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JAXA网站2018年10月29日报道,温室气体观测卫星-2(GOSAT-2/IBUKI-2)当日从日本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成功。GOSAT-2是温室气体观测卫星(GOSAT)的后继任务,旨在利用更高性能的传感器收集更高精度的温室气体观测数据,服务环境管理部门,为对抗全球变暖提供理论支持。GOSAT-2由三菱电机公司建造,最大质量2000kg,设计寿命5年,运行于613km的  相似文献   

2.
正10月29日,一枚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温室气体观测卫星"(GOSAT)2,并搭载发射了阿联酋酋长国先进科技研究院(EIAST)的"哈利法星"对地观测卫星以及5颗微小卫星。GOSAT-2又名"息吹"2,由三菱电机公司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建造,  相似文献   

3.
刘佳 《国际太空》2013,(3):52-60
1月1月16日凌晨,俄罗斯军方在普列谢茨克用一枚呼啸号(Rokot)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宇宙-2482~2484(Kosmos-2482~2484)3颗卫星。据悉,该火箭采用了微风-KM(BrizKM)上面级,微风-KM经过数次点火成功将这3颗军事卫星送入了预定的轨道。2013年1月27日,日本H-2A火箭在种子岛宇宙中心成功发射了雷达-4情报收集卫星(IGS-Radar4)和光学-5V情报收集卫星(IGS-  相似文献   

4.
9月20日,美国航宇局的HEAO-3科学卫星(高能天文观测卫星)在肯尼迪空间中心成功地用宇宙神-人马座运载火箭发射入轨。这是高能天文观测卫星系列中的最后一颗星。 HEAO-3的任务与它的两个先驱星稍有不同。HEAO-3和HEAO-2用以测量X-射线和寻找X-射线源,而HEAO-3将用来探测X-射线  相似文献   

5.
日本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于1991年8月30日从鹿儿岛宇宙空间观测所用M-3SⅡ(第6枚)火箭发射第14号科学卫星(SOLAR-A)。 SOLAR-A是观测太阳耀斑时释出的X射线和γ射线的观测卫星,是继1981年2月发射的第7号科学卫星(天文卫星-1)之后,日本的第二颗太阳物理观测卫星。众所周知,太阳活动周期为11年,太阳在活动最盛期在其表面频繁出现爆发现象,爆发时间短的只有数十秒,长的可达数小时,这时产生X  相似文献   

6.
正1引言2018年2月2日成功发射的张衡-1卫星是我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第一个天基平台,它的主要科学目标是为未来建立地震前兆电磁监测卫星业务化系统进行技术准备。该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根据地震电磁辐射及其传播特征,张衡-1卫星配置了3类8种有效载荷:一是探测电磁场的有效载荷,包括高精度磁强计、感应式磁力仪和电场探测仪;二是探测等离子体的有效载荷,包括等离子体分析仪、朗缪尔探针、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掩星接收机(GNSS掩星接收机)和三频信标机;三是探测高能  相似文献   

7.
日本根据空间研究委员会制定的1984—2000年空间规划,提出了1984年的空间研究项目及预算: 1.科学卫星①加快第十颗科学卫星——行星的研制。②开始研制第十一颗科学卫星——天文学卫星—C。③设计第十二颗科学卫星(EXOS-D)样星。 2.对地观测①用N—2火箭发射同步气象卫星3号  相似文献   

8.
正2月27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IGS)光学6号机"。H-2A为两级火箭,两级均采用低温氢氧发动机,可根据任务需要捆绑2台或4台SRB-A3型固体发动机。IGS系统卫星由三菱电机公司研制,内阁卫星情报中心运行,  相似文献   

9.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已明确搭载在“地球观测平台技术卫星-2(ADEOS-2)”上的3种探测器。ADEOS-2是地球观测平台技术卫星(ADEOS)的后继星,拟于1997年发射。 ADEOS-2搭载的探测器如下: AVNIR的改进型该探测器和ADEOS上的相比有如下不同:①增加可见光3波段、近红外1波段的观测波长范围;②进一步提高分辨率,最大为8 m。用它观测植被的地表变化和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10.
空间扫描     
俄 6 0 %的卫星面临报废 俄罗斯航空航天局局长在圣彼得堡对记者说 ,俄罗斯有6 0 %的卫星面临报废 ,他说 ,在俄罗斯的111颗卫星中有 82颗已到使用期限 ,如果不重新对轨道进行部署 ,那么两三年以后俄罗斯可能会彻底丧失自己的宇宙资源 ,并失去统一的信息空间 ,通信系统要靠外国卫星连接。法科学家测出冥王星表面温度变化 法国巴黎天文台最近借助欧洲“红外空间观测卫星” (ISO)测出 :冥王星表面温度变化大约在 - 2 10℃~ - 2 40℃之间 ,ISO是欧洲空间局第 1颗能够观测宇宙冰冷区域的卫星。巴黎天文台表示 ,正是借助这颗卫星发回的数据 …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10月9日,日本第4颗"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成功发射,至此,日本完成了QZSS系统空间星座第1阶段的部署,计划于2018年11月1日投入初始运行,是日本谋求独立的卫星导航能力建设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日本的卫星导航能力已经完成了从增强到补充的发展过程,正在朝着建设、部署增强、补充与独  相似文献   

