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新消息     
美将发射探月卫星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组织将于1月份晚些时候把l枚军民两用卫星射到月球轨道附近。这次不载人空间飞行的使命是为将来人类向月球移民寻找着陆点。此星114克莱门坦,耗资3400万英磅。它将在月球轨道上运转3个月,对月球进行考察。然后飞往小行星带对其进行研究。日本于1994年开发宇宙太阳能发电事业它是先将太阳能电池安装在卫星上,然后将卫星发射升空,把太阳光转换成电能,再通过微波传送到地面,最后将微波还原为电能。本项开发预计2040年完成,届时可向10万个家庭供电。1994年美国航天计划面临预算…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能源已经成为金世界广泛关切的重大问题。在各种能源中,太阳能是最理想的能源,它实际上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既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也不受政治及战争的影响。而地球上的矿物燃料日趋枯竭,石油危机威胁着许多国家,所以,太阳能的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重视。太阳电池就是利用光电效应把太阳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半导体器件,它的主要优点是单位重量的发电能力,比其他任何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卫星     
雷雯 《国际太空》1995,(9):10-11
将宇宙空间中的太阳辐射能量收集起来,再将其转换成可以供地球上人类使用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这是人类多年来的夙愿,太阳能卫星将实现人类的这一梦想。1 卫星的设计太阳能卫星的基本设计方案是将卫星组件从地球上送入空间,在空间组装成特大型卫星系统,然后再将该系统部署到地球同步轨道上。利用光电能转换技术将微波辐射能或激光辐射能转换成电能,然后将电能发送到地面,由地面天线接收。一颗太阳能卫星可以向地面接收站提供5~10吉瓦的电力,要求发电机的表面积达到100km2左右,重量达到10万吨左右。大约需要部…  相似文献   

4.
航天简讯     
美国再次考虑太空发电计划据法新社华盛顿10月26日电,美国航宇局正在重新考虑向太空轨道发射太阳能发电卫星,以满足世界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其有两个卫星计划设计蓝图,20年后可付诸实施。一个名为“太阳塔”,它由一组在距赤道上空约12000km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构成,每颗卫星发电功率为200~400MW;另一个名为“太阳圆盘”,它由一组轨道高度高得多的卫星组成,虽形状与“太阳塔”卫星相似,但成本比“太阳塔”卫星高,每颗卫星发电功率500MW。这些卫星将把能量输送回地面。加拿大、德国和法国的科学家正在研究用无线电传输能源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怡云 《国际太空》1995,(6):14-14
1995年4月5日,以色列从本国内格夫沙漠(帕尔马奇空军基地)用自制火箭发射了一颗称为地平线一3的战术侦察卫星。并兼有观测地球资源的任务。地平线一3卫星的发射重量为225千克,它运行在一条倾角为37、远地点为700千米、近地点为300千米的地球轨道上,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90分钟,预计工作寿命为1年。地平线一3是一颗采用三轴稳定的小型卫星。它高2.3米,底部直径为1.2米,太阳能电池板面积为3.6米2,电源功率180瓦,姿态控制精度达0,1。卫星净重189千克,有效载荷重量36千克。地平线一3卫星…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宇航事业迅速发展,为了提高有效载荷重量和适应有效载荷的尺寸需要,卫星整流罩直径、长度亦相应增大,结构重量增加。现代飞行器的发展广泛应用太阳能电池或高精度的光学仪器、由此对运载火箭卫星整流罩分离系统提出新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为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促进宇航技术的发展,迫切的任务需要研制一种可靠性高,能减轻结构重量,既防止污染飞行器而且能充分利用卫星整流罩有效空间的新型无污染炸药索分离装置。  相似文献   

7.
前言太阳的辐射能是地球上主要的能量源泉,太阳一年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大约为6×10~(17)千瓦·小时,相当于全世界所用的各种能量总和的二万倍。太阳能是一种无穷无尽的、廉价而洁净的能源,它不会象利用矿物燃料那样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太阳能电池,就是利用光生伏打效应把太阳能转变成电能的半导体器件,它不需要中间运转设备成本,而且单位重量提供的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探索符合国情的卫星工程管理结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工程管理结构和方法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的卫星工程发展速度 ,它不仅应符合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还应符合变化的国情。该文对承担大部分中国卫星研制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CAST)管理现状作了说明 ;从卫星工程管理的组织结构、卫星型号的管理模式、质量体系建设、经费管理、测试发射的组织和批生产管理等方面分析了与国情及自身发展客观规律的不适应性 ,并通过国内外相关情况的对比 ,进行了可择对策的分析研究 ,提出了明确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太阳能源卫星概念七十年代以来,石油价格的提高、能源的短缺,促进了人类对一些新能源的广泛研究。1968年,P.Glaser 提出了太阳能源卫星(Solar Power Satellite)的概念,作为远期(公元2000年以后)能源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美战略防御倡议组织(SDIO)已在2月14日11:15用德尔它-2火箭发射“星球大战(SDI)”用实验卫星LACE和RME。主要目的是研究定向能武器,进行大气中的激光光散射的校正实验。 LACE实验卫星重量为3175磅,进入高度为295海里,倾角为43度的轨道,工作寿命30个月。卫星本体形状为1.4米×1.4米×2.4米的箱体,在轨道上展开装有敏感器的翼板。卫星上搭载的实验装置有: 1.低功率大气压力补偿实验仪(LACE)。它用于研究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因水蒸气和微粒使能量损失而需补偿的方法。在卫星本体和展开的翼板上,有210个可见光和红外敏感元件,排列成4米×4米  相似文献   

