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陈善广 《航天员》2009,(2):F0002-F0002,1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3月6日,“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升空,它是世界上首个专门用于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航天器。在迄今进入太空的所有航天器所携光度计中,“开普勒”望远镜的光度计体积最大,该装置将帮助望远镜观测行星的“凌日”现象,以搜寻太阳系外类地行星。NASA4月16日在网站上公布了“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首批照片,展现了银河系的天鹅座、天琴座及其附近区域,该区域恒星众多,不久后“开普勒”望远镜将“瞄准”这一区域搜寻类地行星。公布的这批照片既有“开普勒”望远镜的视野全景图(下图),也有局部放大图。全景图上分布着数百万颗恒星,局部放大图之一(右图)显示的是距离地球约1.3万光年的一个星团,其代号为NGC6791。  相似文献   

2.
谢懿 《航天》2009,(4):22-25
2009年3月6日,美国首颗用于搜寻类地行星的空间望远镜开普勒号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至此,在地球之外寻找外星生命的天文学家将有新工具来实现他们的目标。耗资将近6亿美元的开普勒望远镜将在四年左右的时间内,在银河系的天鹅座与天琴座区域观测类似于太阳的大约10万颗恒星系统,以寻找类地行星和生命存在的迹象。  相似文献   

3.
李琳 《航天员》2014,(2):33-34
400光年外的类地行星 虽然与地球相距400光年远,但这并不影响开普勒78b成为地球的远房“兄弟”。根据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数据测算,开普勒78b的直径约为9200英里(约14806米),  相似文献   

4.
红罂粟 《航天员》2009,(2):56-59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3月6日22时50分(北京时间7日11时50分),世界首个用于探测太阳系外类地行星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美国东南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搭乘“德尔塔-2”运载火箭升空。此次卫星的发射,由来自科罗拉多大学巨石城分校大气与太空物理学实验室(LASP)的20名学生和16名专家组成的小组,在科罗拉多大学研究园的LASP太空技术大楼里操控。火箭发射65分钟后。“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开始进入预定轨道,当时它距地球大约721千米(其运行轨道和地球轨道基本重合,绕太阳飞行,一个周期约为5了2天)。它将在这一轨道试运行两个月,随后正式开始执行探索任务。  相似文献   

5.
空间天文学是空间科学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红外观测对于研究行星、恒星、星系及宇宙的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探测类地行星系统和研究生命的起源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谜一样的宇宙,谜一样的星球,人类认识宇宙、探索奥秘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寻找类地行星,解密生命起源已经引起了公众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国际     
《航天员》2013,(2):8-13
开普勒望远镜因故障暂停搜寻工作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013年1月18日报道,由于开普勒望远镜的一个反应轮出现了运转不灵的问题。NASA暂停了其搜索宇宙类地行星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令飞 《航天员》2012,(1):34-37
“好奇”号火星科学实验室(Mars Science Laboratory Curiosity)即将于11月25日从卡纳拉威尔角升空,预计在2012年8月到达火星。“好奇”号的长度约为“勇气”号火星车的两倍。重量是后者的5倍,大小与吉普车相当。“好奇”号继承了“勇气”号和“机遇”号的很多设计元素,比如都是6轮驾驶设计,  相似文献   

9.
膏体推进剂点火和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膏体推进剂的点火和燃烧特性是发动机设计的重要参数。本实验研究给出的PEPA/AP膏体推进荆自燃温度约为150℃,容易点燃;在工作压强大于0.6MPa时的燃烧临界直径小于1mm。在发动机工作状态下的燃速与静态燃速一致。预计该推进剂适合于多次起动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0.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9,(5):48-48
德尔它2—7925—10L型火箭3月7日在卡角空军站发射了NASA“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该望远镜将运行在尾随地球的一条目心轨道上.绕太阳运行一圈要用371天时间。它将寻找大小与地球相仿、处在可支持生命的轨道区域内的类地行星。它是NASA“发现”计划下的一个项目.又称“发现”10,耗资6亿美元.由鲍尔宇航与技术公司和喷气推进实验室联合建造.重1039公斤.寿命3.5年。星上载有0.95米直径的光度计。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12,21(3):34-34
据新华网站2012年4月6日消息,日前,对“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斯皮策”红外探测太空望远镜以及ESA“普朗克”宇宙辐射探测器中的美国部分,NASA决定分别延长其任务期。NASA表示,搜寻类地行星的“开普勒”的任务期原定为3年半,2012年9月即将结束,此次将延至2016年9月30日,延长4年;“斯皮策”的任务期将延至2014年,延长2年,届时项目团队可以再度提出延长申请;“普朗克”项目美国部分的任务期将延长1年。  相似文献   

