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50CrVA钢汽车扭杆弹簧热处理工艺进行研究并结合现场条件发现,其热处理最佳淬火加热温度为880℃;回火最佳温度为300℃且最佳硬度为48~52HRC.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50CrVA钢汽车扭杆弹簧热处理工艺进行研究并结合现场条件发现,其热处理最佳淬火加热温度为880℃;回火最佳温度为300℃且最佳硬度为48-52HRC。  相似文献   

3.
45钢淬火开裂倾向很大。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对淬火加热温度,组织和硬度与开裂倾向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地选择加热温度,控制淬火组织及硬度,并对回火温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可在不降低使用性能的情况下,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淬火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采用920±10℃渗碳后重新加热淬火回火小尺寸、复杂形状零件,由于处理温度高、零件变形量大,因此废品率高。改用AC_1以下氮碳共渗、淬火、时效复合强化处理工艺后,由于处理温度低,相变仅发生于表面,零件变形量均在0.02以下,渗层高硬度层厚度增加,梯度平缓,无硬度突变现象,具有耐磨、耐蚀、抗咬合、和低磨擦系数等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新材料 S- 0 7钢经不同的淬火温度和不同的回火温度热处理对钢的金相组织、硬度、室温及低温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S- 0 7钢的淬火温度选 10 0 0℃ ,回火温度根据不同硬度要求在 2 5 0~ 6 5 0℃范围选择 ,其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对高速钢热处理的新工艺方法有:低—高温配合回火;深冷处理;淬火中回火;循环热处理等。通过同普通方法的对比,阐述了新方法的原理、工艺参数及效果,提高高速钢的硬度、红硬性,提高使用寿命和韧性等性能。  相似文献   

7.
CrWMn钢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合金工具钢之一,经常规淬火和低温回火后硬度虽高达HRC62以上,但脆性较大,严重影响工模具质量、可靠性和寿命。经研究采用复合淬火工艺,即将工件于830℃加热油淬至160~200℃,使过冷奥氏部份转变为马氏体,再立即移入240℃浴槽恒温4~8h,使其余的过冷奥氏体转变为下贝氏体,获得M B下(10~20%)的复相组织,先形成的马氏体分割了过冷奥氏体晶粒,细化了奥氏体有效晶粒尺寸和随后转变产物的亚结构单元尺寸,减小了解理裂纹的平均自由行程或单位裂纹长度,还细化随后形成的贝氏体中的碳化物而显著地改善韧性。此外,贝氏体对裂纹有钝化和阻碍作用,抑制裂纹的扩展。从而使国产CrWMn钢旋刀的损耗比进口同类型刀具低6%。  相似文献   

8.
经研究证实:2Crl3Ni2不锈钢在480℃回火的二次硬化峰是碳化物的弥散硬化;在不高于480℃回火的基体组织是回火马氏体,在500—700℃回火后具有明显的“二次淬火”效应。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的调质新工艺,能明显地改善钢的性能,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系统地试验分析热处理温度对4Cr13阀片零件金相组织、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证实热处理不当可产生过热组织,当淬火温度超出允许的上限1050℃仅50℃,即1100℃时,σ(?)降低22%;σ(?)降低48%;金相组织观察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超限,残余奥氏体量增多,晶粒愈来愈粗大,线膨胀增加17~3.8%但硬度却并不下降,鉴于残余奥氏体是亚稳态组织,当阀片在700℃高温下使用时,奥氏体分解导致零件尺寸不稳定,使某型号携带式防空导弹的飞行试验失败。  相似文献   

