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王津雯  施灏轩 《航天》2009,(6):54-55
“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谁?”、“世界上第一位女航天员是谁?”、“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器叫什么名称?”4月17日下午,北京潞河中学学生在俄罗斯联邦航天局驻北京办事处主任罗京先生、俄罗斯驻华大使馆随员安娜女士组织的宇航知识问答游戏中争相抢答,最终有5位同学表现优异,获得奖励。  相似文献   

2.
美国富翁、前宇航员欧文·加里奥特之子理查德·加里奥特10月12日与俄罗斯和美国的两位专业宇航员一起,乘联盟TMA13载人飞船升空.开始了他的游天之旅。飞船两天后与国际空间站对接。47岁的加里奥特是著名的视频游戏商人,曾开发游戏《创世纪》,此行使他成为世界上第六位太空游客和第一位父母曾当过宇航员的美国太空人。他的父亲曾在1973年在“天空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航天》2010,(10):32-33
9月26日,首颗“天基太空监视系统”(SBSS)卫星由“米诺陶”4火箭发射升空。这种卫星可以在太空中观察到其他各国侦察卫星的一举一动,也可帮助民用卫星规避太空碎片。这将是太空态势感知的革命。  相似文献   

4.
《航天员》2014,(3):36-37
自人类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已有数千颗卫星被送到地球轨道上,它们在探索宇宙奥秘、预报地球气象以及监视敌方动向等重要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可当卫星零部件失效或过了使用年限后,多数国家会“抛弃”它们,从而成为漂浮在太空的垃圾。据了解,美国在太空中存在着数目庞大的废弃卫星,已经构成了名副其实的“太空坟场”,其价值甚至高达300亿美元。为了不浪费这些“太空资产”,美国提出了“僵尸”卫星计划,又称凤凰计划—试图将太空中那些丧失原有功能的卫星变废为宝,像凤凰涅榘一般浴火重生。  相似文献   

5.
瑞江 《航天员》2009,(1):64-67
在地球上,人们的吃喝拉撒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是在太空中,这些简单的事情都需要进行缜密处理,仔细对待。这不,为了解决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方便”问题,世界各国航天专家绞尽脑汁,推陈出新,设计制造出越来越适用的太空卫生间,使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方便”越来越方便。  相似文献   

6.
王山而 《航天员》2009,(3):64-65
在上期的“太空谜云”栏目中,刊登了王山而的《暗物质:隐形在宇宙》一文,其对太空中神秘暗物质的介绍,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其实,早在2007年9月,NASA太空网就把宇宙中的10种神秘物质或现象列为了当代科学界最关注的太空10大未解之谜,“暗物质”仅是其中之一。此后,我们还将陆续推出太空10大未解之谜中其他未解之谜,敬请关注!本期,我们推出的是:  相似文献   

7.
陈曦 《航天员》2012,(2):60-61
在繁华的都市里,给汽车加油并非新鲜事,而在太空“加油”似乎不可想象.但这或许在不久后也将成为现实。NASA的机器人太空“加油”计划,在2011年9月达到了一个里程碑,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已经把太空“加油”验证模块放到它的永久位置——ExPRESS4物流平台上。如果后续试验一切顺利的话,机器人在太空“加油”就指日可待了。  相似文献   

8.
前哨 《航天》2009,(6):40-42
乘“太空出租飞船”到太空旅游 什么是“太空出租飞船”?载人航天发展至今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太空出租飞船”。这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是哪一国发明的?为什么要发展“太空出租飞船”?当一听到“太空出租飞船”这个名词时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和问题。其实所谓“太空出租飞船”是一种形象的比喻,主要是用来说明未来的载人飞船不是由国家或政府出资建造的,而是由民营企业或公司建造的。当有人因公或因私要到太空去,即可租用这种飞船。  相似文献   

9.
张建松 《航天》2011,(1):7-7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航天大国,中国高度重视“太空环保”,目前已逐渐形成监测预警、航天器防护和空间环境保护三大工程体系应对空间碎片问题,有效减缓了空间碎片的产生,得到国际社会好评。空间碎片是指人类在航天活动中产生的太空废弃物,也称“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10.
同学感想录     
《航天员》2013,(3):46-47
太空里有没有植物?头发会不会立起来?吃剩的食物会不会变成太空垃圾?…… 我们的脑袋里盛满了蝌蚪一样的问号。你们耐心的倾听,微笑着为我们解答。你们说外面的世界很美很美,有那么多有趣的游戏,有那么多未知的冒险。你们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未来的宇宙属于我们,会有更多的人在太空中俯瞰地球。  相似文献   