12.
在 2 0 0 1年的巴黎国家航展上 ,德国BGTBo denseewerkGMBH公司推出一种安装在飞机机翼尖上的无源红外导弹逼近告警器 (PIMAWS)。它是由国防部半资助于 1 997年开始研制的 ,2 0 0 1年夏季首次进行一系列飞行试验 ,预计 2 0 0 3年完成研制 ,用于保护欧洲战斗机。每架安装 2个 ,提供全向告警 ,约需 2 6万美元。PIMAWS采用凝视 步进原理 ,吸取了凝视阵列和扫描阵列的长处 ,能鲁棒地告警导弹对所保护飞机的攻击。这种 2 5 6× 2 5 6元的镉 -汞 -碲凝视红外检测器阵列 ,采用分段电机步进式 ,覆盖视野 360°×± …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11,(12):22-24
据《航天新闻》网站9月23日报道,由于双星发射有效载荷搭配问题加剧,欧洲阿里安5重型火箭今后6个月里将无法进行任何商业卫星发射.该火箭设计部门希望通过一个升级型号来解决这一问题,但称为"阿里安5中期演进(ME)"的该型号最早也要到2016年才能首飞,2018年前无法正式投入使用,且需欧洲各国政府批准该计划约15亿欧元(20亿美元)的余下研制预算.在法德两国就阿里安5ME计划达成协议后,欧空局预计将在2012年底的会议上批准该计划.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建立类地行星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的意义,并对火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星座的布构型进行了初步分析设计.对不同导航星座的覆盖特性与导航定位性能进行了评估,给出了最佳星座设计,它可以作为将来建立火星导航卫星系统的星座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简讯     
伽利略计划日前 ,美国与欧盟已就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与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间的合作达成协议 ,明确未来的欧洲伽利略系统将与美国的GPS以平行使用、互不干扰的方式运行。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是一种中高度圆轨的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GNSS) ,预计在 2 0 0 7年底前建成 ,2 0 0 8年投入使用。共发射 30颗卫星 ,其中 2 7颗为工作卫星 ,3颗为候补卫星。卫星高度约 2 4 0 0 0km ,分别位于 3个倾角为 5 6°的轨道平面。除此以外 ,另有两个负责控制卫星运作和管理导航系统的地面控制中心。该系统可为用户提供有关公路、铁路、空中和海洋运输…  相似文献   

16.
地外空间具有三种主要的环境特征,即微重力、宇宙辐射、极弱磁场(亚磁场)。航天观测数据表明。星际空间磁场小于地磁场的万分之一。同时,太阳系中几个类地行星(火星、水星和金星)的表面磁场也都远低于地磁场。人类进行长距离星际航行时,不可避免地长期处于亚磁环境。因此,在人类探索的脚步逐渐迈向星际空间之时,科学家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紧迫的难题:在茫茫星际空间的“磁场沙漠”中,生命体是否仍然能够正常生存?适当的磁场环境是否是生命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航天器工程》2009,18(3):13-13
2009年4月20日17点6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4月15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经过4次远地点变轨和4个批次定点捕获,成功定点东经84.6°。从今年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组网高峰期。预计201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前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8.
张殷龙 《中国航天》1993,(11):43-46
前苏联航天测控系统包括2个飞行控制中心,约15个测控站,6艘测量船和2颗中继卫星。本文分别介绍了飞行控制中心、测控站、测量船和中继卫星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9.
航宇局已为1981年开始的航天飞机的首批37次实际飞行接纳了有效载荷,这样,到1984年初,航天飞机的有效载荷几乎已预定满额。这37次飞行中的47个有效载荷是由政府部门、商界和国外等14家用户委托的,它们既包括欧洲空间局的空间实验室,又包括气象、通信和导航等卫星。预计航宇局占有效载荷总数的32%,国防部大约占15%,其它所用户约占53%。  相似文献   

20.
肖择 《上海航天》2012,29(3):53-53
据报道,美空军和ATK公司宣布终止战术星-3(TacSat-3)任务。该卫星在2009年5月发射升空,设计运行6个月,目标是运行1年。TacSat-3卫星的实际运行时间超出了设计寿命周期,作为一个实验航天器,还超出了预计任务要求和目标,在2010年成功进入运行状态。2012年2月,该卫星停止运行,转交太空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