10.
自制真空热处理炉有效炉膛容积φ200×300mm,使用温度1200℃,极限真空度1.33×10~(-3)Pa。由室温边抽真空边加热到700℃,不超过40分钟,真空度不低于4×10~(-2)Pa;升温至1000℃仅60分钟;控温精度达±5℃;冷却速度:空炉从1100℃降至300℃仅35分钟,从300℃降至150℃2小时。用于GH169膜盒固溶并时效后呈银白色,无变形、强度和塑性达标;用于弹性合金3J_1高精度电液伺服阀零件的真空时效强化处理后,表面光亮、变形极小、全部合格;TC_4钛合金蓄压器经真空时效后,表面非常光亮,机械性能很高,沉淀硬化不锈钢工件经时效处理后可保持切削后的金属光泽,康铜箔退火后可保持冷轧材原始的光亮,铍青铜件处理后,不仅保持原有金黄色光泽,甚至比处理前更光亮,机械性能很高。  相似文献   

11.
型号专用产品底盘采用双扭杆独立悬挂装置,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热处理是关键工序。为提高扭力杆的承载能力,试验了回火温度对45CrNiMoVA钢制扭力杆的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冲击韧性、强扭及疲劳寿命各项性能的影响。在淬火温度和冷却介质相同的情况下分别采用了450℃保温3h和390℃保温3h的两种回火规范。试验结果表明:用450℃3h回火的扭力杆,各项性能指标均达不到设计要求,而用390℃、3h回火后则都达到设计要求,疲劳寿命大于1×10~5次。在整车试验中扭力杆没有发生问题。该工艺已通过基地级鉴定。  相似文献   

12.
冷冲模具在制造过程中开裂,造成较大损失。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分析得出,淬火过程中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综合作用是产生裂纹的外因。主要原因是材料的金相组织中存在网状碳化物,造成合金元素分布不均匀。经改进热处理工艺,对毛坯增加正火处理,消除了3.5级的网状碳化物。将回火温度从170℃提高到220℃,保温从2h延长到20~24h。  相似文献   

13.
针对TC4钛合金气浮陀螺轴承离子氮化的要求,改进离子氮化炉的阴极结构,控制阴极托盘与防辉盘、阴极柱上端圆盘与间隙套、间隙套与阴极瓷管之间的间隙尺寸,使氮化过程中的气压、电压和电流密度均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整,无内弧或击穿,辉光稳定,减小了瓷柱污染,氮化温度可≥900℃,使稍低于相变点则合金将有较佳综合性能;设计辅助工装,保证零件各部件的温差<10℃;经确定检测方法,优选离子氮化气氛、氮化温度及温度升降速度,消除污染后获得的氮化零件色泽金黄;最大氮化深度~0.5mm;表面硬度>Hm1000;球轴变形量<+4~7μm;球碗变形量<-15μm;研配后可达到设计要求,耐磨性能及抗咬合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孙明明  耿海  王亮  郑艺 《宇航学报》2019,40(11):1375-1382
采用有限元仿真(FEM)与地面热平衡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并模拟了30 cm离子推力器处于在轨环境时,有、无主动热控对三栅极相对位移变化造成的影响,并对目前离子推力器设置的工作启动流程可能造成的打火风险进行了预估。结果显示:三栅极组件的热形变方向均为法向方向,且栅极中心区域的间距最小;在 -269 ℃ 在轨极限环境温度下,推力器在5 kW工作模式下温度平衡后的屏栅与加速栅最大热态间距为0.14 mm,加速栅和减速栅则已发生贴合;在受太阳辐照以及卫星帆板恒温边界的影响下,栅面最低初始温度为-102 ℃;当推力器主动热控保证温控点为20 ℃时,栅面最低启动温度为-25 ℃,且推力器工作8000 s后,屏栅与加速栅、加速栅与减速栅的最小间距分别稳定在0.25 mm和0.20 mm;当推力器主动热控保证温控点为50 ℃时,推力器工作9000 s后,屏栅与加速栅、加速栅和减速栅最小间距分别稳定在0.31 mm和0.30 mm,能够满足0.25 mm的栅极安全打火间距要求。  相似文献   

