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钱茹 《飞碟探索》2010,(1):20-22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在这一年里,科学家在天文研究和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随着2009年进入尾声.美国国家地理网站盘点了年度十大太空发现,其中包括证实月球上存在水、木卫二海洋中存在类鱼生命以及大过星系的古老粒子等。  相似文献   

2.
英国Frost & Sallivan咨询公司日前公布了其对未来十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的预测报告,该报告的制定者们认为,在今后十年中,欧洲有可能成为继美国和亚太地区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无人机销售市场,今后军用无人机市场将成为各飞机制造商争夺的又一重要领域,在2005年巴黎航展上,美国的波音,洛克希德&;#183;马丁和诺斯罗普&;#183;格鲁曼,以色列的JAJ以及欧洲的EADS,达索、泰雷斯等航空业巨头便纷纷展示了各自开发的新型无人机,在预测报告中指出,从2005年到2014年,欧洲军用无人机市场的增长率将保持在11%的水平上,这期间的销售总额将达到49亿欧元(约合59.3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前哨 《太空探索》2004,(3):18-21
美国总统布什于令年1月14日在白宫宣布美国新的载人航天计划:在2008年发送机器人到月球进行探测,2015年将美国航天员送上月球,在月球建立基地,并以此为跳板.在2030年进行人类的火星飞行,将美国航天员送上火星。  相似文献   

4.
泰然 《国际太空》1996,(9):9-12
1996年是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10周年。值此之际,美国宇航界展开了对美国航天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辩论。从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的战略重点,将转向发展小型的、便宜的空间探测器,对太阳系和其他星系进行科学探测。白宫和国会在预算赤字上的斗争也波及到了航天预...  相似文献   

5.
日本定于1997年7月发射“通信广播工程试验卫星”(Comets),它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试验卫星。IComets计划制定的背景日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不仅深刻地反映到电子、计算机、汽车、机械制造、精密仪器加工领域,也波及到航天高科技领域,日本通信卫星CS-4计划的演变始末就足以说明这点。美国一直希望日本能购买美国的通信卫星,用日本或美国火箭发射,并就此通过包括外交途径在内的多种方式交涉,其目的之一是减少美日贸易中的逆差。日本国内也有那么一部分人认为,自己研制通信卫星不仅周期长、成本高、转发器数量少,寿命也低于美…  相似文献   

6.
<正>转眼间,世界航天重登高峰、精彩不断的2018年已经远去。站在新的起点,让我们重整行装,抬头远望,看看在2019年,宇航领域会带给我们哪些新的惊喜。航天运输亮点纷呈在2019年航天运输领域最重要的一件事可能要算美国恢复载人航天发射能力了,而且这一次恢复利用的将是商业航天运输能力。这件事的意义就如同美国宇航局(NASA)局长布莱登斯坦在宣布参加首批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的仪式上所说的那样,“我们又站到了用美国火箭从美国本土发射美国航天员的边缘,而这是2011年以来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2005年6月15日,在举世瞩目的第46届巴黎航展上,俄罗斯除了展示其先进的航空技术外,俄联邦航天局首度向公众展示了俄罗斯研制的火星探索车。自人类开始开发太空以来,美国和俄罗斯一直视对方为该领域内的主要竞争对手。随着美国人不断向火星发射探测器,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近年来也加紧了制定本国的火星探索计划。  相似文献   

8.
<正>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在这一年里,科学家在天文研究和太空探索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随着2009年进入尾声,美国国家地理网站盘点了年度十大太空发现,其中包括证实月球上存在  相似文献   

9.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是世界上最大的空间开发机构,2008年10月1日NASA迎来了成立50周年的日子。从航天飞机、“哈勃”空间望远镜到“国际空间站”,等等,NASA始终走在世界空间开发的前列。但是,在NASA成立之初,却是其冷战对手苏联占尽了先机。1961年,为了尽快超过先行一步的苏联,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了“10年内把人送上月球”的宏伟目标。到1966年,NASA得到的资金便占到了美国国家预算的4.4%。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 □□中国是继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3个自主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1967~1968年,中国就开始研究载人飞船技术,并进行了一种载人飞船的总体方案论证。该飞船计划虽在以后的七八年间取得不少预研成果,但终因当时条件不成熟和国家决定把航天技术领域的力量集中到发展急用、实用的应用卫星上来而被撤消。 1986年,中国制定了跟踪世界高技术前沿的《高技术研究发展概要》(即“863”计划)。根据“863”计划的安排,中国航天技术界围绕性能先进的大型运载火箭天地往返系统、载人空间站及其应用这两大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美国航宇局官员已经选定两个火星探测器上的有效载荷,这两个探测器将在本世纪末发射到火星轨道,用于研究那里的气候和火星南极情况。火星勘探者-98轨道器和着陆器将分别在1998年12月和1999年1月由中型运载火箭发射入轨,这两个航天器是美国航宇局10年行...  相似文献   

