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国航天》2011,(4):46-46
据伊通社3月17日报道.伊朗航天局3月15日发射了载有实验舱的“探索者”4火箭。实验舱设计用来搭载猴子,但这次飞行并未装载任何活体动物。伊官员表示,发射大型动物是送人上天的第一步.伊拟于2020年送人上天。伊已在西方的担忧中制订了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  相似文献   

2.
空天瞭望     
俄2011年航天经费为38亿美元俄罗斯总理普京1月11日称,政府2011年在国家航天计划上的开支将是1150亿卢布(38亿美元)。俄今年将庆祝加加林首次上天飞行50周年。普京在会见航天官员时说,2011年联邦预算将为国家航天计划拨款1150亿卢布。他说,俄2011年拟发射约50个航天器,并批准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前的联邦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3.
日希望2022年前发射航天飞机或载人飞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宇 《中国航天》2012,(11):20-21
日本希望在2022年前用载人飞船或小型航天飞机送宇航员上天,并着眼于在更长远的未来发展点到点的亚轨道运输系统。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官员在10月份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的第63届国际宇航联大会上介绍该局载人航天方案时说,这种飞船或小型航天飞机可乘坐3人,并可携带重达400公斤货物。其中的小型航天飞机可能类似于美国内华达山脉公司在研的“追梦者”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4.
伊朗8月17日宣布,伊当天发射了一枚“使者”运载火箭,将一颗模拟卫星送入太空。西方国家认为这会加剧伊朗核问题,担心伊会把航天计划用于军事。伊航空航天组织负责人塔基普尔对国家电视台称发射取得了成功,并称其所有系统都是国产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对法新社说,伊国家通讯社此前关于伊国产卫星“和平”(Omid,又意“希望”)已成功发射的报道有误。  相似文献   

5.
雨水 《航天》2012,(2):64-64,F0003
2011年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人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2011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首次航天发射。这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人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北京时间6月9日晚8时1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星九号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送人太空.这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位于四川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次进行航天发射.  相似文献   

7.
张利文 《中国航天》2011,(12):11-11
11月20日8时1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创新一号03星和试验卫星四号送人太空.  相似文献   

8.
《卫星应用》2016,(4):2
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也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46周年。值此双喜临门之年,国务院决定从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这一举措不仅对几代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老航天人,也对正在勇于创新、拼搏攀登的新一代航天人和所有中国航天参与者产生了巨大鼓舞。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46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精  相似文献   

9.
2013年1月28日,据伊朗国家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称,伊朗向太空发射了一个载有猴子的太空舱,且随后在地面成功取回该飞行器,伊朗媒体称这表示伊朗离载人航天飞行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伊朗曾于2011年尝试将猴子送入太空,但未获得成功。伊朗国防部航空部门在声明中表示,此次发射的太空舱代号为"先锋",伊朗媒体表示,运载活猴的太空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4,(3):46-46
太空历险公司近日宣布,它已与其长期合作伙伴俄罗斯航空航天局和能源公司签署了一份新协议,从而获得了在2004~2007年间利用俄制联盟TMA飞船把4位航天爱好者送往国际空间站的独家经营权。太空历险公司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成功地帮助平民进入太空的太空旅游公司。此前该公司曾于2001年和2002年分别把美国富翁蒂托和南非青年沙托沃斯送上了国际空间站。它还开办了失重飞行和宇航员培训等其它一些太空旅游项目。太空历险公司将送更多游客上天  相似文献   

