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业已证明,全息照相干涉测量术对各种物体进行无损检验是实用的。新的光学干涉条纹扫描技术有极大希望扩大全息照相干涉测量术作为无损检验工具的能力。本文讨论了光学干涉条纹扫描技术在检验迭层结构中给与较高的分辨率,以提高探测伤痕能力的应用情况。并将声明这些新技术如何显著地提高全息照相无损检验的检验速度。另外,示出了用全息照相术对轮胎进行无损检验的某些普遍的结果。在全息照相干涉测量术的振动分析领域里已研制出一种技术,能探测出振动级为10~(-7)~10~(-8)厘米的振幅。本文将讨论这些新概念,并概述无损检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前言在散斑照相术未引起人们注意、重视以前,国内外在工程构件的应变测量、应力分析工作中,一般应用全息照相干涉测量术。全息照相干涉测量术在进行上述工作时既需要准确定位的记录过程又需要大量的数学演算过程。而用散斑照相进行此项工作时,能把工程构件复杂应变或畸变形成的干涉条纹分离并区分开,而且,能进行快速目视分析。除此外,还能用以记录,分析工程构件裂纹的传播机理等。  相似文献   

3.
尽管在全息照相术的基本工作方面取得了多么重大的进展,然而,在其实际应用方面却很少有报导。而在某些领域中,都必须把任何一种应用都看作为纯理论性的,也存在另外一些领域,在这些领域中,现实性的研究已经导致出解决特殊和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特别可靠的两个领域就是适用于定性评定部件的变形情况的全息照相干涉测量术,以及适用于测量微粒尺寸和分布情况的佛朗霍夫全息照相术。本文将给出这些技术中的每一种应用实例,并说明典型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前言目前,时间推移法干涉测量术和画等值线技术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为用照相术检验的工序不能适应成批生产检验和非破坏性试验的要求。如用照相方法检验汽车轮胎,每个轮胎消耗的时间和成本是非常高的。本文所叙的时间推移干涉测量术和画等值线技术是使用电视系统来实行的,电视系统既快又不消耗材料。此外,这种技术可使用电信号,照相术则不能。电视系统的主要限制是转换器的空间分辨率低,我们将看到分辨率限制对系统性能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了一种具有独特能力的双板全息照相干涉仪系统及其技术和应用两方面的若干进展。首先,利用条纹图的微控技术的发展能够产生连续的干涉测量数据。其次,还讨论了一种新设计的六个自由度之间无联系的双板支架。其应用包括:采用条纹微量操作方法进行流场的定量测量,再入飞行器吹风的流场和发动机进气道附面层的相互干扰的分析。以上所列举的进展有助于研制自动全息照相干涉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6.
激光全息照相是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近几年来,已逐步应用于无损检验。其特点是能够检验出物体表面缺陷和内部缺陷的立体情况。使我们对于缺陷的大小、取向和形状能得到更明确直观的认识。从而能够较有把握地探伤、判伤和对于零部件做出科学的评  相似文献   

7.
全息照相干涉测试法,是检验材料的极好方法。它可以采用双重曝光技术,或者也可采用“实时”干涉成象技术。在这两种技术的应用中,使一个不受应力的测试件立体象同一个测试件在另加应力情况下的立体象重叠起来。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计算机化的剪切散斑干涉测量术工作原理和光路布置,分析了这一测量方法的特点,介绍了蜂窝结构、机身蒙皮和高压瓶等结构件的检测结果。叙述了计算机化的剪切散斑干涉测量术工作原理和光路布置,分析了这一测量方法的特点,介绍了蜂窝结构、机身蒙皮和高压瓶等结构件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引言多年来明显地需要探测迭层结构中是否存在孔洞及未粘合区的可靠方法。全息照相术——记录及稍后在照相底板上再现物体的三维形象的方法——提供了一种引人注意的方法,这种方法解决了与探测迭层结构中是否存在孔洞等有关的长期未予解决的问题。因为用全息照相分析的方法可以容易地观察百分之几时的畸变,当试验部件受应力作用时,表皮下微小缺陷所引起的表面变化变得明显起来。近来已发展了全息照相术在部件检验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云纹干涉法与钻孔法结合的光测力学实验方法,研究了等离子热障涂层基体材料镍基高温合金DZ125的残余应力.通过实验和计算获得了等离子喷涂工艺下基体DZ125的残余变形场、残余应变场和残余应力,并描述了其主要特征.结果表明,采用云纹干涉法与钻孔法结合测定热障涂层残余应力具有全场测量和高灵敏度等优点,这对于采用光学手段研...  相似文献   

