了工程适用的姿控系统设计方法.开展了容错重构技术研究,分析了伺服机构故障对姿控系统的影响,为提高运载火箭的飞行可靠性和抗故障能力奠定了基础.对主动减载技术进行了研究,能够对高空风产生的气动载荷进行主动抑制,放宽了发射条件,对新一代捆绑运载火箭姿控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超高频率测量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利用互成倍数的频率信号周期间的相对关系,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针对射频到微波,甚至更高的频率之间,存在大频率差异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采用时间处理的方法,基于相对低的频率信号实现比其大105以上的较高频率的频率测量。这种利用时间关系直接比对测频的方法即容易实施,且又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是实现超高频率准确测量的一种重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光频标在准确度上比目前最高准确度的微波量子频标将高几个数量级 ,作为时频基准是很理想的 ,它的建立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光频测量是近几年国际科技领域的热点 ,实现对光频的测量对光频标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测量方法是实现对光频测量的关键。综述光频的测量方法 ,主要介绍传统的测量方法和目前国际上采用的飞秒脉冲激光梳技术以及光频测量最新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3.
原子磁强计、激光冷却等技术需要将激光频率稳定在远离原子跃迁频率几兆赫兹的大失谐处,法拉第旋光光谱稳频方法能够实现远共振线的大失谐处的稳频,但是存在稳频点调节不便的问题。在法拉第旋光光谱稳频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快速精确调节稳频点的远共振线激光稳频方法,能够在几十至几百兆赫兹范围内对稳频点频率进行快速精确的调节。基于该方法使失谐为-6.2 GHz的稳频点精确频移130 MHz,并实现频率漂移3.3 MHz/h,波动均方根值0.6 MHz/h的激光频率稳定度,满足原子磁强计对失谐及频率稳定性的要求。另外,分析了温度对该稳频方法的影响,推导了预估稳频点频率的物理参数,并将温度调节和声光调制器(AOM)调节相结合,以更好地实现在远共振线大失谐处对激光频率的长期稳定和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用均匀平行线阵和阵元输出信号的时间延迟估计时间欠采样来波频率、方位角和仰角的方法.该算法在DFT波束空间使用PRO-ESPRIT方法,实现频率无模糊估计,完成来波信号频率和角度的估计.频率间接估计算法是先估计数字频率,然后用数字频率求模拟频率,其估计方差比直接估计算法的方差要小几个数量级.仿真实验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提供一种在噪声背景下可靠测量多普勒频谱信号中心频率值的方法,将锁相理论应用于干扰情况下的多普勒频率测量系统,利用跟踪搜索转换电路,实现了在窄频带内跟踪,宽频带内搜索,使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等优点。实验表明,当系统跟踪多普勒频率信号后,对较强的邻频干扰信号,不产生错误跟踪。  相似文献   

16.
对新型全数字式科氏质量流量计频率输出信号采用数字—频率转换D/F(Digital to Frequency Conversion)方法实现.利用晶振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与数字信号运算处理单元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配合实现频率量输出,有效避免了传统的模拟式科氏质量流量计的电压—频率V/F(Voltage to Frequency Conversion)转换方法中存在的精度不高、温漂以及电路复杂等问题,而且也消除了由于频率刷新造成的输出频率非整周期对输出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该数字—频率转换方法具有较高的转换精度,实现了输出频率的整周期刷新,不存在V/F转换电路的温漂等问题.该电路简单,与数字电路实现无缝接口,对于数字系统的频率输出设计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用均匀平行线阵和阵元输出信号的时间延迟估计时间欠采样来波频率、方位角和仰角的方法.该算法在DFT波束空间使用PROESPRIT方法,实现频率无模糊估计,完成来波信号频率和角度的估计.频率间接估计算法是先估计数字频率,然后用数字频率求模拟频率,其估计方差比直接估计算法的方差要小几个数量级.仿真实验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调频引信粗糙面目标与干扰信号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有效识别调频(FM)引信地面目标回波信号和数字射频存储(DRFM)转发式干扰信号,提出了一种对地调频引信粗糙面目标与干扰信号识别方法。建立了对地调频引信粗糙面差频信号模型,利用二维距离-速度提取方法提取其差频频率和多普勒频率,采用差频频率峰值带宽和多普勒频率峰值带宽2个特征量识别地面目标回波信号和DRFM转发式干扰信号,并使用蒙特卡罗仿真和非参数假设统计检验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差频频率峰值带宽和多普勒频率峰值带宽的展宽幅度与引信天线照射范围内粗糙面的大小呈正相关,多普勒频率峰值带宽的展宽与载频成正比,利用峰值带宽特性可有效区分粗糙面目标回波信号和DRFM转发式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19.
针对热载荷作用下蜂窝夹层板固有频率变化的问题,分析了蜂窝夹层板在热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及固有频率,并根据应力分布预测了夹层板的固有频率变化,与仿真得到的频率变化一致。仿真结果表明:碳纤维蒙皮蜂窝夹层板在热载荷作用下的固有频率基本不变,且约束形式对频率变化的影响很小;铝合金蒙皮蜂窝夹层板在热载荷作用下时,约束形式对频率变化影响很大,当约束较少时频率基本保持不变,当约束较多时将引起结构固有频率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20.
海口站与Huancayo站扩展F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统计分析了我国海口站太阳黑子高年和低年的扩展F的资料,得出了该站扩展F的出现率随地方时、季节和太阳活动周期的某些变化规律并与Huancayo站扩展F的资料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两站扩展F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