15.
球轴尖系惯性导航仪表中的关键零件之一,用NiCrA1弹性合金制成。应用自制拉管装夹,在UL-130车床上加装被改造的金相双管显微镜,在放大的视野下加工检测。自制专用刮刀,初步刮削成型;用研磨套管研磨,抛光,完成半精加工和最终精加工;特制非标准黄铜反顶尖,采用两顶尖顶持磨削,确保了球头和圆柱部0.001mm的同轴度。磨削时的顶持力,球头最终尺寸的掌握,在相当程度上依靠工人的操作技能。工件的圆度、球度、同轴度在泰勒森2000型圆度仪上检测,轴向尺寸加工时采用特制的平测头百分表实现在线检测。零件球头的球度达0.065μm;表面粗糙度Ra=0.02μm;尺寸精度φ0.3~(±0.001)mm;相对于装配定位轴的同轴度达0.5μm;硬度达HRC61~63;120倍镜检无斑点;配宝石轴承孔的单面间隙0.0015~0.0025mm。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掌握空间站多机机组发动机点火工作温度特性,对150 N发动机双机机组开展高空模拟热试车,研究单个分机点火、双机同时点火以及机组机架包覆热控组件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个分机长时间点火导致不点火分机的氧化剂、燃料路电磁阀温度近似线性上升,平均最大温升速率分别为0.033 ℃/s和0.047 ℃/s。双机同时点火时,中心轴线间距180 mm的燃烧室喉部温度不会受到相邻分机点火的影响;氧化剂路电磁阀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斜向安装的燃料路电磁阀受相邻分机热烘烤产生的温升速率为0.018 ℃/s,占总温升速率的比例约35%。双机机组上单个分机长时间点火会对不点火分机头部法兰和电磁阀持续产生热烘烤作用,机组机架包覆热控组件后可以有效降低烘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一种特殊的直接耦合式介质稳频振荡器。它是在耦合型加载带阻滤波式基础上改进的一种性能更为优良的高稳定振荡器。这种直接稳频振荡器,电路简单,便于调试,并能获得良好的结果。其性能指标如下:振荡频率2.75GHz;机械调谐100MHz左右;频率精度优于5×10~(-6);电压推频系数130kHz/V;在室温下连续工作5小时,频率稳定度达3×10~(-6);输出功率5~25mw可调;在温度-50℃~+60℃范围工作4小时,频率温度稳定度达1.0ppm/℃;功率稳定度达0.015dB/℃;频谱纯净,与测试仪表BP-9型频谱分析仪的频标相似。  相似文献   

18.
电视机中频滤波器国产化用铌酸锂声表面波单晶(L·N)生长的极化工艺,直接影响到晶体的极化程度,晶体的极化程度直接影响到机电耦合系数k及介电常数ε_(33)最后影响到滤波器的出管率。经对极化电场、极化温度、升(降)温速率、极化时间诸因素的优选,选定高温极化工艺,其主要工艺参数为:极化温度1180~1200℃;直流电场8~10mA/cm~2;保温时间0.5h;升(降)温速率:升温↑1180℃(速率100℃/h);降温↓~900℃(速率50℃/h);降温↓~600℃(速率100℃/h)。  相似文献   

19.
低温改性天然橡胶剪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与天然橡胶剪切强度及剪切应变关系的比较,研究了低温改性天然橡胶在-30~50℃的剪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改性天然橡胶在-30℃或50℃下保温6 h后,当剪切应力为343 N时,其剪切模量与室温剪切模量相近,能满足-30~50℃温度范围内弹性材料的使用要求;同时低温改性天然橡胶与金属及其它复合材料粘接质量良好,能满足构件-30~50℃温度范围内的粘接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采用滚珠/无限大平板接触模型代替珠承接头模型,研究了压痕深度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平面度即加工精度并不是影响压痕深度的主要因素;材料表面硬度与工作压强是影响压痕深度的主要因素。压痕深度随材料表面硬度的降低而增大,随工作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建议在进行珠承喷管设计时,所选的阴阳球材料表面HRC硬度不小于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