11.
应用云纹干涉法与钻孔法结合的光测力学实验方法,研究了等离子热障涂层基体材料镍基高温合金DZ125的残余应力。通过实验和计算获得了等离子喷涂工艺下基体DZ125的残余变形场、残余应变场和残余应力,并描述了其主要特征。结果表明,采用云纹干涉法与钻孔法结合测定热障涂层残余应力具有全场测量和高灵敏度等优点,这对于采用光学手段研究热障涂层残余应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用储光全息干涉测量法对普通表面的变形进行实时差示测量,其精度大约可达百万分之一时。本文介绍了在技术上切实可行的几种试验,还介绍了一些对连接组件和其它构件进行非破坏性试验的全息干涉测量法进行鉴定的几种试验。在一些试验中引用了能自己显影的光色材料,以缩短试验的时间,降低试验的复杂性和费用。本文附有表明粘合剂粘结的缺陷位置和结构裂缝位置的干涉图样,以说明迄今已探讨过的领域中,全息干涉测量法成功地用于非破坏性试验中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云纹干涉法测量了定向结晶材料(DZ17G)带孔板在750℃、800℃高温下的弹性变形和蠕变变形。通过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两个主方向(结晶方向和垂直结晶方向)制作的带孔试件的高温蠕变试验的实时数据采集,得到了孔边不均匀应变场的蠕变应变分布规律,计算了孔的蠕变应变集中系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针对激光全息照相实验的计算机辅助软件的编制。其中主要是用于离面位移显示和计算的干涉等值线条纹图的实时处理,包括条纹的采取、存储、二值化和细化等部分,应用图形显示技术,使计算机的显示器在显示操作界面的同时也显示所采集的图像。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易于掌握使用。  相似文献   

15.
接触式量仪都具有一定测力,测力太小会影响示值的稳定性,测力太大又将产生压变形,尤其是对于软材质薄的金属件及点接触形式的测量,变形更为明显。例如:用杠杆千分尺以三针法测量螺纹中径,便是如此。在相同压力下,三针与螺旋面的接触应力显然比三针与杠杆子分尺测量面间接触应力大,因而其接触变形也就大。压陷量的存在,必然使三针在牙廓间的位置下降,使实测M值小于未考虑测力时的M值,由此引起螺纹中径的测量误差。最近,有个单位检验部门,在用三针法比较测量M6螺纹塞规中径时,发现2把杠杆千分尺检定结果相差3μm,一把尺检定…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至今,原子干涉重力测量技术以其高精度和鲁棒性等特点,逐渐成为绝对重力测量的重要技术之一。近年来,在国际重力比对活动中,原子干涉重力仪已有超越FG5 X的趋势,其在陆地、航海、航空、航天等领域均有成功的应用。介绍了原子干涉重力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研究进展和小型化原子干涉重力仪的关键技术,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左杨杰  曹增强  杨柳  臧传奇 《航空学报》2016,37(3):1049-1059
铆接干涉量均匀度是影响飞行器装配接头疲劳寿命、结构铆接变形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铆接干涉量均匀度,采用基于应力波加载的电磁铆接双面铆接方法,对对称加载的铆接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应力波传播和叠加原理对对称加载的钉杆应力水平进行理论分析,试验测量了电磁力应力波及其叠加效应。通过工艺试验和微观分析,研究了对称加载方法对铆接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称加载方法下,双向应力波同步触发,脉冲宽度相等,钉杆理论应力水平高于单面加载;在对称应力波作用下,整体钉杆干涉量均匀,并形成有效干涉,钉头与夹层贴合紧密;对称加载钉孔绝对干涉量更大,平均干涉量大于单面加载14%,干涉量均匀度高出单面加载37.5%,有利于实现连接结构的疲劳寿命增益;对称加载方法引起的结构件铆接变形量小于单面加载,更容易保证装配件外形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航空发动机石墨密封组件结构特点和平面度测量技术要求,提出应用光波干涉法对航空发动机密封件平面度误差实施检测专用装置的设计、测量、平面度判读等。  相似文献   

19.
激光干涉法在扭摆法测量微冲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激光干涉法测微小转角的原理及测量方法,提出了采用激光干涉测量微冲量的方法,将激光与靶作用产生的微冲量转化为扭摆的转动角度,通过激光干涉法测量此微小转角从而计算出冲量。相同单脉冲能量下,以PVC+2%C为工质,用扭摆法测量了激光与工质作用产生的微冲量,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分辨率为2×10-8N.s,量程为2×10-7~0.8×10-5N.s。  相似文献   

20.
激光干涉法测量微冲量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继飞  金星  王广宇  文明 《推进技术》2007,28(5):517-521
采用激光干涉法测量微冲量是一种新的微冲量测量方法。为了有效地测量10-4~10-8N.s量级的微小冲量,对力的加载过程进行定量的描述,在激光等离子体微推进器(μLPT)研究过程中采用该方法作为测试手段。介绍了测量系统的组成及测量方法,进行典型实验并提供了实验测量结果,重点讨论了测量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数据处理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工作对于激光干涉法应用于μN.s量级微冲量测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