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动态     
《航天员》2012,(5):44-45
罗伯特·萨斯克宣布离开加拿大航天局;国际空间站3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美国一名前航天员玩摩托艇不幸身亡;ESA女航天员萨曼莎将于2014年飞往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进行航天员选拔改革;两名资深航天员离开NASA;俄航天员完成2012年第二次太空行走;俄航天员队伍或选入两名女航天员;美国首位女航天员萨莉·赖德病逝。  相似文献   

2.
宋尧 《航天员》2012,(6):55-57
2012年6月22日,加加林航天中心举行了国际空间站第32/33长期考察团的新闻发布会。主乘组包括俄罗斯航天员尤里·马连琴科(“联盟—色船指令长、空间站工程师);美国航天员苏尼塔·威廉姆斯(飞船工程师、第32考察团工程师,第33考察团指令长);日本航天员星出彰彦(飞船工程师、空间站工程师)。备份乘组的3名航天员分别是俄罗斯航天员罗曼·罗曼年科、加拿大航天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美国航天员托马斯·马什伯恩。  相似文献   

3.
叶子 《航天员》2013,(6):46-47
莫斯科时间9月25日6时59分俄罗斯“联盟号TMA-10M”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实现对接,将3名航天员送至国际空间站,与之前在国际空间站值守的36/37期航天员费奥多尔·尤尔奇欣(Fyodor Yurchikhin),  相似文献   

4.
欧空局女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将于2014年12月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她的首次太空值守任务。自2009年5月正式成为欧空局的一名航天员以来,克里斯托弗雷蒂一直在世界各航天机构进行培训和训练。我刊曾在2012年第五期刊登了她于2012年初在俄罗斯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时写的一篇博文,时隔一年半,我们再次通过她写的一篇有关空间站消防演习的博文,进一步了解这位即将飞天的女航天员的近期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5.
阳光 《航天》2014,(5):16-16
搭乘两名俄罗斯航天员和一名美国航天员的俄联盟TMA10M载人飞船北京时间3月11日上午离开国际空间站,随后在哈萨克斯坦中部安全着陆。目前国际空间站上还驻有俄、美、日各一名航天员。他们组成了新的第39宇航组,由日本航天员若田光一领导。若田由此成为国际空间站首位日本指令长。  相似文献   

6.
钱航 《航天员》2012,(1):46-47
2011年12月21日,第30长期考察组的3名航天员乘坐俄罗斯“联盟TMA-03M”飞船飞赴国际空间站。2011年的最后一飞结束了本年度世界载人航天任务,也开启了2012年世界航天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7.
邸乃庸 《航天》2009,(12):51-53
2002年11月,奋进号航天飞机将长、宽、高、重量部与右舷第一组构架结构(S1)相同的左舷第一组构架结构(P1)运送至国际空间站,组装在SO构架结构的左边。同时为国际空间站送来了3名第六批长住航天员,并接回第五批长住航天员。  相似文献   

8.
钱航 《航天员》2012,(5):46-47
莫斯科时间2012年7月15日6时40分(北京时间15日10时40分),第32/33长期考察组3名航天员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乘坐“联盟”TMA-05M载人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9.
《航天》2011,(2):F0002-F0002
莫斯科时间2010年12月15日22时09分(北京时间16日凌晨3时9分),国际空间站第26宇航组3名航天员乘俄罗斯联盟TMA20载人飞船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前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0.
天浪 《航天员》2009,(4):68-69
经过两年的充分准备后,广州海珠区同福中路第一小学25名学生,在2009年6月11日与国际空间站航天员通过无线电进行了一次直接交流的“天地对话”。这是中国小学生第一次利用业余无线电鱼争里旰空间站航天员通话,也是继2007年8月26日江苏南京第三中学学生通过业余无线电台与国际空间站通话之后,  相似文献   

11.
天浪 《航天员》2009,(3):62-63
国际空间站上,常驻3名航天员,到今年5月底,常驻航天员也不过6名,在地球上来说,就如同一个普通之家。这个国际“家庭”,本应像以前一样同甘共苦,和谐相处,如美国航天员迈克尔·芬克所说——“在太空中没有政治的空间”。然而,就在最近,俄美两国就共享国际空间站上的卫生问和健身自行车发生了争执。准备要“分家”。且根据最新的规定,俄罗斯航天员还被禁止与美国航天员分享食物……  相似文献   

