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整周模糊度解算全过程进行描述并提出GPS信号受到干扰条件下确定整周模糊度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将惯导伪距作为待定点目标位置的近似值 ,代入双差相位测量方程里 ,推导出误差项 ,通过最小二乘算法得到实数解的整周模糊度 ,再分别通过快速模糊度搜索法和综合模糊度搜索法进行整周模糊度搜索 ,通过仿真检验该方法的正确性同时对比两种算法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岭估计理论实现GPS快速定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在短时间内 GPS观测方程的法方程容易形成病态的实际 ,探讨用岭估计理论消除其病态性的方法 ,然后用 LAMBDA方法确定其整周模糊度。实验证明 ,对于单频 GPS接收机 ,在 1 min左右 ,利用该技术即可正确确定整周模糊度 ,从而实现厘米级定位  相似文献   

3.
针对整周模糊度解算中实时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遗传算法。首先利用卡尔曼滤波求解整周模糊度的浮点解,然后采用排序和多次(逆)双乔里斯基分解对浮点解及其协方差阵进行降相关处理,降低整周模糊度各分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利用已知基线确定模糊度搜索空间,基于实数编码,将自适应遗传算法应用在整周模糊度的搜索解算过程中,求得整周模糊度的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与Lambda算法相比,耗时更少;与简单遗传算法相比,具有更强的收敛能力,是一种高效的整周模糊度快速解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LAMBDA方法确定GPS载波相位测量的整周模糊度,需要较高精度的浮点解。但用短时间GPS观测值构建的法方程容易出现病态,以致法方程的解很不稳定。本文使用谱修正迭代法,消除法方程病态,进而用LAMBDA方法确定整周模糊度。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1min左右的单频GPS载波相位测量,利用本文方法即可正确地解算出它的整周模糊度,从而实现厘米级定位。  相似文献   

5.
徐定杰  党超  沈锋 《宇航学报》2011,32(12):2518-2525
在多天线GPS姿态确定系统中,整周模糊度的确定一直是姿态解算的一个难题。针对载波相位双差模型,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几何解算双差整周模糊度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C/A码数据完成姿态初步解算;然后根据初步解算的姿态参数、各天线间基线分量参数和卫星到接收机在当地水平坐标系中的向量,再利用本文提出解算双差整周模糊度几何算法求取整周模糊度双差值;将整周模糊度双差值代入载波相位双差模型反解精确的各天线坐标分量,由取得的各天线坐标分量解算得到精确的姿态参数。同时,应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对采集的GPS多天线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进行了姿态测量解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述了利用GPS载波相位技术进行载体姿态确定的原理,比较了目前已有的多种整周模糊度求解算法,选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了载体定姿实践,减少了备选整周模糊度的组合数,并采用多种约束信息来剔除不正确的模糊度组合,结合实验,指出了载体姿态变化和整周模糊度搜索速度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模糊度确定的辅助方法,并给出了应用算例。  相似文献   

7.
利用卡尔曼滤波快速确定GPS整周模糊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一种快速确定 GPS整周模糊度的方法 ,该算法根据载体运动特性 ,构造了卡尔曼 (Kalman)滤波器的状态方程 ,通过去相关处理 ,消除或减弱短时间内 GPS载波双差观测量的相关性 ,这不仅改善了 Kalman滤波器的稳定性 ,而且提高了确定 GPS整周模糊的可靠性 ,仿真结果表明 :对于短基线的情况 ,在较短的时间内 ,经过去相关处理有利于正确确定 GPS整周模糊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FARA方法搜索整周模糊度组合数比较大,LAMBDA方法需要浮点解精度比较高的缺点,提出一种求解GPS载波相位测量整周模糊度的分步法。用LAMBDA方法搜索出来的整周模糊度作为FARA方法的初始解,进而用FARA方法解算出它的最终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缩短搜索整周模糊度的时间,快速准确地确定整周模糊度。  相似文献   

