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长二捆”火箭几次发射澳大利亚卫星用的“黑匣子”——磁记录仪,呈圆柱状,直径和高度均不足40公分,顶端箍有对角切开的空心四方体金属壳,壳上漆有红白相间的线条,重约25千克。它被放置在火箭的第一级,即芯级箭体内。 “长二捆”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后,其芯级在工作几分钟后脱落,磁记录仪在这期间记录着火箭发射和飞行情况的上万个  相似文献   

2.
近来 ,美国媒体以大量篇幅报道 ,美国国务院称 1994年中国在研制卫星近地点固体发动机过程中可能得到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的技术帮助。这种说法是毫无事实根据的 ,也是不负责任的。中国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了卫星近地点固体发动机。1993年 3月 2日 ,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亚洲卫星公司签订了用“长二捆”火箭发射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制造的亚洲卫星- 2 ,进入低地球轨道的发射合同以及采购近地点固体发动机的合同。亚洲卫星公司选择“长二捆”火箭发射亚洲卫星 - 2 ,就是基于中国航天有着近 40年成功研制多种运载火箭的经验和成熟掌握了生…  相似文献   

3.
1992年3月22日晚,全国亿万观众早早地围坐到电视机前,我国用“长征2号E”(简称“长二捆”)火箭为澳大利亚发射美制通信卫星的时刻就要到来.人们的心禁不住激烈地跳动起来。 18时40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操作人员准时批动了点火按钮。旋即,人们看到了火箭尾喷管喷出了通红的烈焰,发射架周围浓烟翻腾。然而,托举“澳星”的“长二捆”火箭却没有象人们希望的那样  相似文献   

4.
1996年10月20日下午3时20分,从沉寂了两年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架传出雷霆万钧般的怒吼,我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托举起第17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直刺青天…… 遨游太空15天后,卫星又按预定计划重回祖国母亲的怀抱,从而宣告这次航天发射活动最终获得圆满成功。 伴随着星箭共辉煌的喜悦,那些珍藏在内心深处的闪光记忆不禁又浮现在眼前…… “常胜将军”力挽狂澜 这次发射使用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中国航天的火箭家族里并不起眼。 论个头,它比不上威猛异常的长二捆、长三甲火箭;论名气,它也  相似文献   

5.
去年11月28日和12月28日,“长二捆”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连续将美国马丁公司制造的“亚洲二号”和“艾科斯达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而且都使用了中国制造的火箭上面级,令国人骄傲。这里,透过发射台面的热闹场面,把一些内幕花絮奉献给读者,读来会有另一种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披露,以色列正在研制发射小型卫星用的商用运载火箭。这种小型商用运载火箭源于以色列军用火箭“沙维特”,沙维特火箭曾于1988年和1990年发射了以色列的“地平线”1号和2号卫星,今年底将发射“地平线”3号卫星。新研制的运载火箭有4级,其中3级是固体火箭,上面级是液体火箭,使用双组元燃料。该火箭高20米,重30吨。第1级用游动发动机控制飞行方向,第2、第3级用气体喷射制导,第4级火箭用于保证最后推力和有效载荷姿态控制。  相似文献   

7.
“长二捆”发射“澳星B_3” 8月28日,我国“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澳大利亚的“澳普图斯B_3”通信卫星准确地送入轨道。这次发射合同是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美国休斯公司于今年3月28日签订的,由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8.
《太空探索》2003,(7):24-25
5月25日零时3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 随着“北斗一号”卫星的发射升空,长征运载火箭至今已进行了第70次发射,发射成功率达到了90%,充分展示了中国长征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中国航天专家25日在此间指出,根据国际航天界通行的计算标准,长征运载火箭的总体技术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这位专家介绍说,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标准,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在90%以上,可以认为进入了国际一流水平。“北斗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使长征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从第69次发射时的89.8%提高到了90%。它标志着中国长征运载火箭巳经跻身于国际一流运载火箭的行列。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的“德尔它”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4%,欧空局的“阿里安”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3%,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0%。  相似文献   