11.
江山 《航天》2010,(8):18-18
6月16日,铱通信公司宣布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签订了4.92亿美元的发射服务合同,将在2015年~2017年间把“下一代铱”卫星送入低地轨道。两家公司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说,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火箭在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时一次可携带多颗“下一代铱”卫星。  相似文献   

12.
沈羡云 《航天员》2013,(5):66-67
2013年6月20日上午,神十乘组航天员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里给国内8万所中小学的6000多万师生开展了一次精彩的太空授课活动。在太空课堂中,中国首位“太空老师”王亚平给大家演示了5个实验,其中水膜实验和水球实验都很好地验证了液体表面张力的“神威”,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工程》2009,(4):53-53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2009年7月9日报道,国际互联网目前还仅限于地球,但随着“太空互联网”的出现,这种状况可能会迅速改变。NASA有关人员称,“太空互联网”将彻底变革太空通信。NASA的“容断网络”(DTN)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快速进步。DTN可以使简单的点对点网络转变为真正的像互联网那样的多模网络,它能从本质上简化太空指挥和控制的操作——如电力生产或生命支持系统——这些对于未来太空计划来说是很关键的操作。  相似文献   

14.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0,19(1):110-112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009年11月10日报道,在NASA出资赞助,美国太空基金会主办的“波束能量挑战”大赛中,一款名为“激光动力自动攀登者”的太空升降车凭借新奇的设计理念和良好的演示效果而一举夺魁。  相似文献   

15.
由航天运载器携带、从航天发射场升空并在航天测控网站的跟踪测量控制下进入特定太空轨道运动的航天器,称为太空中的人造天体。这种人造天体在太空中的运动基本上遵循天体力学的规律,这是它的一个特点。但仅具有这个特点还成不了“器”(器具)。航天器必须具有满足地面特定需求的功能,才可成为在太空中探测研究太空环境和开发利用太空资源来为人类造福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英国富豪理查德·布兰森7月28日在美莫哈韦沙漠向公众展示了将用于把游客送到太空边缘的一种飞机,作为维珍银河公司太空旅游计划的一部分,称为“白衣骑士二号”的这种飞机将作为“太空船二号”飞船的载机,而“太空船二号”将在到达高空后离开载机,把两名机组人员和6名乘客送入太空。这种高空飞机还用布兰森母亲的名字被命名为“伊夫”(Eve),而“Eve”也有“前夕”之意,体现了维珍银河公司在太空旅游事业上的开拓精神。它的首批飞行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工程》2010,(4):79-79
据美国《国防杂志》2010年6月22日报道,在即将出台的美国防部姿态评估中,将认可更小、更快速人轨卫星的“作战及时响应型太空”(ORS)概念。1)及时响应型太空概念受到推崇。在国防部副部长林恩将向国会提交的《太空姿态评估报告》中,及时响应型太空概念将是其中的重点部分之一。林恩称:  相似文献   

18.
晨曦 《航天员》2012,(2):33-34
要组织丰富多彩的太空教育工作,光靠一家之力是不够的。NASA在几十年来的教育计划之中,一直设法通过开辟新的参与渠道,使公众积极参与NASA的发展和建设。其实早在21世纪初,“教师在太空计划”就是在民间社会组织中重新启动的。当时,太空探索基金会和美国火箭学院合作提出了新的教师在太空计划。准备通过亚轨道飞行器,将教师送入太空,并且有3名候选人已经在商业航天公司接受了训练。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12,(5):63-64
美国太空飞行有限公司计划在2014年采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把一些辅助有效载荷和该公司新型“搬运工”(Sherpa)太空拖船送入太空,以验证把小型有效载荷从主有效载荷部署位置送到所希望轨道位置的能力。这家公司成立于2009年,旨在承接辅助有效载荷发射安排业务。  相似文献   

20.
《航天》2010,(12):62-62
意大利当地时间9月10日21:00,在威尼斯SALAPERLA剧院放映了中国第一部3D动画短片《太空侠》,作为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非竞赛单元的展映影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512所神舟传媒制作的《太空侠》是为上海世博会打造的“太空家园馆”的“镇馆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