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8,(5):43
奋进号航天飞机3月11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执行国际空间站建设任务。机上乘有7名宇航员,包括日本宇航员土井隆雄和站上长期考察组新成员赖斯曼(接替原在站上工作的埃亚尔茨)。此次飞行代号STS-123,历时16天,是航天飞机最长的一次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3月12日,奋进号与空间站对接。对接后,宇航员们完成了5次太空行走,安装了日本“希望”实验舱的第一部分和加拿大航天局“巧手”双臂机器人系统,并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实验和其它活动,  相似文献   

2.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10,(4):48-48
俄联盟U型火箭2月3日在拜科努尔发射了“进步”M4M货运飞船,用于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物资。飞船两天后同空间站对接。船上载有约2.7吨食品、水、燃料和科学实验设备。△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2月8日升空,执行代号为STS-130的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3.
陈小春 《航天员》2009,(3):58-59
2009年5月7日,俄罗斯“进步M-02M”号新型货运飞船发射升空,随后与国际空间站“码头”号对接舱成功自动对接。这是继俄第一艘新型货运飞船“进步M-01M”号与国际空间站手动对接之后,第一次实现全自动成功对接。至此,“脱胎”于苏联第3代飞船“联盟”号的“进步”号货运飞船,在技术上实现了一次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回谷 《航天》2010,(9):56-59
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器之间的空间交会对接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为了建造国际空间站,1994~1998年,美国航天飞机曾9次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飞行,送美国航天员到“和平”号上工作,以取得航天飞机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经验以及美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上长期生活和工作能力,降低建造国际空间站的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5.
易林 《航天》2012,(6):F0002-F0002
5月2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研制的“龙”号货运飞船从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25日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这是国际空间站首次迎来私营企业建造的商业航天器。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12,21(2):132-132
据新华网2012年1月26日报道,俄罗斯航天部门于莫斯科当日3时用联盟-u运载火箭发射了今年第一艘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的进步M-14M货运飞船。这艘飞船于莫斯科时间1月28日与“国际空间站”的码头号对接舱自动对接。该飞船装载了2.6t多的各类货物,其中包括“国际空间站”所需的燃料、氧气、水、衣物、新鲜蔬果、医疗和科研设备,以及给宇航员的各种包裹。  相似文献   

7.
国际     
《航天员》2013,(5):9-13
“进步”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实现成功对接 7月28日,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在当日凌晨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用“联盟”-U运载火箭发射了“进步”M-20M货运飞船,并与当地时间6时27分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相似文献   

8.
《航天员》2010,(6):8-8
10月30日,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布消息说。俄“进步M-08M”货运飞船当天晚上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飞船为国际空间站送去多种给养及设备。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11,(6):47-47
俄罗斯联盟TMA20载人飞船5月24日载着俄、美和欧洲各一名宇航员安全返回地面。飞船是在有美国航天飞机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的情况下离开空间站的.而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鉴于美航天飞机即将退役.为留下纪念.离站宇航员趁此机会专门对空间站和对接在站上的奋进号航天飞机进行了拍照。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工程》2009,(6):117-117
据科学时报11月10日报道,近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在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用于寻找宇宙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的重要科学仪器阿尔法磁谱仪(AMS02)将于2010年7月29日,在美国肯尼迪空间中心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送到“国际空间站”,开始为期3年的探索之旅。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09,(1):44-44
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去年11月14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搭乘7名宇航员点火升空。执行国际空间站组装飞行任务,任务代号STS—t26。它于11月16日成功地与空间站实现对接。奋进号此行的主要任务一是修理站上的太阳能电池阵,二是扩展站上的生活空间,包括加装两个寝位、健身设备、第二个厕所、两台食品加热炉、一台食品与饮料冰箱、一台冰柜和一台科学实验用加热炉.以为把站上长驻机组人数从3人扩大到6人做准备。机上利用由意大利提供的“莱昂纳多”多用途后勤舱(MPLM)装载了14.5吨的物资和设备。  相似文献   

12.
《航天员》2010,(1):13-13
1月21日,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言人伦金宣布,与国际空间站“星辰”号服务舱对接的俄载人飞船当天成功对接到空间站“探索”号小型试验舱上,这是“探索”号实验舱首次对接飞船,俄地面专家以此来检验“探索”号试验舱的对接效果。  相似文献   

13.
左永亮 《航天员》2012,(3):20-23
一度推迟发射的“龙”太空船终于如愿和国际空间站完成了历史性的交会对接,开创了商业航天的新纪元。“龙”太空船的这次成功绝非偶然。  相似文献   

14.
陈杰 《航天》2012,(7):30-35
美国东部时间2012年5月31日上午11时42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分离后再入大气层,溅落在距美国加利弗尼亚西海岸约900千米的海面并被成功回收。至此,美国航宇局(NASA)和SpaceX公司的“龙”飞船国际空间站对接飞行试验结束,任务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工程》2012,21(1):63-63
据新华社2011年12月23日报道,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在当日称,联盟TMA-03M载人飞船于莫斯科时间当天夜晚同“国际空间站”的曙光号对接舱以自动方式顺利对接。飞船上搭载了3名航天员,分别是俄罗斯人奥列格·科诺年科、美国人唐纳德·佩蒂特和荷兰人安德烈·凯珀斯。  相似文献   

16.
江山 《航天》2014,(5):13-13
3月28日晨,在因技术问题而未能以快速对接模式在发射后约6小时就同国际空间站对接后,俄罗斯联盟TMA12M载人飞船同空间站顺利对接。飞船是在3月26日发射升空的,原拟在升空约6小时、绕地球飞行4圈后就同空间站交会,其间船上的火箭发动机需准时进行一系列的点火工作。  相似文献   

17.
2013年9月29日,轨道科学公司的“天鹅座”飞船完成了与国际空间站(ISS)的对接任务。“天鹅座”飞船于9月18日发射升空,与运载火箭“安塔瑞斯”分离后,飞船完成了综合发射操作阶段工作,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天鹅座”飞船的发射和人轨,之后飞船在轨展开了太阳能帆板。  相似文献   

18.
《航天》2012,(1):F0002-F0002
2011年12月21日,国际空间站新考察组搭乘俄“联盟”TMA-03M载人飞船升空,12月23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作为第30/31考察组执行为期半年的太空任务。  相似文献   

19.
《航天器工程》2012,21(3):17-17
据Spacedaily网站2012年5月22日消息,当天美国东部时间3时44分,猎鹰9号(Falcon-9)火箭成功发射“龙”(Dragon)飞船,并将其送往预定轨道。该飞船装有460kg的物资运往“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的机械臂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25日9时56分成功抓住“龙”飞船的被动通用停泊机构,12时02分实现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猎鹰9号火箭由美国民间企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研发,  相似文献   

20.
《航天器工程》2010,(2):127-127
据新华网2010年2月5日报道,莫斯科时间5日7时26分(北京时间5日12时26分),进步M04M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的星辰号服务舱成功自动对接。在完成对接后,宇航员还要检查对接舱的密封性及压力数据,预计数小时后宇航员将开始从货运飞船上卸货。进步M04M货运飞船于2月3日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由一枚联盟-U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为“国际空间站”送去总重约2.5t的食品、水、燃料和科研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