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对复模态矩阵摄动法的补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已有的复模态摄动法不能唯一确定特征向量的所有摄动项这一缺陷,通过引进一个非常简单的范化条件,并采用常规的双正交条件,就很方便地导出了孤立特征值情形的复模态矩阵摄动公式。本文是对复模态矩阵摄动法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两端铰支输流管道固有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复模态分析方法和Galerkin方法研究了两端铰支输流管横向振动对其固有频率的影响.通过数值方法绘出系统的前两阶固有频率随流体速度的变化情况.利用数值算例分析了复模态分析方法、二阶Galerkin截断和四阶Galerkin截断方法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具有压电作动器与应变传感器的柔性连杆机构的振动主动控制问题。应用复模态理论对宏观机敏机构的动力学方程进行解耦,建立了包含系统噪声与观测噪声的受控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并分别设计了离散LQG状态反馈控制器与离散Kalma。滤波器。宏观机敏机构的在线振动控制实验表明,柔性连杆的应变峰值降低了80%,机构的动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4.
阻尼陀螺系统动力响应的有限元复模态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曾亮  李琳 《航空动力学报》2008,23(10):1847-1853
采用复模态分析方法研究了陀螺系统及具有粘性阻尼的陀螺系统的动力响应及其数值分析方法,提出了陀螺模态阻尼比的概念,实现了利用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对诸如薄壁旋转轴和转动薄壁壳体等各类形式的复杂旋转薄壁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分析的目的,讨论了不同条件(单点旋转简谐激励和沿圆周呈周波型分布的激励)条件下转动薄壁壳体结构的行波振动特点.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采用复模态分析方法研究非平稳大气紊流对弹性飞行器的影响,首先给出了非平稳随机大气紊流模型,然后提出了弹性飞行器对非平稳随机大气紊流激励的复模态分析方法,该方法把复杂的随机动力响应计算问题转化为复代数运算问题,为研究飞行器对随机大气紊流的响应开辟了新的途径,最后以某型-空导弹为例,计算其对非平稳随机大气紊流的响应,从而说明非平稳随机大气紊流对弹性飞行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机敏材料的冗余度柔性机器人复模态主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基于机敏材料的冗余度柔性机器人的振动主动控制问题。应用复模态理论对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进行解耦 ,建立了受控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利用极小值原理设计了连续LQR状态反馈控制器 ,并根据对偶原理设计了具有指定稳定度的Luenberger全维状态观测器。平面 3R冗余度柔性机器人的仿真算例表明 ,该方法可以显著改善受控系统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建立了典型的风电系统数学模型。在使用传统特征值分析法的基础上,利用同伦函数代替参与因子法,准确且直观地辨识出系统振荡模态特征值对应的状态变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状态变量对应的参数对系统振荡模态特征值的影响。最后,通过PSCAD/EMTDC平台进行时域仿真。结果表明:直流电压控制外环积分系数和电流控制内环比例系数对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非比例阻尼系统动力修改的摄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久厚  朱德懋 《航空学报》1994,15(12):1486-1489
讨论了对非比例阻尼振动系统作小修改时,其复频率和复振型的摄动分析方法。当振动系统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有较小修改时,不重复求解大型复广义特征问题,在已知初始系统复模态参数的基础上进行复模态坐标变换,用矩阵摄动法给出修改系统的频率、阻尼比和复振型。算例表明,将这种方法用于非比例阻尼振动系统的动力修改,计算简单,费用经济,精度较高,因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复合材料构件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状况,阐述了基于全三维模型的工艺设计系统的研究现状.针对复材构件成型工艺设计特点,研究了基于全三维模型的复材构件成型工艺设计系统构建技术,阐述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实现方法.在CATIA环境下开发了基于全三维模型的复材构件成型工艺设计系统,并通过多个构件的工艺设计对系统功能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根据激振实验数据,应用加速度响应频响函数方程组求解尾桨毂中心处的各阶模态频率,采用加速度导纳圆方法求得尾梁在尾桨毂中心处各阶模态的质量、阻尼和刚度。利用特征值方法分析了尾桨/尾梁耦合共振动稳定性。结果表明,尾梁纵向和垂向一阶模态是可能与尾桨摆振后退型模态产生耦合共振的危险模态,提高尾桨减摆器储能模量和尾梁一阶固有频率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模态截断与简谐载荷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矩阵级数展开和特征值问题的谱叠加原理,将截断模态对响应的贡献用已知模态和系统矩阵来精确表达,从而可提高计算精度。数值算例表明本文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奇异摄动理论分析飞机的纵向扰动运动。首先利用匹配的渐近展开法将扰动运动近似分解为长、短周期两个模态,并利用Van Dyke匹配原理及加法法则给出了合成解,它给出了在任意的起始扰动条件下整个扰动运动的发展过程。其次,利用坐标变形法对特征值进行了修正。算例表明,经过修正后的长周期特征值和精确解相当吻合。理论分析还表明,短周期特征值的修正项是高阶小量,因此通常零级近似的特征值已经与精确解相差无几了。  相似文献   

13.
