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美国五角大楼估算,如果将36枚MX导弹以“大力神Ⅱ”导弹地下井为基地,地下井改建费需78亿美元,如果用“民兵”导弹地下井,那么40枚MX导弹所需地下井的改建费只要56亿美元,将便宜28%。五角大楼认为,大约要投资138亿美元,准备230枚MX导弹,才能满足部署100枚导  相似文献   

2.
据美国官方和国会有关人士透露,关于 MX 导弹的部署方式,里根总统很可能选中“密集”部署方案(Cluster ordense pack)。所谓“密集”部署方案,就是在26~39平方公里这样狭小的范围内,部署近百枚 MX 导弹,迫使敌方许多  相似文献   

3.
简讯     
MX 导弹增加突防措施《国防电子学》1983年1月报道:预料有关部门正在认真考虑在洲际弹道导弹、尤其在 MX 导弹头锥用的防烧蚀涂层中掺入干扰性“添加物”,作为突防辅助措施。一种做法是在涂层中掺加“干扰发生物”和金属箔/悬浮粒(chaff/aerosol)。前者  相似文献   

4.
《苏联宇航》1983年6月6日报道:据美国参议员詹姆士·麦克卢尔说,苏联目前正在试验两种新型的洲际弹道导弹。这两种导弹比 MX 和“侏儒”还好些,MX 导弹将在1986年部署,绰号为“侏儒”的单弹头小型洲际弹道导弹拟于1993年之前部署。这位参议员说,在美国试验 MX 或开始研制另一种小型机动的洲际弹道导弹之前,苏联就在进行 PL-4和 PL-5洲际弹道导弹的飞行试验了。他还说,PL-4比 MX 好,苏联已经计划用这种新型的 PL-4取代他们在七十年代中后期部署的相当于 MX 的洲际弹道导弹。PL-5比美国的小型机动导弹“侏儒”好,而“侏儒”  相似文献   

5.
简讯     
美国部署首批MX导弹发生问题《中国日报》1984年3月15日报道: 美国《华盛顿邮报》3月13日宣称,美国空军在MX导弹和地下井都未准备好的情况下仍要坚持按期部署首批10枚导弹。该报援引一份未公布的国会报告说,如按原计划于1986年底部署首批MX洲际导弹,就要支出更多费用和承担大的“研制风险”。美国众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空军1983年5月11日的一份秘密文件及7月份的一项研究报告透露,美国制订了1985~1989年五年长期预算计划,它包括:第一阶段在现有加固的“民兵”导弹地下井里重新部署100枚带10个核弹头的大型“和平保卫者”MX 导弹;第二阶段再部署100枚上述大型 MX 导弹及研制部署1,000枚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评论MX导弹喷管先进材料的三篇文章中的第二篇。第一篇文章于1977年4月在SAMPE季刊中发表(译文见“固体火箭技术”1978年第二期第99—105页),综述了MX导弹喷管对材料的要求,叙述了石墨材料的结构、性质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继续对MX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发动机喷管所用先进材料进一步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首批MX洲际弹道导弹已被装入民兵导弹发射井,以使其在1986年底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将首批50枚MX导弹装在沃伦基地上改建后的民兵导弹发射井中是这项计划的一个里程碑。预计到1986年12月底将有10枚MX导弹和两个MX导弹发射控制中心进入警戒状态。  相似文献   

9.
美国犹他州的依林研究院对 MX 导弹提出了利用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来定位和配置导弹的轨道部署方案。该方案正由加利福尼亚州诺顿空军基地的弹道导弹局和几家大承包商的系统规划人员进行评价。这个方案是把现有的洲际弹道导弹或MX 及其地下井改成“受到攻击就发射入轨”  相似文献   

10.
一、决而未行 MX导弹计划是美国继“民兵”导弹之后第四代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计划。除去增加摧毁军事硬点目标的能力外,提高生存能力也是该计划所追求的主要目的。该计划分两部分:其一是导弹本身的研制;  相似文献   

