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文中介绍了一种光电测速系统,它具有非接触测量,动态响应好等优点,经过试验验证可以用于火工装置的测试。  相似文献   

2.
航天火工装置种类很多,性能各异。文章仅对广泛使用的弹射器和解锁器类火工装置的推力测量系统进行论述,分析测量过程中的干扰环节,说明不同干扰类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提出测试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航天火工装置种类很多,性能各异。文章仅对广泛使用的弹射器和解锁器类火工装置的推力测量系统进行论述,分析测量过程中的干扰环节,说明不同干扰类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提出测试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介绍了几类航天上可用于连接与分离的非火工装置,如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MA)的连接释放装置,石蜡驱动器,低熔点材料释放装置。非火工装置具有冲击力小、无污染以及可重复使用等优点,非火工装置的这些优点正好是火工装置的不足之处,所以在不能使用火工装置的条件下可以考虑使用非火工装置。文章对接分离装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介绍了几类航天上可用于连接与分离的非火工装置,如基于形状记忆合金(SMA)的连接释放装置,石蜡驱动器,低熔点材料释放装置。非火工装置具有冲击力小、无污染以及可重复使用等优点,非火工装置的这些优点正好是火工装置的不足之处,所以在不能使用火工装置的条件下可以考虑使用非火工装置。文章对接分离装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简介了火工装置、航天火工装置、发火元件和器件的概念,并就如何在标准中表述航天火工装置关键件及其与常规兵器火工品的差异作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航天火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火工技术是航天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航天火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火工装置的特性,几种新型起爆技术,索类火工装置,并讨论了火工装置研制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可靠性技术,最后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航天火工装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分类介绍了几种航天火工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情况,并根据航天科技对火工装置的性能及使用要求,进一步阐述了航天火工装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钝感火工装置的一般概念、特点和分类,介绍了钝感火工装置在国外航天领域的应用简况以及我国钝感火工装置及钝感发火元器件的研制在航天型号上逐步推广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钢球连接方式火工装置中,钢球连接处的结构强度校核。通过经典的接触应力计算公式,结合钢球在火工装置上的具体使用情况,利用微变形理论,归纳出了火工装置上起连接承载作用的钢球连接方式新的强度校核判断法则。试验结果表明,该判据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火工装置上钢球连接方式的结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载人飞船回收系统火工装置的工作特点,在GJB376-87(《火工品可靠性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正态分布应力和强度参数均未知情况下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利用该评估方法,只需通过试验得到产品的应力和强度均值、方差以及试验样本数,即可计算出产品的可靠度。该方法便于工程实际所应用。  相似文献   

12.
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火工装置作为分系统的关键产品,要求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充分的试验验证。文章主要介绍了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主要火工装置的特点及其可靠性试验。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火工装置的设计是合理的,工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一种小型炮射子母弹装置伞降系统的功能及其组成。伞降系统由降落伞、伞舱、火工品等组成。  相似文献   

14.
夏晓宇  黄敏超 《火箭推进》2010,36(1):50-53,57
采用ALE算法模拟了聚能火工装置的工作过程。仿真结果能够演示聚能射流的形成过程,并且能够揭示一些有关材料和射流的特性和规律,符合现有实验结论并与相关文献结论一致。表明该模拟方法合理可行,可应用于聚能火工装置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5.
文章概述了“神舟号”飞船回收着陆系统研制过程中,在可靠性分析方面所作的部分研究工作.其中包括系统的可靠性建模、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降落伞可靠性评估方法和验证方法、火工装置可靠性评估方法及验证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利用相邻历元间的载波相位单差可求得动态载体的高精度三维速度向量,基于此提出了可精确描述载体运动变化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算法。该算法克服了高动态条件下采用简化动力学模型可能引起的系统状态描述失实问题,同时还可输出动态载体的精密速度信息。飞机动态试验结果表明,用该算法的动态单点定位结果与TRACK双差解计算互差得到的三维RMS值,平面分量精度优于3cm,高程分量精度优于6cm,速度测量精度可达mm/s级。  相似文献   

17.
程俊波  张强  虎刚  郭超勇  张猛 《宇航学报》2016,37(3):307-315
为减少帆板驱动机构(SADA)对太阳帆板挠性模态的激励作用,以扰动力矩较小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作为驱动源,提出一种T-S模糊控制与校正网络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利用校正网络增加系统的相位裕度和增益,并通过T-S模糊控制器降低系统的超调和非线性摩擦的影响,从而有效抑制太阳帆板的振动。通过圆判据对带有此控制器的驱动系统进行了稳定性证明,很好地解决了模糊控制系统在摩擦扰动下难以进行频域理论分析的缺陷。仿真结果表明,在非线性摩擦等扰动的影响下,该控制方法能够很好地抑制太阳帆板引起的挠性振动,提高系统的速度精度和稳定度,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