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普兰 《飞碟探索》2010,(12):24-25
在《自然》杂志50年前的一篇文章中,开启了人类探索外星文明的科学正当性,这到底是浪费资源的搜寻“小绿人”探险,还是可以打开人类视野的智慧作为,依然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2.
亡者生之本     
在2011年3月间日本地震发生的前一个星期,英国的《自然》杂志刊出了一篇专文,题目是《是不是地球的第六次大灭绝已然到来》。虽然这是古生物学家根据地质化石资料写成的科学专文,但其讨论的议题,似乎直指生物灭绝的末日情境,对应着这场巨大  相似文献   

3.
纪舟 《飞碟探索》2012,(1):40-41
过去10年来,美国和欧洲进行动物实验的研究者,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威胁,甚至需要以严刑峻法来遏制。《自然》杂志对这些研究者的调查显示,威胁确实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和心态,研究者也更乐于与大众的沟通。  相似文献   

4.
垃圾掩埋场填满之后,各国政府就需要处理垃圾的新办法。《自然》杂志亚洲特约记者西拉诺斯基造访日本一处利用电浆科技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的工厂,探究这项化腐朽为神奇的垃圾处理技术以及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赵亮 《飞碟探索》2006,(8):23-23
我第一次看《飞碟探索》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同学家里,那时我刚上小学二年级,不大识字的我被杂志中美丽的插图所吸引,再加上同学对我说,这是一本探索外星人的杂志,便将我幼小心灵中对宇宙的无限遐想和好奇都激发了出来。于是,《飞碟探索》便成了我最喜欢的读物。  相似文献   

6.
一项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国际性研究,就人的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独特性进行了探讨.其结果表明,人类个体之间遗传上的差异,比以往认为的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知道飞碟这个名字,是在1981年上初中的时候。当时,一位姓季的要好同学同我交换杂志看,我用那个时代很流行的《电影介绍》和《大众电影》换着看他的一本已经破旧的《飞碟探索》,巧的是居然还是创刊号。我之所以被吸引住,开始是因为杂志名称上的“探索”两个字。那个时候刚  相似文献   

8.
最近,曾因提出DNA是双螺旋结构而获得1962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的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克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做梦可以消除大脑中的无用信息,使信息的传递正常、迅速、准确。并使脑力得以恢复。不论你多么用功,如果不做梦、不对信息进行筛选整理,那么大脑只是乱麻一堆。  相似文献   

9.
袁泉 《飞碟探索》2014,(3):44-45
英国《自然》杂志2014年1月16日发表文章称,德国马克斯一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在位于西班牙的“骨坑”(Sima De Los Huesos)遗址中,解读出距今约40万年的古人类线粒体DNA序列。这项研究对于揭示人类进化历史和进化谱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85年10月28日的《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发表题为“国际化的航宇局空间站”的社论。社论内容摘要如下:美国航宇局空间站计划者和他们的欧洲、加拿大、日本伙伴,以最近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大会为论坛,阐述了伙  相似文献   

11.
读者心声     
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从小就向往深遂的太空,心怡那里的广大和神秘。十年前的一个偶然机会,我在邮局里发现了《航天》这本杂志,如获珍宝,她源源不断地提供给我新知,让我的心在无限的太空中飞驰。自此以后,我就离不开这本杂志了,真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后来,由于学习、工作的  相似文献   

12.
项洁 《飞碟探索》2002,(4):37-38
长久以来。人类一直揣测地球并非是宇宙的惟一生命载体。据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85%的被访者相信宇宙中存在有智慧的外星人,更有45%的人认为他们已经造访过地球。人们的乐观态度令科学家备受鼓舞,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人类已经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众议院     
您好!我是《飞碟探索》杂志的忠实读者。现想向您询问一下三件事:①贵杂志在最新一期上刊登有订购《飞碟探索30年》一书之事。请告知通过何种途径汇款订购?是通过邮局汇款向编辑部邮购,还是银行汇款?另请告知汇款具体地址。  相似文献   

14.
星之肇始     
布满尘土的火星与繁茂葱绿的地球不仅仅是表层的不同,这两颗行星的核心也是不同的。 地球有硅元素,火星上则没有——这一发现详细记录在不久前出版的《自然》杂志上。该发现显示,形成地球核心的环境跟形成火星的环境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移动的星带     
《飞碟探索》杂志2003年第2期登载了目击实录《会移动的星带》。我读过后认为描述准确。因为我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见到了这一现象,因此我可以为这篇目击记作续。顺便声明,本人并不认识《会移动的星带》的作者。  相似文献   

16.
众议院     
《飞碟探索》2011,(7):28-28
lja448:我是《飞碟探索》的忠实读者,近来发现你们最近二期杂志的装订质量存在问题,新的杂志总是掉页,没有订牢!影响观瞻。望及时改进!谢谢!  相似文献   

17.
基因组战争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20世纪末最重要且轰动的科学研究,目的在将人类染色体上头30亿对碱基的排列顺序给决定出来;定序虽然不等于就解开了基因的编码,但也庶几近之.这与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及登陆月球的"阿波罗"计划相提并论的计划,前后不单耗时十余年,花费几十亿美金,同时中途还有私人企业的杀人,意与美、英、法、德、日、中等国所组成的公家定序联盟一较长短,使得过程高潮迭起,毫无冷场.  相似文献   

18.
《飞碟探索》2011,(3):F0002-F0002
先哲说,三十而立。当时光的脚步匆匆迈进2011年,《飞碟探索》杂志也将迎来自己创刊30周年的纪念日。  相似文献   

19.
《世界航空航天博览》2004,(11):F002-F002
《世界航空航天博览》杂志是大型军事半月刊,由中国航天信息中心主办,拥有香港《军事家》在大陆独家使用版权,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六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2005年本刊将以更贴近读者需求的方式展现在公众面前。  相似文献   

20.
众议院     
《飞碟探索》2009,(12):27-27
张展赫:2009年10月《飞碟探索》杂志中,一个关于飞碟调查的有些问题的调查结果的百分数的和为什么不是100%?顺便问一下,贵刊的“星空顶报”栏目使用的软件是什么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