11.
据最近消息报导,在美国总统里根宣布了 MX 导弹的“密集部署”方案后,国防部发表了 MX 导弹性能参数。导弹全长21.3米,弹径2.3米,重约40吨,携带10枚分导式 MK-N 型弹头,命中精度为90米。弹头由部署舱和护罩组成。由钛制成的护罩覆盖着部署舱,以便在导弹第一、二级飞行时保护核弹头。导弹第一至三级用固体燃料;用液  相似文献   

12.
《宇航日刊》1983年7月1日报道:空军弹道导弹局的头目昨天说,MX 洲际导弹最早制成的三级“很接近生产设计的要求”,而且导弹初次飞行的精度高于作战指标。主管弹道导弹局工作并管理 MX 计划的凯赛准将也肯定了最初的报道,即6月17日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进行的首次MX 导弹飞行试验非常成功。  相似文献   

13.
1981年10月,美国总统里根宣布了美国战略力量现代化的全面规划。该规划的核心是总统提出的克服美国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越来越明显的缺点的建议”。规划要求“和平维持者”导弹(即 MX 导弹)在1986年具备初  相似文献   

14.
MX洲际弹道导弹的基准发射方式已从“掩体内突破起竖发射”系统(简称“突破”系统)改为“掩体外清道起竖发射”系统(plowout system,简称“清道”系统)。这种方式是先将导弹移出保护掩体,然后再起竖到发射位置并点火。“清道”系统也可与MX的存弹掩体配合使用,后者是一种称为可核查水平掩体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一直担心MX导弹的铁路机动部署方案存在着技术问题,但经过试验证明,这一方案是可行的。本文全面介绍了MX导弹的铁路机动部署的试验情况,较详细地介绍了MX导弹发射列车各车厢的结构及其用途。  相似文献   

16.
美国目前正在对“侏儒”(Midgetman)——一种很小的单弹头机动导弹——的方案展开辩论。美国官员的论点是:MX 巨型导弹虽可与苏联的 SS-18导弹相匹敌,但它同民兵导弹一样,易遭敌方摧毁。因此,在整个八十年代,美国的陆基战略武器仍易遭受苏联第一次打击的损害。但到九十年代初,使用“侏  相似文献   

17.
本组照片示出 MX 洲际弹道导弹模样试验弹在 Denver 的马丁·马丽埃塔宇航试验场组装情况。左上图是第一级发动机起吊至垂直位置的情形(左上图)。最近在马丁试验场试验中是用配重物来模拟导弹总重。MX 导弹第一级约9.144米长,用来将重量为86.18吨的 MX 导弹发射至约22.86公里高空。第二级长度约5.486米,装置在第一级上端(右上图)。MX 第  相似文献   

18.
《新闻周报》1983年1月24日报导:对田纳西州塔拉荷马的 MX 导弹试验中心进行调研后查明:1982年11月间 MX 导弹在地下井内发生爆炸事故(有四人死亡)的原因是多装了12磅固体推进剂。MX 导弹第二级发动机装有六万磅推进剂。虽然12磅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也  相似文献   

19.
一、概况 MX导弹是美国空军继民兵Ⅲ导弹之后研制的陆基机动洲际导弹。七十年代初,空军已开始MX导弹的研究工作,并于1973年制定了一个为期四年的高级研制计划。1976年10月开始对MX导弹计划进行全面技术审查,1979年8月进入全面工程研制阶段。目前正在进行样弹生产和各种试验,计划在1983年年初开始飞行试验,到1986年具备初步作战能力,开始装备部队,至1989或1990年完成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20.
《宇航日刊》1983年6月9日报导:美空军官员说,空军可能要在九十年代预定替换 MX 导弹的单弹头小型洲际弹道导弹上使用一种 MX 导弹的缩小型的高级惯性基准球(AIRS)制导系统,以确保它在今后拥有与 MX 导弹相等的摧毁硬目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