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试验卫星ETS系列的作用工程试验卫星主要用于试验新研制的火箭和卫星技术。在日本曾发射过ETS-Ⅰ(第一颗中高度卫星)及ETS-Ⅱ(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用以验证N-Ⅰ火箭性能。为了验证 N-Ⅱ火箭性能,日本发射了ETS-Ⅳ(转移轨道上的试验卫星)及ETS-Ⅲ(中高度的3轴姿态控制试验卫星)。现在日本已研制了能把约550公斤及两吨的卫星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上的H-Ⅰ火箭及H-Ⅱ火箭,为了验证这两枚新型火箭  相似文献   

2.
1989年日本空间经费预算概算要求额比1988年增长了9.7%,总计为1556亿日元。但按照现有计划来看,经费的增加部分主要集中用于H-Ⅱ火箭的大型整流罩、一箭多星的卫星系列以及第16号科学卫星MUSES-B的项目。其中用H-Ⅱ火箭发射小型航天飞机希望号(HOPE)已提到议事日程,邮政省要求对CS-4新一代实用通信卫星进行调研。现将各省厅经费预算概算情况作如下说明(币额单位为日元): 科学技术厅要求额为1089亿,比1988年增加10.6%。增加部分  相似文献   

3.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为获得研制H-Ⅱ火箭所需的技术数据,将于1988年夏季发射大小(尺寸)为H-Ⅱ四分之一的固体推进单级式试验用火箭“TR-1”。在发射TR-1之前,该事业团于1987年12月3日在种子岛宇宙中心竹崎固体火箭试验场对TR-1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用)进行了燃烧试验,测量和验证了有关火箭发动机的性能数据及设计的精确度等。  相似文献   

4.
李岱颖 《国际太空》1989,(12):19-20
近几年来日本火箭技术发展的重点放在H-Ⅱ火箭的研制生产上,宇航技术发展的着眼点寄托在H-Ⅱ火箭的改进型和超大型火箭的研制上,同时加快了卫星技术的研究与生产。据有关资料报道H-Ⅱ火箭的研制工作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不久将升空飞行,原订计划在1992年发射的H-Ⅱ大型火箭有可能提前,约在1991年后期可实施发射试验。H-Ⅱ火箭的缩比模型已在日本现代化的导弹模拟实验室进行了模拟飞行试验,模拟飞行程序完全按照H-Ⅱ火箭设计程序进行。该模拟实验室安装有先进的“数一模”混合计算机,实验室进行了无回波装修,减少了  相似文献   

5.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最早曾预定从美国购买 H-Ⅱ火箭的部分元部件,但由于与自主开发 H-Ⅱ火箭的目标产生矛盾并出现分岐,因此未能外购。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为了加快 H-Ⅱ火箭的开发,NASDA 决定从研制和制造“阿里安”火箭的法国购买火箭元部件。最近已决定从法国的培西内公司,购买用于 H-Ⅱ火箭的  相似文献   

6.
美航宇局(NASA)积极研究利用美国、欧洲、日本的一次性使用火箭(ELV)向空间站进行物资运送的方案,这正是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的H-Ⅱ火箭和阿里安空间公司的阿里安火箭应用方面需要研究的项目。现计划空间站上有8名乘员驻留,用航天飞机每年飞行5次运送总  相似文献   

7.
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已制出1∶1的H-Ⅱ火箭模型。目前正在宇宙开发事业团的筑波宇宙中心进行试验,旨在验证其主要部分的振动特性、制导装置和火箭发动机安装部分的设计等。这次制成的 H-Ⅱ火箭模型,第一级发动机安装部分和第二级制导控制装载部分等四、五个部位,均使用筑波宇宙中心的试验设施进行振动试验,与设计时提出的振动方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日本的宇航事业发展速度较快,已引起了美苏几个大国的重视,特别是西方一些国家更加关注。日本也借用种种渠道大力宣染自己的火箭技术,扩大其在宇航界的影响,在世界的空间活动中争占一席之地。日本现正极力推崇它的H-Ⅱ火箭,目的是想使其伸向国际市场,它已吸引了一批客商和用户。西方几个国家正在考虑利用日本H-Ⅱ火箭发射卫星,有的在酌商委托日本H-Ⅱ火箭完成发射业务,有的研究机构准备搭乘H-Ⅱ火箭进行科学实验项目。日本H-Ⅱ火箭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自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为了适应2000年前后空间实验站工作的需要,正在研制空间运输系统,这是一种用H-Ⅱ火箭发射的空间往返机,可在地面实现软着陆,是一种有翼无人的回收机,被称作“H-Ⅱ火箭发射式空间往返机(HOPE: H-ⅡOrbning Pla-ne)”。 HOPE于1985年前后开始研究,以空间联络飞船为标准,向将来的空间站运送物资为目标。目前的状况是正在研究机体和H-Ⅱ火箭的协调,实现一体化概念,计划在2000年前后试飞。本文概要介绍HOPE的整体概念以及  相似文献   

