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征稿简则     
《宇航学报》2011,32(6)
一、本刊是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报道我国宇航科学技术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高科技人才,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二、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宇航学报》2009,30(3)
一、《宇航学报》是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反映我国宇航科学技术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高科技人才,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二、《宇航学报》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主要是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高等院校师生。  相似文献   

3.
征稿简则     
《宇航学报》2011,32(2)
一、本刊是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报道我国宇航科学技术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高科技人才,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二、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主要是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高等院校师生。  相似文献   

4.
征稿简则     
《宇航学报》2011,32(1)
一﹑本刊是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报道我国宇航科学技术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高科技人才,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二﹑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主要是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高等院校师生。  相似文献   

5.
1979年10月,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决定创办《宇航学报》,以反映我国宇航科学技术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任新民理事长亲自指导我们筹备创刊工作,钱学森名誉理事长撰写发刊祝词,他说:“宇航的第一阶段是航天,也就是在太阳系内部大约几十亿公里范围中活动。我认为航天技术是毛主席明确过的技术革命中的一项,与蒸气机、电力、原子能、以及电子计算机并列的一次技术革命。航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6月召开的“太平洋地区国际航天科技发展及其应用讨论会(PISSTA'87)”上,中国航天界的两位高级专家介绍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方针和中国现行的航天活动。 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任新民在致词中说:“我国的航天事业,三十年来通过自己的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探月工程技术作为里程碑之一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在“嫦娥三号”即将发射的大背景下,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木专业委员会、中南大学、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探月工程与空间环境、新材料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0月11日在中南大学召开。这次会议围绕我国探月工程与空间环境、新材料的重大技术和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宇航学报》是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反映我国宇航科学技术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高科技人才,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二、《宇航学报》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主要是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高等院校师生。三、本刊主要刊登飞行理论、航天飞行器系统、导弹系统、空气动力学、飞行器设计和制造、推进技术、惯性技术、光电技术、制导与控制、遥感、测量与信息传输、计算机应用、计量与测试、飞行器能源、材料与工艺、结构强度、质量与可靠性、特种装备、发射工程、目标…  相似文献   

9.
《宇航学报》2006,27(5):1122-1122
一、《宇航学报》是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反映我国宇航科学技术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高科技人才,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二、《宇航学报》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主要是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高等院校师生。三、本刊主要刊登飞行理论、航天飞行器系统、导弹系统、空气动力学、飞行器设计和制造、推进技术、惯性技术、光电技术、制导与控制、遥感、测量与信息传输、计算机应用、计量与测试、飞行器能源、材料与工艺、结构强度、质量与可靠性、特种装备、发射工程、目标…  相似文献   

10.
《宇航学报》2005,26(1):120-120
一、《宇航学报》是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主要反映我国宇航科学技术成果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培养高科技人才 ,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二、《宇航学报》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主要是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高等院校师生。三、本刊内容主要刊登飞行理论、航天飞行器系统、导弹系统、空气动力学、测量与信息传输、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能源、遥感、飞行器设计与制造、惯性技术、推进技术、计算机应用、材料与工艺、特种装备、发射工程、结构强度、目标与环境、计量与测试、光电技术…  相似文献   

11.
《宇航学报》2004,25(6):620-620,685
一、《宇航学报》是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主要反映我国宇航科学技术成果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培养高科技人才 ,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二、《宇航学报》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主要是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高等院校师生。三、本刊内容主要刊登飞行理论、航天飞行器系统、导弹系统、空气动力学、测量与信息传输、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能源、遥感、飞行器设计与制造、惯性技术、推进技术、计算机应用、材料与工艺、特种装备、发射工程、结构强度、目标与环境、计量与测试、光电技术…  相似文献   

12.
《航天》2009,(12):F0002-F0002
3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极其短暂的一瞬,但对于中国宇航学会来说,却是一段凝结着对航天事业不懈追求的不平凡岁月。  相似文献   