9.
《航天控制》2021,39(1):58-63
为了更精确地解算DGPS整周模糊度,把仿生学中的蚁群算法应用到模糊度固定解搜索环节,并在传统蚁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自反馈因子,改善了传统算法在整周模糊度解算中收敛速度慢、易于陷入局部极小的缺点。实例结果表明,在和LAMBDA算法的1000个历元对比实验中,改进蚁群算法的搜索成功率要优于LAMBDA算法,且接近百分之百,利用改进蚁群算法解算的基线长度精度可达毫米级,证明该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通道相位误差较大时常规干涉仪测角解模糊算法频繁出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记忆算法的干涉仪解模糊检测与纠错方法。利用干涉仪逐次递推测角算法解模糊的结果估计出角度和整周模糊值的初始值,在此基础上进行角度和整周模糊值的有限记忆递推,识别并纠正逐次递推测角算法中出错的解模糊测角数据,期望得到正确的解模糊结果,以保证后续角度数据的处理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有限记忆纠错算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并纠正逐次递推解模糊测角算法中存在的模糊值出错问题,降低干涉仪解模糊的出错概率。此方法对其它体制的相位干涉仪测角解模糊纠错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姚彦鑫  赵昀  刘亮 《宇航学报》2013,34(11):1490-1495
GNSS整周模糊度解相关算法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整周模糊度的搜索速度和解算成功率。为了在不降低GNSS整周模糊度解相关算法解相关程度的前提下,提高解相关算法的计算效率,在深入分析典型解相关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对角线预排算的解相关算法。该方法源于对直接对角线排序解相关算法的预排序思想,采用矩阵分解后对角线元素中最小值并将其转换到对应对角线位置的方式,用更少的迭代次数达到比直接对角线排序更好的解相关效果。将新算法与其他算法进行仿真比较得出,其性能优于直接对角线排序算法,解相关功能与联合解相关算法等效,且计算效率略占优势。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常规模糊度检验三步法中存在的错误模糊度整数解漏检的情况,分析了错误整周模糊度、观测值残差及多余观测分量矩阵之间的内在联系,阐述了参考星变化对多余观测分量矩阵主对角线元素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余观测分量的整周模糊度可靠性检验方法。该方法根据多余观测分量主对角线占优原则实现部分卫星的模糊度可靠性检验。对于多余观测分量主对角线不占优的卫星,利用多余观测分量绝对值最大的情况进行整周模糊度可靠性检验,从而完成所有卫星的模糊度可靠性检验。  相似文献   

13.
徐国强  孟秀云 《宇航学报》2011,32(8):1694-1700
针对传统的双差分载波相位实时定位平台精度低的特点,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单周期多基线组合的实时定位平台。该平台采用单周期整周模糊度算法进行模糊度解算,有效避免了周跳和初始化问题,并组合多基线测量观测值,有效地减少了单基线长度增加带来的影响,通过对平台进行建模仿真,表明其与传统平台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精度。最后,本文将GPS多基线测姿算法引入,将该平台应用到空中对准技术中,进行对准仿真,取得了更高的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14.
首先研究了利用多天线GPS载波相位测姿的基本原理,其中初始整周模糊度是解算载体姿态的关键。进而引入了一种改进的LAMBDA算法,该算法运用矩阵变换等数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模糊度之间的相关性,并结合基线长度检验方法筛选出正确的模糊度值。借助以Superstar接收机为核心的测姿系统,进行了航向角和俯仰角的静态测试验证,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有效地测量载体的姿态,满足低精度测姿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郑冲  韩宏伟  周伯昭  吴杰 《宇航学报》2006,27(Z1):34-38
基于北斗双星定位系统对双星定向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详细的观测误差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接收机钟差对整周模糊度求解和定向结果的影响,并用旋转基线法实现了整周模糊度求解.完成了双星定向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基线长度为0.827 m时,采用100秒的观测数据,双星定向精度优于0.03°.从而证明北斗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快速、高精度定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基线长度已知的情况下,利用零空间约束动态求解GPS双差整周模糊度,进行解的去相关后,应用蚁群算法在整周模糊度空间内寻优。根据实测算例解算结果,蚁群算法在很少的解样本数内获得了很好的搜索结果,与遗传算法结果相比较,证明了蚁群算法在相同搜索率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搜索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陈万通  秦红磊 《上海航天》2012,29(3):11-14,64
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单历元的L1波段的载波相位和码相位观测方程进行组合求解整周模糊度的浮点解。基于对浮点解与固定解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将低精度浮点解映射到固定解的方法,降低了最小二乘降相关平差(LAMBDA)算法对高精度浮点解的依赖性,避免了多个历元求解高精度浮点解,实现了单频、单历元的整周模糊度估计。实际数据测试结果表明:算法的成功率大于95%,能有效地实时解算动态姿态。  相似文献   

18.
运用双频伪码/载波相位组合方式求解整周模糊度的方法实现星间链路中的载波相位测距。在双频伪码/载波相位组合原理的基础上,对不同组合方式下的测量误差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增大载波频率时的载波相位测距手段。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得到较准确的整周模糊度值和精度较高的测距值,实现了载波相位高精度测距。  相似文献   

19.
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是利用载波相位进行星间无线电相对距离测量的关键。介绍编队小卫星的工作特点,针对星间相对距离实时、高精度测量的要求,详细阐述利用双频伪码和载波相位观测值解算载波整周模糊度的方法,推导伪码、载波相位测量误差与模糊度解算误差的关系,讨论降低误差的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单个测量历元获得载波相位整周模糊解算,解算精度与伪码测距精度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进行卫星导航定位时,利用载波相位比利用码相位进行定位拥有更好的定位精度和安全性,并可以提升用户的满意度,然而得到测相伪距的前提是明确载波相位的整周模糊度和周跳数。首先根据三频模糊度分解模型将整周模糊度解算出来;然后利用三频码伪距/载波相位组合法进行周跳数的求解;最后仿真验证了整周模糊度解算方法的正确性,并分析比较多频接收机型号的不同对卫星信号周跳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