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我国航天遥测技术伴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仿制、自行设计到创新研制几个重要阶段。历史的经验证明,要想使我国航天遥测技术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十分注意国际遥测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和我国航天型号的发展要求。现在正值我国航天遥测的换代时机,为此回顾一下国际遥测技术发展中几个历史阶段的重要特点,总结一下三十年来我国航天遥测的重要经验和当前国际遥测技术在几个主要领域中的动向,对确定我国新一代航天遥测的主要目标和展开必要的预先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遥测系统对于评定航空航天飞行器飞行试验结果、故障定位、健康监测和趋势预测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二十年来,高码率遥测体制、双向通信及网络化遥测等需求不断增长,美国靶场司令委员会(RCC)下属机构靶场仪器组(IRIG)将遥测网络系统TmNS纳入到IRIG 106标准中,代表了下一代遥测系统的发展方向。在介绍TmNS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TmNS的概念定义、典型架构、分层模型和网络数据消息、系统配置管理、时间同步、服务质量QoS、路由、源选择、安全等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和分析,结合我国遥测技术发展现状,总结其对我国遥测技术发展的启示,并对TmNS后续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动化学会“三遥”专业委员会生物遥测专业学组和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将于1991年9月或10月在江西省九江市联合召开第一届全国生物遥测技术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是我国首次在生物遥测方面的专题学术交流会,它将全面地检阅近年来在生物遥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通过交流,探讨我国生物遥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任务。使生物遥测技术在我国四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动化学会“三遥”专业委员会生物遥测专业学组和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将于1991年9月或10月在江西省九江市联合召开第一届全国生物遥测技术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是我国首次在生物遥测方面的专题学术交流会,它将全面地检阅近年来在生物遥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通过交流,探讨我国生物遥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任务。使生物遥测技术在我国四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值得研究的遥测技术概念张国瀛(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第一设计部100076)我国航天遥测技术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进程,先后研制并应用了五代遥测系统。在我国遥测技术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明显时代痕迹和我国特点的遥测技术概念。这些概念集中的固化于...  相似文献   

6.
最近十年,我国航天遥测技术已获得重大发展.在至2000年期间,我国航天遥测的研制工作还存在五方面的问题。据此,作者就今后我国航天遥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正确发挥遥测系统在故障诊断中的作用,发挥遥测系统潜力、正确处理遥测系统与星弹测试系统的关系和数据中继卫星测控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7.
1988年,我们参加在美国举行的国际遥测年会期间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当年美国及欧洲国际遥测年会文献,结合我国遥测技术现况,对我国今后遥测系统发展提出几点看法,供有关方面研制参考。  相似文献   

8.
回顾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箭载遥测传输设备六十年发展历程,介绍该所研制的新型箭载遥测传输设备。同时,结合目前国际遥测标准更新情况,分析未来遥测系统可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提出箭载遥测传输设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从近年来国际上航天遥测应用研究角度简介有关遥测技术发展动向,涉及新的飞行试验计划对遥测的要求、靶场遥测应用研究以及靶场遥测设备改造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遥测是获取试验数据、确保试验安全的重要手段,在航空、航天、军工试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外飞行试验遥测大部分遵照国际遥测标准IRIG 106,我国现行的遥测标准(国家军用标准GJB 21)也基本上参照了IRIG 106。在介绍最新版国际遥测标准IRIG 106-15更新变化的基础上,分析国际遥测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我国遥测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10月25日至28日,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三遥专业委员会、暨航天遥测遥控专业技术组学术会议在长沙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主办,并作为五十周年所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会上,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所长李艳华作了遥测技术的现状及展望的报告,指出了航天遥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讲述了遥测体制的研究与发展,介绍了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在遥测系统中的应用,并展望未来的遥测技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第一设计部彭晓波主任讲述了国外一次性运载火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描述了我国一次性运载火箭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是我国导弹航天及其测控事业迅速发展的10年,也是我国遥测事业迅速发展的10年。70年代末,我国的遥测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有关高等院校、研究所和工厂,各自形成了具有一定水平、一定规模的遥测设备研究、试制和生产能力。但是没有形成全国范围内同行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的局面。1980年2月,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挂靠在七机部七○四所。从此遥测界有了自己的学术组织由于挂靠单位的积极努力,遥测同行们能有机会经常在一起,就重大学术问题和技术问题进行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遥测技术的发展。我作为遥测界的普通一  相似文献   

13.
分析国外典型微机遥测站的技术特点后 ,认为微机遥测站的核心是利用微软公司的商品化软件 ,应全面考虑发展遥测系统软件。我国发展微机遥测技术时 ,应把注意力放在软件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①国际遥测地面站发展概况②高 G 炮弹遥测③美国(?)控站④印度和台湾省遥测技术的新近发展情况。文中指出,遥测发展的趋势是以 PCM 系统取代 FM/FM 系统,可编程特别是总线制的可编程遥测系统是新发展的主流。采用并联处理数据流,由于事后处理转向实时处理国际遥测地面站的开发方向。高 G 遥测方面,国外已达到50000g,西德领先,但目前还没有规范化。飞机测控站有灵活性、快速性和廉价等优点,在美国已广泛应用,并且不断改善中,最后,介绍了印度和台湾遥测技术的发展情况,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5.
弹载遥测传输设备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三个阶段对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弹箭遥测传输设备五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作了简要回顾,阐述了遥测传输设备在不同时期的技术应用与发展,总结现阶段遥测传输设备的技术状况,并提出未来几年弹载遥测的发展方向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第一批地-空导弹遥测任务执行的前前后后赵亚东(上海航天局八部)实践证明,导弹技术及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遥测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先进遥测系统的应用,又大大促进了导弹及航天事业的更快发展。因此,在导弹武器系统及各种航天器的研制过程中,遥测已成不必...  相似文献   

17.
航天遥测技术现状及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天遥测系统中,不断增长的遥测需求与有限的频谱资源已成为一对亟待解决的矛盾。针对此问题,对国内外遥测体制、遥测频段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首先,介绍IRIG标准推荐的调制体制和无线通信新技术的遥测应用情况。其次,结合世界无线电大会的遥测频段分配结果,介绍国外C频段遥测技术的发展。最后,探讨我国的航天遥测调制体制和遥测频段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遥测技术的发展,也由于遥测界专家的呼吁,在国防科工委标准化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国在制订遥测标准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截至1989年年底,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审批颁布的国家军用遥测标准已有25项。这些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对我国遥测技术的发展、研制、生产和使用都已产生或正在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已审批颁布的这些标准中,属于基础标准的GJB21.1-84遥测无线电频率、GJB21.1-84多路信号格式、GJB21.3-84计测磁带记录器、GJB21.4-84计测磁带等项标准已颁布6年。在实施的6年中,这些标准已起了很大作用。例如: 1.国内遥测界已公认2200~2300MHz是宇航无线电遥测频段。而在6年前,国内  相似文献   

19.
发刊词     
本刊——《遥测技术》为中国宇航学会遥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遥测遥感遥控专业委员会的学术刊物,本刊从本期起和广大读者见面了。本刊物的作用和目的,也和学会的其它学术刊物一样,是将在科学研究、国防、空间技术、交通、水利、气象、地球物理、医学以及工矿生产等各方面对有关遥测理论、系统设计、设备研制等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从而达到遥测技术的促进和提高的效果,为加快我国四个现代化的步伐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的遥测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行设计和研制出较高水平的遥测系统的过程。目前,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并投入使用的各种体制的遥测系统达数十种之多,基本上满足了我国航天和各种类型的武器、导弹、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