11.
士元 《中国航天》2007,(10):13-15,17
6月11日2时40分(北京时间7时40分),以色列军方用三级彗星运载火箭,在特拉维夫以南的帕勒马希姆空军基地成功地把"地平线"7照相侦察卫星发射上天。火箭向西从地中海上空飞过,数分钟后进入近地点300公里、远地点600公里的逆行椭圆轨道,沿与地球自转相反的方向飞行。此后,卫星进行了一系列自主操作,包括太阳能电池阵的展开。以国防部官员拒绝透露卫星具体技术数据和先进之处,但称它比以已发射的任何卫星都先进,其中包括今年4月发射的"地球资源观测系统"(EROS)B1。《耶路撒冷邮报》网站说,EROS-B卫星最小可拍摄直径70厘米大小的物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2009,(11):18-19
NASA于10月28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对其“战神”1—x火箭进行了试飞,并取得成功。“战神”1-X是拟用于送人上天并最终重返月球的全新型“战神”1火箭的首枚试验火箭。此次试飞耗资4.45亿美元.是NASA自航天飞机1981年首飞以来首次对一种用于载人航天的新火箭进行试飞。各种迹象表明.火箭在飞行中表现良好.但工程技术人员至少要用数月时间才能完成对大量试飞数据的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3.
陈杰 《中国航天》2006,(2):25-26
2005年,全球共进行了55次航天发射活动,发射的有效载荷数量为76个。在55次航天发射中,进行了17次商业发射,将18颗大型商业通信卫星送人地球同步轨道;进行了13次军事发射,有17颗军事卫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4.
《卫星应用》2013,(2):1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过去五年发展成就,"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成就,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对三大航天工程给予的高度评价,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我国航天事业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激发了航天人奋力拼搏建设航天强国的巨大动力。创造了这个民族伟业的航天人已从成功的光环中走出,又在寻找着太空中的新坐标,编织着中国更强大的太空梦想,将全力以赴向深空进军、向载人空间站时代迈进。在新的发展时期,加速  相似文献   

15.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9,(4):46-46
伊朗“使者”运载火箭2月2日在位于塞姆南省的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了该国首颗国产卫星“希望”。这是伊首次成功进行卫星发射。“希望”卫星重25公斤.将用于科研和通信。“使者”火箭高约22米.直径1.25米.重26吨多。△德尔它2—7320—10C型火箭2月6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NOAA)的NOAA—N’极轨气象卫星。造价高达5.64亿美元的该卫星由洛马公司建造.入轨重量1419公斤.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1999,(4):15-15
台湾研制的第一颗卫星“中华一号”1月26日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雅典娜1运载火箭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近400位台湾当局官员以及宇航和新闻界人士到现场观看了这次发射。发射使用了佛罗里达航天港的46号发射台。这座商用发射台以前是用于试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11,(12):21-22
据《太空》网站10月7日报道,美国空军X-37B无人航天飞机的制造厂家波音公司最近介绍了针对这种航天飞机的新规划,还提出要考虑发展一种能为空间站运送货物、甚至能送人上天的加大型号.X-37B又称"轨道试验飞行器"(OTV),现正在由空军快速能力办公室使用,用于携带绝密有效载荷进入地球轨道.波音空间与情报系统公司实验系统集团总工程师格兰茨在由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组织的2011年航天会议上概括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空间电子技术》2011,(4):76-76
北京时间11月9日11时2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二号”送人太空。同时,成功搭载发射了“天巡一号”卫星。  相似文献   

19.
许斌  刘建安  连小利 《航天》2012,(2):14-15
这是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充满风险,但航天人从未放慢前行的步伐。 从2004年12月1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长城工业总公司与尼日利亚签署“尼星”1号项目合同,到2011年12月20日成功发射“尼星”1R,航天人已为这颗卫星能够成功在轨交付整整奋斗了7年。  相似文献   

20.
正据伊朗媒体7月27日报道,伊当天在新正式启用的伊玛目,霍梅尼国家航天中心成功试射了自主研发的"神鸟"运载火箭。伊媒称,本次发射的"神鸟"火箭可将250千克的卫星送入500千米的近地轨道。而美《福克斯新闻》网站7月28日报道说,两位美官员表示,伊方高调宣布成功的这次发射实际上放了哑炮,起飞后不久就遭遇了"灾难性失败",很可能在进入太空前就已解体。报道说,美战略司令部当天即证实此次发射没有卫星部署入轨,而随后的情报评估则证实这是伊遭受的又一次发射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