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俄交会对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俄交会对接技术的研发,最初是为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月球使命服务的,后来主要用于空间站的运输使命。因此,最初的"联盟"飞船逐步演变发展为联盟号载人飞船系列与进步号货运飞船系列。联盟号和进步号飞船应用"指针"或"航向"交会雷达系统,基本采用自动轨道交会方法。对应急运作,联盟号航天员可使用手控器;对于不载人的进步号使命...  相似文献   

2.
空天了望     
船站对接出险情 俄去年11月16日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了进步M1-4号货运飞船,为站上的第一任长期机组送去了2吨重的后勤物资。但飞船在2天后与空间站对接时出现了险情。按计划,这艘飞船要对接在空间站朝下的一个对接口上。但当与空间站相距350米时,处于自动对接方式下的飞船开始出现摇摆,地面控制人员只好命令站上机组转向手动对接状态。 手动对接时,站上的吉德津科可利用服务舱内的操纵杆、仪表和电视图像如同坐在船内一样操纵飞船。进入手动状态后,飞船的摆动立即停了下来,吉德津科开始启动船上的推力器使飞船向空间站靠近。但随着飞船…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载人航天活动一览(四)和平号航天站发射日期1986年2月20日飞行任务系前苏联新型的航天站,有6个对接接口,可构成一个大型组合式航天基地。与之对接的航天器包括宇宙号卫星、各种专用科学舱、联盟T号和联盟TM号载人飞船及进步号货运飞船。上述对接舱和...  相似文献   

4.
简讯     
俄向国际空间站派出货船俄罗斯8月6日在拜科努尔发射了进步M1—3货运飞船。该飞船已于8月9日顺利地同国际空间站进行了对接,成为第一艘与该站对接的进步号飞船。船上携带的2.4吨货物(包括生保设备、燃料、衣物、安全设备和个人卫生用品等)将由9月初乘美国航天飞机上天的宇航员们卸到站上,以为第一个长期居留机组进站做准备。船上的燃料将供国际空间站提升轨道用。M1型飞船是进步号货船的最新改进型,有8个推进剂贮箱(原来为4个),其中4个贮箱可用作货箱。另据透露,为保证恒星号服务舱的如期发射,俄政府曾冻结了给其…  相似文献   

5.
苏联于5月19日发射了进步号30宇宙飞船。该飞船首先进入192~265公里轨道,轨道倾角为51.6°,轨道周期88.8分钟,后于5月21日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进步号29宇宙飞船已于5月11日与和平号空间站分离。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联盟号飞船,自1966年11月首次飞行试验到1990年底,已进行了89次发射。如从研究运输工具角度出发,将由联盟号衍生的进步号飞船也计入在内,则已有135次的发射记录。在飞船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联盟、联盟T、联盟TM和进步号等几种型号。从外形上看,飞船有时带太阳电池帆板,有时不带;有时装对接装置,有时不装。其推进系统有时带主发动机,有时不带。那么联盟号究竟出现过多少种状态?这些状态与所执行的任务有何关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又起何作用?  相似文献   

7.
《航天员》2010,(1):13-13
1月21日,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言人伦金宣布,与国际空间站“星辰”号服务舱对接的俄载人飞船当天成功对接到空间站“探索”号小型试验舱上,这是“探索”号实验舱首次对接飞船,俄地面专家以此来检验“探索”号试验舱的对接效果。  相似文献   

8.
《航天员》2010,(6):8-8
10月30日,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布消息说。俄“进步M-08M”货运飞船当天晚上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飞船为国际空间站送去多种给养及设备。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飞船热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要叙述了俄罗斯初期飞船(东方号和上升号)的热控系统;着重介绍了俄当今仍在继续使用的飞船(联盟号和进步号)的热控系统,描述了联盟号飞船所采取的被动与主动热控措施,重点说明了联盟号飞船液体冷却回路系统的控温原理、组成、各舱段温湿度控制方法、系统工质、系统工作模式、系统冗余设计和系统今后可能改进等方面的内容;还简要说明了和平号空间站热控系统与载人航天器真空热平衡试验概况。  相似文献   

10.
林利栓  李筱梅 《航天》2011,(12):18-19
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任务中,其动作主要依靠测控通信系统来实施与完成。要实现距地面343千米高空轨道中高速运动的两个飞行器安全对接,测控通信系统面临哪些难点?  相似文献   

11.
广龙 《中国航天》2004,(12):34-36
经过多次推迟.国际空间站第10长期考察组终于在10月14日乘联盟TMA5飞船升空。飞船飞行2天后.于莫斯科时间16日8时15分与空间站码头号对接舱成功对接.比预定对接时间提前2分钟。由于最后时刻自动对接系统出现小的故障.对接临时改为手动完成。尽管如此,地面控制中心官员认为.整个飞行总体正常。  相似文献   

12.
许斌  陈晓光 《中国航天》2011,(11):18-19
天宫一号飞入太空预定轨道后,如何与地面保持联系,如何与神舟飞船精准地实现交会对接?当航天员乘坐神舟飞船与天育一号实施交会对接时,人们又如何了解他们在太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国际     
《航天员》2010,(3):8-13
“进步”号飞船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物品 5月1日,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布消息说,俄“进步M-O5M”货运飞船当天晚间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飞船为国际空间站送去多种给养及设备.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工程》2012,21(1):63-63
据新华社2011年12月23日报道,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在当日称,联盟TMA-03M载人飞船于莫斯科时间当天夜晚同“国际空间站”的曙光号对接舱以自动方式顺利对接。飞船上搭载了3名航天员,分别是俄罗斯人奥列格·科诺年科、美国人唐纳德·佩蒂特和荷兰人安德烈·凯珀斯。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工程》2012,(5):63-63
据Nasaspaceflight网站2012年8月1日消息,莫斯科时间当日23时35分,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场,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用联盟-U火箭发射进步号M-16M货运飞船。据悉,M-16M在绕地球轨道飞行4圈之后成功与“国际空间站”(ISS)快速对接,向ISS运送2.5t补给,包括食物、水和科学设备(包括用于生物技术实验的菌根真菌发酵罐和细胞材料等)。  相似文献   

16.
对接机构分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我国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试验的对接机构分系统的组成、控制时序、设计方案,以及可靠性与安全性。给出了对接机构分系统研制中总体设计、动力学仿真、试验和关键部件研制等关键技术,以及整机特性测试、连接分离试验、热真空对接与分离试验、寿命试验等验证情况。回顾了对接机构分系统的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17.
《航天员》2011,(6):9-10
据新华网11月3日报道,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2日表示,载有2.6吨各类货物的俄“进步”M-13M货运飞船当天与国际空间站“星辰”号服务舱以自动方式成功对接。  相似文献   

18.
徐韵珂 《上海航天》2012,29(4):36-36
携带食物和研究设备等的进步-7号无人货运飞船因Kurs-NA交会系统故障的因素,其首次与国际太空站的交会失败。Kurs-NA交会系统是Kurs对接装置的升级型号。多年来Kurs装置一直用于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Kurs-NA系统将原5个天线合并为1个,升级了电子设备,目的是提高安全性,降低功率。与旧Kurs对接系统相比,  相似文献   

19.
黄希 《中国航天》2011,(11):35-36
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已圆满完成。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主导力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承担了八大系统中的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三大核心关键系统的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神舟载人飞船推进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神舟飞船推进分系统三个子系统的任务要求和系统的优化设计,采取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措施,主要组件的技术攻关以及地面试验情况等。飞行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推进分系统完全能够满足神舟载人飞船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