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引 《国际太空》2013,(2):17-31
2012年,美国航天活动精彩不断,不仅发射次数居世界第三,达13次,而且把"核区分光望远镜阵列"(NuSTAR)、辐射带风暴探测器-A、B(RBSP-A、B)等新型卫星送上太空,还发射了一些先进的军用卫星,如首颗新一代窄带通信卫星"移动用户目标系统"(MUOS-1)、第2颗"先进极高频"(AEHF-2)、第4颗"宽带全球卫星通信"(WGS-4)等军用通信卫星,第3颗全球定位系统-2F-3(GPS-2F-3)导航卫星,以及多颗美国国家侦察局的卫星。在2012年影响最大的美国航天活动有两个,一是2次发射"龙"  相似文献   

2.
2012年的中国航天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征 《国际太空》2013,(2):2-16
2012年度全球共进行78次运载火箭发射活动,共发射各类航天器135个。其中3次发射失败,3次部分发射失败,共有128个航天器成功入轨,世界航天活动稳步发展。在2012年里,俄罗斯发射29次,仍居世界首位;中国发射19次,成功率100%;美国发射13次;欧洲发射8次;伊朗发射3次;日本、印度和朝鲜各发射了2次。本期详细盘点2012年世界航天活动,以便读者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2016年国外导航卫星发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国外共进行8次导航卫星发射活动,成功8次.其中美国1次,成功发射了1颗全球定位系统-2F (GPS-2F);欧洲2次,成功发射了6颗"伽利略-全运行能力"(Galileo-FOC)卫星;俄罗斯2次,成功发射了2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M(GLONASS-M);印度3次,成功发射了3颗"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截至2016年底,国外在轨运行导航卫星85颗,在轨运行并提供导航服务的卫星66颗,其中,美国GPS系统31颗,俄罗斯GLONASS系统23颗,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11颗,日本"准天顶卫星"(QZS)1颗(主要提供GPS增强服务).  相似文献   

4.
田兵 《国际太空》2012,(2):35-37
2011年,日本航天活动不多,但所发射的2颗成像侦察卫星还是引人关注的。与2010年相比,2011年印度航天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部成功,其主要原因是所发射的运载火箭都是"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而没有发射技术复杂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火箭"(GSLV)。伊朗航天活动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5.
韩国首颗雷达成像卫星—韩国多用途卫星-5(KOMPSAT-5,又名阿里郎-5)将于2012年第1季度由俄罗斯第聂伯-1(Dnepr-1)火箭在俄罗斯亚斯内(Yasny)发射场发射。该卫星是继KOMPSAT-1、2之后韩国第3颗多用途卫星,但不同的是,前2颗卫星是光学成像卫星,  相似文献   

6.
北京时间2013年1月27日,太平洋上空十分热闹:中国在境内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美国军方试射了"地基中段防御"导弹防御系统(GMD)拦截导弹;日本用H2A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雷达"4号及一颗技术试验卫星。再加上此后三天韩国"罗老"号火箭第三次发射终于成功,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如箭在弦  相似文献   

7.
空间扫描     
日本计划发射3颗国家安全卫星 据《防务新闻》2004年9月13日报道,日本首相内阁办公室为2005年申请了699亿日元(约6.38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日本在2007年3月前发射3颗国家安全卫星。该办公室计划在2006年发射其中的1颗成像卫星,2007年发射另外2颗。首颗卫星将收集光学图像,并将与目前在轨运行的光学“日本信息收集卫星”(IGS)组成双星。2007年发射的2颗卫星中的1颗将收集雷达图像,另1颗将成为第2代光学卫星的原型卫星。 (小夏) 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将进行一箭双星发射 发射日期定于2005年第4季度或2006年初…  相似文献   

8.
2011年12月12日,日本H-2A-202型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IGS)·雷达3号”雷达侦察卫星,用于监视朝鲜的导弹和核计划及开展自然灾害监测。这是H-2A火箭第20次发射和第19次发射成功。日本现有3颗光学侦察卫星在轨工作,2011年9月新发射的另一颗光学卫星尚未投入使用。有两颗雷达卫星被成功发射入轨,但后来因故障报废。  相似文献   

9.
土星 《太空探索》2013,(9):34-37
经过多次推迟,2013年7月1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C22(P S LV-C22)成功发射了其"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的首颗导航卫星——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1A,成为继美国、苏联/俄罗斯、中国、欧洲、日本之后,世界第六个拥有自制导航卫星的国家。发展计划多年来,印度一直很重视应用卫星的研制和运营,以期更快提高国防军事  相似文献   