12.
陈小春 《航天员》2009,(3):60-61
2008年2月14日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与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进行了天地通话,当时默克尔曾特别关注空间站唯一的女性航天员佩吉·惠特森,并且笑着问她:“现在就老实地说说吧,和一群男人生活在一起,感觉如何?”2009年3月24日,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与国际空间站上的10名航天员也进行了一次视频对话。对话聊的多是生活,也非常有趣,这里不妨与大家共飨。还有,这一次国际空间站上也有一位女性航天员桑德拉·马格努斯,我们不妨也看看,奥巴马所特别关注于她的,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杨孝文 《航天员》2014,(3):34-35
国际空间站在距地面约400公里的高度环绕轨道运行。俄罗斯的这一惊人决定并不会影响当前在空间站上工作的2名美国航天员和3名俄罗斯航天员,也不会影响已在计划内的将在未来几年实施的任务。据最新计划,空间站将至少服役到2024年。但由于俄罗斯因制裁而被点燃的怒火——尤其是禁止出口可能帮助俄罗斯军方的高科技产品——空间站的这一延期计划似乎成为一种不可能。  相似文献   

14.
钱航 《航天员》2014,(3):68-69
今年4月23日,两名美国航天员实施了一次时间较短的太空行走,成功更换了国际空间站外一个出现故障的备用电脑。按计划,国际空间站航天员需用2个半小时实施这种更换作业,但这次,史蒂夫·斯旺森与里克·马斯特拉基奥两人只用了1小时36分就顺利完成任务,提前近1个小时。NASA在社交媒体上称赞这次太空作业“干净利落”。这2名航天员维修的是位于国际空间站外部桁架上一台叫“分路器-合路器”的备用电脑。  相似文献   

15.
奇航 《航天员》2011,(6):51-52
2011年11月16日,第29/30长期考察组的3名航天员乘坐俄罗斯“联盟TMA-22”飞船与国际空间站俄罗斯段的“码头”号实验舱成功对接。尽管比原计划推迟了近两个月,但他们的到来,使得国际空间站终于摆脱了可能“无人驻守”的空巢困境。  相似文献   

16.
常玉燕 《中国航天》1997,(6):39-40,45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现有4名航天员,其中一名曾搭乘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参加过空间实验。到2000年前后,当美国、俄罗斯、欧空局、加拿大和日本联合研制的阿尔法国际空间站升空后,日本将有数十名航天员与其他几个国家的航天员联合编组,每次连续在空间站上工作几个月。日本宇宙  相似文献   

17.
刘瑞江 《航天员》2011,(1):47-49
2010年10月8日,刚刚经过改进升级后的俄罗斯新式飞船"联盟TMA-M"号搭载着3名航天员前往国际空间站。这3名航天员中间,除了两位俄罗斯人以外,还有一位名叫斯科特·凯利(Scott Kelly)的美国航天员。作为世界头号航天大国的美国,其航天领域精英众多,单看飞过天的航天员就有好几百人。斯科特·凯利  相似文献   

18.
《航天员》2010,(1):55-55
2009年12月1日,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言人伦金称,国际空间站3名航天员当天上午乘俄“联盟TMA-15”载人飞船按计划安全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19.
孙梦婕 《航天员》2010,(6):49-49
11月26日,“联盟TMA-19”飞船搭载国际空间站第25长期考察组的;3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20.
胡德良 《航天员》2014,(3):50-51
2011年2月,美国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了全球首个机器人航天员Robonaut-2,并表演性地与航天员进行了第一次太空中的人机握手,该机器人能在舱内协助航天员开展相关工作,但不具备舱外操作的条件。2013年8月,日本研制的世界首款语音机器人Kirobo抵达国际空间站,并发出空间站机器人航天员的第一声,Kirobo可以与航天员进行简单的交流互动,为长期处于隔离环境下的航天员提供情感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