13.
《宇航学报》2004,25(2):162-162,230
一、《宇航学报》是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主要反映我国宇航科学技术成果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二、《宇航学报》从 2 0 0 1年改为双月刊 ,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主要是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高等院校师生。三、本刊内容主要刊登飞行理论、航天飞行器系统、导弹系统、空气动力学、测量与信息传输、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能源、遥感、飞行器设计与制造、惯性技术、推进技术、计算机应用、材料与工艺、特种装备、发射工程、结构强度、目标与环境、计量与测试、…  相似文献   

14.
《宇航学报》2004,25(4):388-388,397
一、《宇航学报》是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反映我国宇航科学技术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培养高科技人才,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二、《宇航学报》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主要是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高等院校师生。三、本刊内容主要刊登飞行理论、航天飞行器系统、导弹系统、空气动力学、测量与信息传输、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能源、遥感、飞行器设计与制造、惯性技术、推进技术、计算机应用、材料与工艺、特种装备、发射工程、结构强度、目标与环境、计量与测试、光电技术、质…  相似文献   

15.
一、《宇航学报》是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主要反映我国宇航科学技术成果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二、《宇航学报》从 2 0 0 1年改为双月刊 ,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主要是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高等院校师生。三、本刊内容主要刊登飞行理论、航天飞行器系统、导弹系统、空气动力学、测量与信息传输、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能源、遥感、飞行器设计与制造、惯性技术、推进技术、计算机应用、材料与工艺、特种装备、发射工程、结构强度、目标与环境、计量与测试、…  相似文献   

16.
一、《宇航学报》是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主要反映我国宇航科学技术成果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二、《宇航学报》从 2 0 0 1年改为双月刊 ,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主要是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高等院校师生。三、本刊内容主要刊登飞行理论、航天飞行器系统、导弹系统、空气动力学、测量与信息传输、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能源、遥感、飞行器设计与制造、惯性技术、推进技术、计算机应用、材料与工艺、特种装备、发射工程、结构强度、目标与环境、计量与测试、…  相似文献   

17.
一、《宇航学报》是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主要反映我国宇航科学技术成果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和实现科技现代化服务。二、《宇航学报》从 2 0 0 1年改为双月刊 ,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对象主要是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管理干部和高等院校师生。三、本刊内容主要刊登飞行理论、航天飞行器系统、导弹系统、空气动力学、测量与信息传输、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能源、遥感、飞行器设计与制造、惯性技术、推进技术、计算机应用、材料与工艺、特种装备、发射工程、结构强度、目标与环境、计量与测试、…  相似文献   

18.
一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中国宇航学会在北京召开第二届第六次常务理事会,出席会议的有:任新民、马捷、孙家栋、梁守槃、章之俭、曾宪波、王永志、叶定友、路史光、黄文虎等十位常务理事,研究决定了以下事项: 1. 肯定了一九八九年“首届应用卫星与卫星应用研讨会”,为建立我国卫星应用体制、扩大卫星应用范围发挥了重大作用。会议强调,学会活动应该充分发挥人才荟萃的优势,积极参与航天科技咨询,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9.
1989年初秋,中国宇航学会召开的首届应用卫星与卫星应用学术研讨会结束后,国务院总理、国家航天领导小组组长李鹏在中南海召集部分代表座谈,听取专家们的汇报和建议,就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指导思想、技术政策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这表明,国家最高决策机构和领导人已正式实施对中国航天事业的直接领导;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无疑是中国航天界的一件大事。正如李鹏总理指出的,现在我国的卫星已  相似文献   

20.
《宇航学报》2006,27(4):581-581
2006年6月15日,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编委工作会议在航天城测通所协作中心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领导有:学报副主编、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龚金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院长姜志国。常伯浚、邓益元、范士明、李素循、刘良栋、李俊峰、刘利生、潘增富、曲广吉、邱吉宝、余金宝、杨维廉、周荫清、朱宁昌、周伟江等编委及候补编委王巍共16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审稿会。会议由学报副主编、编辑部主任陈念生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