10.
<正>3月17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IGS)雷达5号机"。这是H-2A火箭连续第二次发射与国防有关的卫星。该卫星由三菱电机公司研制,由内阁卫星情报中心运行。本次发射前日本共有6颗卫星在轨工作,包括3颗光学卫星和3颗雷达卫星。此次发射的卫星光学分辨率0.6米,雷达分辨率优于1米,将接替2011年12月发射的"雷达3号机"卫星。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月21日,以色列首颗雷达成像侦察卫星———“技术合成孔径雷达”(TECSAR,见图1),由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发射入轨,这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第2次进行商业发射任务,也是以色列首次用印度火箭发射卫星。该卫星质量只有300kg,载有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SAR)  相似文献   

12.
□□2000年4月24日是中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DFH-1)卫星发射成功30周年纪念日.30年前的这天,东方红-1卫星在长征-1运载火箭的携带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万里长征.10多分钟后,东方红-1卫星成功地进入倾角68.5°、近地点高度439 km、远地点高度2 384 km的椭圆轨道.东方红-1卫星的发射成功,是中国空间技术取得的首次重大突破,使中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自行研制和发射航天器的国家.自那时起,截至2000年3月,中国已用自行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69次航天发射,累计发射了85颗人造地球卫星(国产卫星53颗,国外卫星32颗)和1艘无人状态的试验飞船,发射成功率大于85%.现从中国对空间技术体系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中国的航天器进入太空技术已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的航天信息应用技术已取得显著效益3个方面,来回顾近30年间中国空间技术取得的斐然成就.  相似文献   

13.
月球探测卫星--月球初航-1□□继日本和中国近期分别发射了本国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月女神"和嫦娥-1之后,印度计划在2008年10-12月发射其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月球初航-1(Chandrayaan-1,见图1).  相似文献   

14.
1989年是80年代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国际航天活动的总特点是:载人航天进展不大,行星探测较受重视,军用卫星发射阴显增多,空间工业和应用卫星在扎扎实实发展。 1989年全世界除中国外共进行101次航天发射,共发射了136颗卫星。其中苏联发射74次96颗卫星;美国发射18次25颗卫星,欧空局发射7次;日本发射2次,它的卫星有5颗。欧空局发射的卫星有3颗;英国发射的卫星有2颗;瑞典发射的卫星有1颗;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发射的卫星有2颗。  相似文献   

15.
司马 《国际太空》2013,(2):42-47
2012年,欧洲航天活动进展的很顺利,成功进行了8次发射,居世界第四,并有几个第一问世,例如,成功发射了首枚"织女星"(Vega)小型火箭,它与阿里安-5(Ariane-5)大型火箭和欧版"联盟"中型火箭形成互补,填补了欧洲小型运载火箭的空白;法国首颗第4代"斯波特"(SPOT)资源卫星—斯波特-6入轨,它具有质量轻、寿命长和分辨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的世界航天活动呈现出竞相发展与加强合作并存的景象,各个国家或地区基本完成了预定的发射计划,特别是欧洲、日本和中国都顺利执行了重要的载人航天任务,印度也发射了第1颗月球探测卫星,一些国家的新型卫星纷纷入轨。美中不足的仍然是老问题:由于火箭故障使个别发射出现了失败。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12月11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QL型运载火箭在斯里哈里科塔岛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了印度空间研究组织"雷达成像卫星"(RISAT)2B系列的第二颗卫星,即RISAT-2BR1,并搭载了9颗微小卫星。这是捆绑了4台固体助推器的PSLV-QL型火箭第二次发射。RISAT-2B系列包括3颗卫星。这些卫星配备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SAR),设计寿命5年。首星今年5月  相似文献   

18.
祁首冰 《国际太空》2014,(10):69-75
韩国航天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以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技术为重点,主要通过国际合作、技术引进再创新发展航天技术与能力。1992年韩国拥有了首颗卫星,2006年成为全球第6个具有优于1m分辨率遥感能力的国家,2010年成为全球第7个拥有气象卫星的国家(或组织),2013年成为全球第7个具备1m分辨率空间雷达成像能力的国家。2013年韩国航天运载火箭-1成功发射,韩国成为世界第11个自主发射火箭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萧昊 《国际太空》2008,(6):27-29
2008年4月28日,印度在斯里赫里戈达(Satish Dhawan)航天中心发射场,首次以“一箭十星”的发射方式,成功用1枚极轨卫星运载火箭-C9(PSLV-C9),发射了制图卫星-2A(Cartosat-2A)、印度迷你卫星-1(I MS-1)和另外8颗纳卫星,总质量约824kg,一次发射卫星数量创下了印度航天史上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20.
正9月26日,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G(3)型运载火箭在斯里哈里科塔岛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了"散射计星"1遥感卫星,并搭载发射了国内外7颗微小卫星。"散射计星"1携带Ku波段一个有效载荷,用于填补"海洋星"2卫星上的OSCAT仪器失效所留下的空白。该星采用标准的"印度迷你星"2平台建造,发射质量371千克,运行在723千米的太阳同步极轨道,设计寿命5年。这是印今年进行的第5次航天发射,去年印度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