11.
1 中国通信卫星发展历程□□中国先后自行研制和发射了 3种类型的通信卫星 :东方红 - 2、 2 A、 3(DFH- 2、2 A、 3) ,它们均为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东方红 - 2卫星是中国第 1代通信卫星 ,一共发射了 2颗。第 1颗于 1984年 4月8日发射 ,定点于 12 5°E;第 2颗于 1986年2月 1日发射 ,定点于 10 3°E。卫星本体外形为直径 2 .1m、高 1.6 m的圆柱体 ,包括通信天线在内卫星总高约 3.1m。它采用双自旋稳定、体装太阳能电池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微波统一测控体。卫星起飞重量约 92 0 kg,由长征 - 3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场发射 ,进入转移轨道后…  相似文献   

12.
随着实验型地球观测卫星——巴斯卡拉(Bhaskara)Ⅰ、Ⅱ、Ⅲ的成功飞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开始进入研制半工作型和工作型遥感卫星的阶段。目前,卫星被命名为印度遥感卫星-IRS。实际上,ISRO早在1978年起就开始制定了研制IRS的计划。 IRS是一颗三轴稳定的地球资源观测卫星。卫星重量大约500~600公斤。飞行轨道高度大约600~1000公里,太阳同步。IRS的设计特点是:1.卫星总体采用模块化结构方案,可降低研制费用,缩短研制周  相似文献   

13.
1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军方同时开展了3种卫星导航计划的方案论证和试验研究,它们是:由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为海军开发的“海军导航卫星系统”(NNSS),或称为“子午仪”(Transit)导航卫星计划;海军自行组织开发的“测时”(Timation)导航计划;空军的三维导航系统——621B工程。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卫星进行点对点间的输电,可能是解决21世纪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一种方法,不过,首先必须有少量验证计划来证实这种概念的可行性、成本费用、环境影响和公众认可。美国政府自70年代末便开始研究太阳能卫星,然而却从未得到充足的超过概念研究阶段的资金。太阳能卫星的提倡者设想了一个网络:用太阳电池收集太阳能,并通过微波把这种电力发回地球。美国政府早期的计划成本费用估算为1万亿美元,然而,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将允许对这个概念进行重新评价。美国麻州剑桥奥瑟·迪·利特尔公司副总裁彼得·格拉泽相信能首先采用这种概念的卫…  相似文献   

15.
<正>第一颗太阳探测卫星——先驱者5号卫星自从人类进入航天时代以来,科学家们就一直运用卫星探测器来研究探索太阳的内部和外部情况。由美国宇航局研制的先驱者5号,是一颗自旋稳定卫星,重量43千克,结构由直径0.66米的球体外加四个边长1.4米的太阳帆板组成。它于1960年3月11日发射,它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地球与金星之间太阳耀斑对磁场的影响。它是人类第一次实现了行星际探测的飞行器,首次验证了行星际磁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正1引言空间太阳能发电是利用发射大型太阳能卫星,在地球静止轨道吸收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然后以微波或激光为介质把能源传送回地面的大型天线站(或天线阵群),并最终转为基本电力。利用空间太阳能发电,可以解决太阳光穿过大气时因受到吸收和散射而减弱的问题,被认为是能够解决能源问题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17.
纪实  庞之浩 《国际太空》1990,(10):22-27
一、钻石卫星苏联第一颗钻石卫星(A1maz)是在1987年7月发射的,该星当时的代号为宇宙1870。1989年7月它脱离轨道,寿命为2年。这颗星原定80年代初发射。钻石卫星前部似礼炮号空间站,主体长7米,最大直径4.15米。发射重量18.5吨,科学仪器重4吨。有效载荷舱的容积为90立方米,内部大气压可达到在地面时的水平,由空气或氮气加压。有效载荷内的温度为5~35度,温度精度为±1度。设备舱采用空气或别的气体通风。钻石卫星由2块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池板的面积达86平方米,平均输出功率2400  相似文献   

18.
国际通信卫星-V(以下简称INTELSAT-V)是为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成员国传输电话、电视信号而设计的。第一颗卫星已于80年12月初用阿特拉斯-人马座火箭发射成功。 INTELSAT-V任务由于大功率要求和有效载荷的复杂性而导致选择了三轴稳定方案。它是迄今为止所制造的最大的商用通信卫星。为简化安装,采用模块式结构。应用新技术与经飞行验证过的硬件相结合的方法,满足了减轻卫星重量和减少方案冒险性这一主要设计限制。为减轻重量,卫星上广泛使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中国将发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2。它与中巴地球资源卫星-1基本相同,属于中巴第1代地球资源卫星。中巴第2代地球资源卫星——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3、4的方案论证也已经完成。 第1代“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公用平台能适应多用途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具有较高自主能力和高精度的姿态控制系统以及适应变轨能力的轨道控制系统。其太阳电池阵能单翼也可双翼,以适应不同需求的能源。平台中心承力筒可以装配500~1 000kg的有效载荷,采用了S波段统一测控和超短波测控方式,星载数据管理系统能适应不同卫星的整星信息管理要求,并可以…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卫星发射费用和运载器制造成本的增加,人们开始注意到小型卫星及其运载工具。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重量只有180磅。从那时起,世界卫星的发展趋势是增加卫星的尺寸、重量以获得经济效益。例如,最近发射的国际通信卫星6,它的外形尺寸高约12米,在轨质量约2000千克。很显然,要将这么巨大的卫星发射入轨,需要大型运载工具。而运载工具越大,制造成本就越高。另外,制造和发射周期大约也要持续三四年。系统的复杂程度也是早期发射的卫星的好几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