导弹舵机/舵面系统模态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导弹舵机/舵面系统非线性较强的特点,将"猝发随机法"和"纯模态法"相结合,得出准确测试舵机/舵面系统模态参数的模态试验方法。首先采用"猝发随机法"获取系统的频响函数估计,然后采用多参考最小二乘复频域(PolyMax)法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得到系统初步的模态参数,最后利用"纯模态法"剔除虚假模态,准确测试结构的模态参数。该方法提高了导弹舵机/舵面系统模态参数的识别质量和效率,为导弹颤振特性分析及气动伺服弹性分析提供了准确的动特性参数,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浩  臧朝平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10):2205-2215
采用积分的思想,将曲面机匣看作由若干圆柱机匣积累而成,将曲面机匣振型数据插值到一个圈数×点数×层数的三维像素空间内,能够实现径轴向Tchebichef矩(RAT矩)对曲面机匣模态振型的识别。利用RAT矩函数从曲面结构模态振型数据提取矩特征值,实现对振型数据的压缩,基于矩特征值的相关性分析能够很好地描述重模态现象,弥补了传统模态置信准则(MAC)值对于重模态描述的缺陷。进而将矩特征值代替振型数据,作为目标函数,应用于模型修正。矩特征值的数据量远小于振型数据,能够提高计算效率、避免修正结果不收敛。考虑到工程部件大多非完全轴对称,以一个带有非对称凸台的航空发动机机匣为例,基于RAT矩进行模态计算、相关分析和模型修正,发现同时利用频率与RAT矩进行模型修正,相关性有明显的提升,例如第9阶模态的相关性由35.35%提升到67.21%。各阶模态对的频差也都明显降低,最大频差由14.56%降至9.09%。证明了RAT矩函数能够应用在三维曲面非对称机匣的模型确认中。  相似文献   

15.
撞击流混合器速度信号的Hilbert-Huang变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激光多普勒测速系统,对撞击流混合器的流场瞬时速度进行了测量。将Hilbert-Huang变换(HHT)应用于瞬时速度信号的分析,提取出各阶内禀模态函数(IMF)并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D)对速度信号进行滤波降噪。通过希尔伯特谱分析(HSA)确定了撞击流混合器速度信号的能量分布状况,信号能量集中于低频区,即存在于尺度较大的流体涡旋中。分析速度信号各阶内禀模态函数在不同频段的能量分布与转换,发现不同频段IMF的能量分布与流型转变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能量特征值的提取表明,提高螺旋桨转速有助于强化系统的混合效果。最后将撞击流混合器的流场由内而外划分为中心区、涡旋区和回流区3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在频域颤振方程的求解中,PQI法采用分段气动力的表达形式将颤振方程进行分段直接求解,避免了迭代。由于广义气动力分段插值函数PQI的构建依赖折合频率的选取,将构造的分段插值函数嵌入颤振方程中求解存在模态窜支问题,对此发展了一种基于特征值摄动理论的预测跟踪法来确定各阶模态对应的特征值随参数变化的前后对应关系。文中介绍了PQI颤振分析的基本方法,并采用P-K法进行对比分析来验证算法的计算精度,最后将发展方法应用到某飞机全机轴对称状态颤振分析中来验证算法在实际工程颤振分析中的有效性,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高,模态跟踪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径向切比雪夫矩函数的结构动力学模型修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基于径向切比雪夫矩函数的振型描述及模型修正的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结构.将结构的模态振型用径向切比雪夫矩特征值表示,可以用很少的数据很好地描述振型数据的特征,实现振型数据的压缩.将径向切比雪夫矩特征值用于相关分析中,克服了利用模态置信准则描述对称结构重模态的缺陷.进一步将径向切比雪夫矩特征值用于模型修正中,克服了将振型数据直接用于修正中会产生的一些问题,如振型数据量过大、修正不易收敛等.以某航空发动机实验器的封油盖为例,进行振动模态测试实验,利用径向切比雪夫矩函数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及模型修正,修正前后,封油盖有限元的前13阶固有频率的预测值与实际结构模态测试的实验值误差由最大值17.13%降低到1.23%,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用自由空间法测量材料复介电常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电磁波在自由空间通过平板电介质材料的传播特性,得到了散射参数与复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式和求解复介电常数的三种表达式,并对三种表达式分别进行误差分析.解决自由空间法测量电介质材料复介电常数的不稳定性问题和相位模糊性问题.建立测试系统,并在X波段对平板电介质材料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实验复模态参数的有限元模型修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文贤  陈新 《航空学报》1999,20(1):11-16
提出了一种利用非完备实验复模态参数,修正带有非比例阻尼矩阵结构有限元模型的迭代修正方法。首先,对处理困难的阻尼矩阵表达为质量与刚度矩阵的多项式组合,并给出了物理解释,被修正参数为该多项式的系数和结构的某些局部几何、材料参数,其修正结构物理意义明确,与结构的动态设计相适应,实例表明了本文修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变流器控制参数对振荡模态的影响。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系统详细的小信号模型,利用特征值分析和相关因子分析,对机网相互作用振荡模态进行辨识和分类。通过改变变流器控制参数,研究振荡模态的变化特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上进行仿真验证。研究表明,优化变流器控制参数,可有效抑制振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