12.
姜睿 《国际太空》1995,(11):7-11
冷战的结束逐渐揭开了曾罩在两个超级大国军事空间计划上的神秘面纱。1992年9月美国终于揭露了原苏联国家情报局的秘密。本文介绍了原苏联的几个空间计划并首次公布了曾是保密的若干原苏联军事卫星的情况。“OKo”早期预警卫星从1960年2月到1966年10月美国发射了“米达斯”早期预警系统(代号为“266计划”)的几颗卫星。与公众的看法正相反,在1966年10月5日发射266计划的最后一颗卫星到1970年底期间,美国并未发射早期预警系统卫星。从1970年11月起,美国才开始启用一个被称为国防支援计划(D…  相似文献   

13.
一、各国概况 10年来,全世界的空间工业有了很大发展,这主要是由于美苏军备竞赛的加剧,同时与欧洲、日本和中国民用空间工业的发展也有很大关系。比较各国的空间投资,美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其国民生产总值(GNP)的0.5%以上用于空间,1986年空间投资超过230亿美元,其中158亿用于国防部,75亿用于美航宇局。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和一系列常规运载火箭的失事,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美国在世界空间领域的领先地位。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美国目前空间政策的重要特点是,开始了民用到军用的战略转移。苏联的空间投资尚无系统资料,但目前  相似文献   

14.
小光 《国际太空》2005,(8):25-25
据2005年6月16日报道,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称,俄罗斯和美国将在太空探索计划和发射航天器等领域进行合作。他说:“除了空间站,俄罗斯和美国已在太空探索.太阳系行星的研究,以及民用航天器的研制和发射等方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开发月球     
巨尤 《太空探索》2003,(10):10-11
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美国实施“阿波罗”计划,先后6次将12人送上月球,在月面上进行了大量的科学探测活动。自那时以来,人们一直在希望重返月球,逐步在月面上建立起驻入基地,然后进一步开发月球。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的国土面积仅次于原苏联,居世界第2位。人口2700万,国民总产值等于日本的1/10。由于比邻美国,受美国60年代大力开展空间活动的影响,加拿大空间工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国内通信卫星的国家(1972年),迄今已发射了五代“兄弟”系列通信卫星。加拿大在60年代就研制了由美国代为发射的一颗国际电离层研究科学卫星,星上观测仪器工作时间长达19年之久。在70年代美国开始研制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时,加拿大承包了机上机械臂手,从1984年航天飞机开始飞行到1993年12月2日奋进号航天飞…  相似文献   

17.
郭新 《太空探索》2007,(12):54-56,59,57
2004年,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在2020年前让美国航天员重返月球,然后在月球上建立基地。2006年12月,美国航宇局公布了“月球基地计划”的初步构想——计划在2024年建立月球基地,保障4名航天员在月球基地上连续居住180天。  相似文献   

18.
许斌  黄琦 《太空探索》2007,(1):18-19
2006年11月30日到12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珠海航展)在珠海隆重举办,航天两大集团公司高调亮相,展出了近两年来在多个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促成了更多的合作.在国内和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反响,吸引了观众的众多目光,成为此次航展上最具耀眼亮度的参展商。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科学家凯伊·戴维森曾披露美军曾打算在月球上引爆一颗原子弹。接着,曼哈顿科学家爱德华·泰勒又在最近出版的《原子能科学家》杂志上披露了更大的内幕:美国空军和陆军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打算在月球上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军事基地,并且欲宣布月球归美国所有,不允许其他任何国家染指。结合美国军方现在的举动,相信媒体曝光的不仅仅是历史。1961年5月25日,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在一次国会演讲中提出了“把人类送上月球,又能让他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标。8年后的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艾尔德林把人类的…  相似文献   

20.
最新消息     
美国女航天员创美国载人航天新记录 到7月16日,露西德已在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上逗留了116天,超过了男航天员萨加德去年在和平号上创下的115天美国载人航天记录。估计她于今年9月15日前后返回地面。“阿里安”火箭于7月9日把一颗阿拉伯通信卫星和一颗土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