12.
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平台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4月26日,我国用长征-2D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高分-1卫星,开启了我国对地观测的新里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简称高分专项)工程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所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由天基观测系统、临近空间观测系统、航空观测系统、地面系统和应用系统等组成,于2010年经过国务院批准启动实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发射5~6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目标是建成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系统,加快我国空间信息与应用技术的发展。为此,本刊特别推出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专题",介绍了我国高分-1卫星及其相关系统,以飨读者,促进我国高分专项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为使预定于1986年夏发射的海洋观测卫星1号(MOS-1)如期上天,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正进行一系列有关试验,其中包括重要的鉴定试验。专为鉴定试验用的 MOS-1号原型星已于今年6月26日搬入筑波宇宙开发中心。  相似文献   

14.
导航星是美国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的空间部分。导航星计划分三个阶段发展:第一阶段为初期方案论证阶段,拟把6颗卫星置于两个轨道平面内(1978年成功发射4颗,1980年成功发射2颗,失败1颗),在美空军尤马试验场和其他试验场进行周期性三维定位试验。第二阶段仍将使用第一阶段的卫星星座,以支援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的全面研制试验。第一和第二阶段的方案论证型卫星又称布洛克-Ⅰ(Block-Ⅰ)和改进型布洛克-Ⅰ。第三阶段将把18颗布洛克-Ⅱ(Block-Ⅱ)实用型卫星部署在6个轨道平面内。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目前正处在全尺寸工程研制阶段,计划八十年代末为世界各地用户提供连续的三维导航信号。该系统的定位精  相似文献   

15.
刘韬 《国际太空》2014,(12):21-23
2014年8月13日,美国数字地球(Digital Globe)公司的世界观测-3(World View-3)卫星搭乘宇宙神-5(Atlas-V)运载火箭从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发射,标志着美国再一次刷新了商用光学成像卫星空间分辨率的世界纪录,世界观测-3卫星将极大地增强美国地理信息情报收集能力和美国在商业遥感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正>3月26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IGS)光学5号机"。这是H-2A火箭2月1日发射"IGS-雷达预备机"后今年第二次发射侦察卫星,也是该火箭在不到6个月内第4次发射。"光学5号机"是IGS侦  相似文献   

17.
日本海洋观测卫星“MOS—1”已于1987年2月19日在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顺利地进入极轨道。此卫星被命为“桃花一号”。2月23日,宇宙开发事业团地球观测中心,首次接收到了该星发回的良好的图像资料,25日公开发表了利用可见光近红外辐射计观测的长崎县大村湾地区图像,东西长40公里,南北长36公里,图像上能分辨出长崎机  相似文献   

18.
1985年美国向空间发射了13颗军用卫星,其中五颗由航天飞机发射,8颗用一次使用的运载火箭分五次发射:“宇宙神”2次、“侦察兵”2次、“大力神3B”一次。在13颗卫星中,6颗通信卫星,8颗导航星、2颗作为1986年反卫星武器的靶星、1颗电子侦察卫星、1颗地球物理和大地测量卫星。6颗通信卫星中有四种类型:2颗“辛康Ⅳ”(即租赁卫星)、2颗“国防通信卫星-3”、1颗卫星数据系统(SDS)  相似文献   

19.
<正>3月17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IGS)雷达5号机"。这是H-2A火箭连续第二次发射与国防有关的卫星。该卫星由三菱电机公司研制,由内阁卫星情报中心运行。本次发射前日本共有6颗卫星在轨工作,包括3颗光学卫星和3颗雷达卫星。此次发射的卫星光学分辨率0.6米,雷达分辨率优于1米,将接替2011年12月发射的"雷达3号机"卫星。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时间2月9日9时34分,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鹿儿岛县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IGS)光学7号卫星"。此前于1月28日进行的一次发射尝试因给火箭提供空调气体的氮气系统发生泄漏而被叫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