10.
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制定政策机构)总负责人道幸岩动于7月11日宣布了该委员会对 H一Ⅱ火箭结构做出的最后决定,并将这项决定直接报告了中曾根首相。H-Ⅱ为两级火箭,可将两吨重的卫星送入静止轨道,其运载能力是即将在明年进行首次发射的 H-1火箭的两倍,可望于1990年进行首次发射。  相似文献   

11.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于1992年2月27日开设了在种子岛空间中心的H-Ⅱ火箭地面试验设施,与火箭正样几乎是相同的,主要研究发射架与火箭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702所在天津圆满完成了长征五号乙火箭整流罩分离试验。该整流罩是目前国内直径最大、长度最长、质量最重的整流罩。  相似文献   

13.
旋风号运载火箭制成于1980年,它被用于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将重达4吨的卫星(如流星-3卫星和宇宙系列的一些卫星)送入轨道。旋风号火箭为三级火箭,火箭带整流罩的总长度为39.3米。第一、二级的箭体直径为3米,采用自燃推进剂。第三级发动机可两次起动。整流罩的结构是,前部为圆锥体,后部为圆柱体,直径2.7米。整流罩上.  相似文献   

14.
H-Ⅱ火箭是日本自己设计、自1983年开始研制并准备参与国际发射市场竞争、可与阿里安-5运载火箭相媲美的大型运载火箭。世界各国的航天专家对H-Ⅱ火箭的研制和进展情况非常关心,日本对自己的这一计划也抱有很大希望。然而,连续4次发动机故障使NASA的专家们忧心忡忡,特别是1991年8月9日试车时,发动机爆炸,三菱重工的一位技师当场丧命,使人们对H-Ⅱ能否按期发射打了个大问号。三菱重  相似文献   

15.
1999年 1 1月 1 5日 ,一枚 H- 2火箭携带着日本运输省的“多用途运输卫星”( MTSAT) ,从种子岛航天中心起飞 ,这是H- 2火箭自 1 994年 2月首次试飞以来的第 7次发射。火箭起飞后约 4min,第一级发动机莫名其妙地关机。在飞行 7min1 0 s、火箭高度为 48km时 ,日本地面雷达已不能接收到来自火箭的遥测数据。再过 31 s,地面发出了火箭自毁指令。这是 H- 2火箭连续第 2次发射失败。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 ( NASDA)确认火箭和卫星的碎片已落入太平洋。日本海事科技中心已受命派一艘海洋研究船到溅落海域去拍摄第一级火箭的录像。NASDA已成立…  相似文献   

16.
运载火箭在研制初期会根据卫星的包络需求提出整流罩的包络尺寸,进而提出火箭的初步构型设计。为了预示火箭设计构型的抖振风险,需针对火箭具体的外形尺寸、箭体频率、刚度数据开展跨声速抖振试验研究的相关工作。采用全弹性模型的抖振试验技术,以某型火箭3种5 m级直径整流罩构型为研究目标,通过开展2个方向的抖振试验,采用特征系统实现算法,评估3种火箭构型的抖振风险。研究结果表明:5.2 m直径整流罩+3.35 m直径三级构型一阶弹性模型对来流的响应时间短、响应幅值低,一阶和二阶弹性模型的气动阻尼值均大于零,可作为中国未来中型运载火箭大直径整流罩构型的外形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天兵 《国际太空》2006,(11):1-6
□□2006年9月11日,日本照相侦察卫星--信息搜集卫星-3a(IGS-3a)由三菱重工公司建造的H-2A-F10火箭成功发射,成为日本正在构建的全球信息处理系统的第3颗在轨运行的卫星.这是自2003年11月H-2A发射第2对照相侦察卫星(见图1)失败以来,日本火箭太空公司(RSC)进行的第4次发射(H-2A火箭在2005年2月26日、2006年1月24日和2月18日进行的3次发射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18.
日本自由飞行器组织(USEF)现正为1993年用H-Ⅱ火箭发射,而以航天飞机回收的“空间实验及观测的自由飞行器(SFU)”积极筹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时间2017年3月31日6:27,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利用猎鹰-9(Falcon-9)火箭将欧洲通信公司(SES)的欧洲通信卫星-10(SES-10)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在这次发射中,猎鹰-9火箭使用了2016年4月回收的火箭一子级,并且再次成功回收。此次发射任务的成功标志着SpaceX公司已经掌握了火箭一子级动力垂直回收和复用的技术方案。此外,SpaceX公司创始人伊隆·马斯克在任务后的采访中表示,这次还成功回收了火箭整流罩中的1瓣(整流罩分为2瓣)。  相似文献   

20.
<正>日本宇宙开发局(JAXA)正在为其下一代H-3火箭研制LE-9主发动机。这是日本20年来首次研制主火箭发动机。4月底JAXA在种子岛启动了LE-9发动机的首轮点火试车,计划在6月份之前进行总共11次地面试车。在2018财年完成又一轮点火试车后,研制人员将建造要用来装到H-3火箭上的发动机。H-3火箭可能会在2020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