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邸乃庸 《航天》2010,(6):28-31
二○○七年 2007年6月8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将重达17.8吨的国际空间站右舷第二组(S3/S4)构架结构和第三套太阳电池阵送至国际空间站。此次任务还为国际空间站安装了一套空间站-航天飞机电力转移系统,该系统可节约航天飞机自身的电力,增加其在轨时间,以加快国际空间站的建设速度。  相似文献   

2.
左永亮 《航天员》2011,(4):12-16
1998年11月20日,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第一个国际化的空间站项目开始建造。2008年11月,国际空间站建造十周年之际,我刊曾以“国际空间站:十年,这样走过”为题,对其建造历程、内部结构、设施设备。空间应用、故障失误、未来发展等进行了简述、分析、总结和报道。  相似文献   

3.
邸乃庸 《航天》2009,(9):48-50
2002年国际空间站的主要组建任务是组装巨大的构架结构和机动运输车。 2002年4月,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将长14.7米、宽4.5米、重14吨的SO构架结构运送到国际空间站,为国际空间站又增添了一组中央核心构架组件,同时将轨道运输车部件也运送至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4.
近日 ,“国际空间站”上的 4个 35 0kg重的控制力矩陀螺 (CMG)中的一个发生故障 ,其更换工作估计将在 2 0 0 3年之后。2 0 0 2年 6月 8日 ,当刚到达的“国际空间站”乘员从STS111Endeavour号航天飞机上卸下设备 ,准备在随后的几天中作太空行走时 ,装在空间站Z1桁架上的CMG1方位组件突然失灵。CMG用于“国际空间站”的姿态控制 ,如果它们无法工作 ,技术人员就只能依靠空间站中俄罗斯的推力器来保持正确的姿态。目前其他 3个CMG仍在工作 ,其陀螺转子在空间站上计算机的指令下 ,以 6 6 0 0r/min的速率在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辛田 《航天员》2014,(2):22-24
态度明确的俄、日、加 俄罗斯和美国是国际空间站项目两大主导国,负责建造国际空间站基础设施,在获悉这一消息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主管阿列克谢·克拉斯诺夫立即公开表示,国际空间站能够安全运行至2028年,在这之前完全没有必要退役。他同时透露,俄罗斯正在制定2015-2026年航天计划,制定过程中将考虑把再次延寿的国际空间站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6.
发射短讯     
孙学建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12,21(3):134-134
美民间企业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人类首艘商业飞船据Spacedaily网站2012年5月22日消息,当天美国东部时间3时44分,猎鹰9号(Falcon-9)火箭成功发射"龙"(Dragon)飞船,并将其送往预定轨道。该飞船装有460kg的物资运往"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的机械臂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25日9时56分成功抓住"龙"飞船的被动通用停泊机构,12时02分实现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猎鹰9号火箭由美国民间企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研发,这是私营企业首次为"国际空间站"提供物资补给商业服务。到目前为止,只有政府航天机构(包括美国、欧洲、俄罗斯和日本)成功运送物资到"国际空间站"。除了货运,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打算2015年发射载人飞船,为空间站提供人员往返服务。  相似文献   

7.
刘瑞江 《航天员》2008,(6):20-23
光阴荏苒,十年已过。在沉寂浩渺的太空中,国际空间站第18长期考察组的航天员和正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机组乘员在工作中共同迎来了国际空间站10岁的生日。"10年了,我们在这里祝福国际空间站生日快乐","奋进"号航天飞机指令长克里斯托弗·弗格森不无激动的说。这一天是2008年11月20日。  相似文献   

8.
庞之浩 《航天员》2011,(6):65-68
苏联/俄罗斯曾先后独立建造过8座空间站,在空间站建造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1993年,俄罗斯正式加入国际空间站项目,使该站采用了很多俄罗斯空间站的成熟技术,从而节省了费用、少走了弯路、降低了风险、缩短了时间。目前,俄罗斯已为国际空间站研制和发射了5个舱体,今后可能还将独立建造新的空间站。  相似文献   

9.
易林 《航天》2012,(6):26-26
2012年3月1日,加拿大、欧洲、日本、俄罗斯和美国航宇局首脑齐聚加拿大魁北克市,召开国际空间站成员国会议,会议公布了《国际空间站:造福人类》和《国际空间站利用统计》报告。  相似文献   

10.
庞之浩 《航天》2010,(9):36-39
2010年2月8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上天,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了第三个、也是最后的节点舱——“宁静”号节点3号舱,以及欧洲“嘹望塔”号观测舱。这标志着国际空间站非俄罗斯舱段的建造已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工程已完成了90%。此后,航天飞机还将执行4次国际空间站任务。届时,耗时25年、花费数百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将基本建成,航天飞机也将光荣退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