9.
夏光 《国际太空》2008,(1):7-11
1引言□□为了增强和拓展航天业务,印度航天局(DOS)正在继续探索、发展新的航天技术和系统。目前,印度主要拥有2个正在运行的卫星系统,即用于提供通信、电视广播和气象业务的“印度卫星”(IN-SAT)和用于环境监测、管理的“印度遥感卫星”(IRS)。印度还拥有2个正在运营的运载火箭系统,分别是主要用于发射遥感卫星到极轨道的“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和主要用于发射通信和气象卫星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运载火箭”(GSLV)。2航天运输系统2.1PSLV火箭技术性能提高2007年1月10日,印度PSLV-C7火箭执行了PSLV火箭…  相似文献   

10.
<正> 九十年代初,可利用这些火箭发射国内外各种商业卫星为适应国内外商业卫星发射的需要,我国已开始实施研制和改进运载火箭计划。新研制的三种运载火箭有: 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为基础,研制“长征三号A”火箭。使其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00公斤;  相似文献   

11.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用于发射航天器的火箭之统称。现今报刊上有关“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情况的报道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简单地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与冠以“长征”的运载火箭等同,二是对冠以“长征”的运载火箭遗漏了1次曾在国内外引...  相似文献   

12.
“阿里安”火箭面临剧烈竞争□□欧洲的“阿里安”火箭正面临来自美国、俄罗斯和中国运载火箭的巨大竞争压力,经营该系列火箭的阿里安空间公司拟采取降低价格、提高发射率、以及改进火箭性能等措施来抵御越来越多运载火箭的挑战。阿里安空间公司目前拥有50%~60%的...  相似文献   

13.
武铠 《太空探索》2004,(10):2-3
8月29日15时5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今年继“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和“探测二号”3颗卫星发射成功之后,我国航天领域又一次传来的捷报。这3次发射升空的火箭,同属我国的“金牌火箭”——长征二号丙系列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4.
8月28日,在西昌的雨季,“长二捆”火箭发射“澳星B_3”成功了。至此,我国承揽的澳星发射任务全部完成。在澳星发射过程中,有喜悦,有懊丧,风风雨雨,情怀万千。这里将自始至终跟踪采访的新华社记者为本刊写的报道,择其一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国外新型运载火箭研制计划与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颖 《国际太空》2002,(10):22-27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欧、日、俄开始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至今,这些火箭的研制已取得了重大发展。新型运载火箭的型号种类高达20余种,其中既包括中小型运载火箭,又包括大型或超大型运载火箭。由于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发射价格,因而新型运载火箭的陆续登场必将对未来的国际航天发射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1 美国“改进型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计划 1.1 计划背景 1994年,美国空军提出研制“改进型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EELV)。其任务是,通过竞争的方式选择方案并在21世纪初研制成功一系列可以代替现役“大力神”、“德尔他…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2005年8月2日,我国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素有“金牌火箭”美称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液体运载火箭技术是在液体弹道导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的第一种运载火箭为长征一号,是以中远程液体弹道导弹为原型进行研制的.尔后,又在液体弹道导弹的基础上改进研制了我国的第二种运载火箭长征二号.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是我国运载火箭的基本型,在长征二号的基础上,经过研制,衍生出了长征二号系列火箭、长征三号系列火箭和长征四号系列火箭.所以长征一号和长征二号研制成功的历程即是我国运载火箭的创建历程.  相似文献   

18.
夏光 《国际太空》2005,(4):8-11
“猎鹰”(Falcon)火箭是由美国空间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研制的低成本、高可靠性运载火箭。它能够从范登堡、科迪亚克、卡纳维拉尔角、瓦罗普斯和马歇尔等多处发射。在没有正式发射之前,“猎鹰”火箭就已经获得了总价值约3500万美元的4份发射订单。  相似文献   

19.
1986年,印度将首次用加大推力卫星运载火箭从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发射第二颗“罗希尼”卫星,重150公斤。它将送入408公里圆轨道。现在,印度建立了一个专用发射台,有钢骨架塔,垂直装配卫星和火箭,而过去是水平装配,运到发射场,发射前竖起来。印度想用先进的卫星运载火箭使之进入更加先进的空间技术领域。火箭将带一个监测火箭技术性能的有效载荷。  相似文献   

20.
8月2日,素有“金牌火箭”美称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第21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