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覃育 《飞碟探索》2006,(11):9-9
天文摄影所拍摄的对象除了月球和太阳之外,光度都是暗弱的,由此决定了天文摄影一般需要较大口径的望远镜。此外,由于天体远离地球,视角一般较小,决定了望远镜的焦距较长,且几乎都需要长时间曝光。天文摄影所需的附件也与此相关。干板盒对于中型望远镜,为了能获得较大尺寸的底片  相似文献   

2.
李明 《飞碟探索》2001,(4):25-25
赤道式望远镜   极轴的调整:极轴应位于子午面内,高度角等于所在地的地理纬度,这样极轴指向北天 极。   仪器置平:利用望远镜底座上的水平气泡仪 ,使气泡完全居中即可。   初调极轴高度:调整纬度固定螺旋,使其值等于当地地理纬度(极轴地平倾角等于观测 点地理纬度)。   初调极轴方位:将望远镜设在赤纬 90度、时角 12度的位置,调整极轴方位,并适当调 整极轴高度,使望远镜指向北极星。然后查天文年历,在北极星中天时刻,把望远镜高度调 整约 1度,然后再做极轴高度方位的精调。   精调极轴方位:先将望远镜对准天子午…  相似文献   

3.
天文摄影历来给人以高不可攀的感觉———传统的天文摄影几乎都是专业天文学家通过专业的大望远镜拍摄的,使用的记录方式不是极为少见的干板盒,就是异常昂贵的专业CCD。  相似文献   

4.
季了 《飞碟探索》2008,(6):42-45
天文摄影历来给人以高不可攀的感觉——传统的天文摄影几乎都是专业天文学家通过专业的大望远镜拍摄的,使用的记录方式不是极为少见的干板盒,就是异常昂贵的专业CCD。现在,这种情况正悄悄地发生着改变:只因为我们手中有了新式武器——数码相机。  相似文献   

5.
覃育 《飞碟探索》2006,(10):48-49
望远镜的转仪钟,是驱动望远镜以天体周日运动的速度绕极轴旋转的机械转动装置。19世纪时,仪器转动的动力由重锤或发条给出,仪器速度的恒定也是靠机械离心调速来达到。现代的大型望远镜或普及型望远镜一般都采用各式的电机驱动.经过变速而达到恒动的目的。为了取得一张理想的天体摄影作品,高精度的望远镜驱动系统——转仪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个暗弱天体的拍摄往往需要数分钟、数十分钟乃至几小时的跟踪.还要考虑极轴调整误差、蒙气差等因素,另外对赤经和赤纬的微调也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是较高级的天文望远镜,还包括赤经和赤纬的快动、慢动及微动。  相似文献   

6.
季明 《飞碟探索》2006,(5):50-50
笔者一开始拍天文照片,是用Vixen的50S赏鸟望远镜拍月球及日、月食,另外拍一些星迹。这些照片当然是不忍卒睹,但是由于没有前辈的指导,所以当时也颇沾沾自喜。一直到专五,学校装了一台高桥FCT-150折射望远镜后,才算正式踏人天文摄影中追踪摄影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苏联最近提出了3个空间天体测量计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莫斯科大学施登堡天文研究所提出的罗蒙诺索夫计划(简称L计划)。该计划将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天体测量(文中有卫星截面示意图,见第7页)。卫星上有2架卡塞格伦式望远镜,其等值焦距、主镜口径和焦距分别为50m、1 m和4 m。望远镜终端接收设备使用最新的探测技术(CCD)。终端采样率为2~3个数据/分,于是,一年中约有120万个观测值。L计划要观测约40万颗亮于13等的恒星(见表),以保证天球  相似文献   

8.
NASA空间望远镜的主要光学元件——巨大的主镜坯件已交付给珀金·埃尔默公司去进行长达二年的磨研和抛光。科宁·格拉斯公司生产了这个直径为8米的坯件。除了大型精密光学系统外,光学望远镜装置还有稳定天文目标的专门敏感器和一个安放五个科学仪器的结构,为了控制望远镜在轨道上的15年期间的始终校准,每一科学仪器都得对着望远镜的焦距平面和敏感器。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刚入门的天文初学者或是有经验的观测者,双筒望远镜都是不可或缺的天文观测最佳辅助工具,它有着专业天文望远镜无法取代的优点。就光学特性而言,一架适合看星星的双筒望远镜成像明亮、视野宽阔,就机械性能而言,双筒望远镜较专业天文望远镜轻便、操作容易、机动性强。对于想一窥星空奥秘的初学者而言,购买双筒望远镜要比投资专业天文望远镜在经济上的负担轻得多,所以笔者在此要推荐大家使用双筒望远镜了。下面我们首先讨论一下如何选择双筒望远镜,其次再说说双筒望远镜在天文观测中的实际应用。  双筒望远镜是一种非常实用的…  相似文献   

10.
季礼 《飞碟探索》2006,(1):37-37
天文摄影的起源宇宙中蕴含了数不清的星体,绝大部分都是人眼无法感受到的。人眼虽然精良,但毕竟“口径”太小,威力不足。所以人类发明了望远镜。有了望远镜,人类的视野在一瞬间拓展了千百倍,看到了更多新的星体、新的现象。但可惜的是,人眼无法累积光线,所以仍然力有未逮。19世  相似文献   

11.
寻彗指南     
姜晓军 《飞碟探索》2008,(11):22-23
寻找新彗星是现代天文学中少数几个可以由天文爱好者使用自己的小望远镜发挥主要作用的领域之一。每个晴朗的黄昏或黎明,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都有一些令人尊敬的,不知疲倦的天文爱好者把各式各样的望远镜指向天空,他们的辛勤工作往往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每年都有一批新彗星被天文爱好者发现,并以他们的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12.
大卫·麦林的天文摄影,是英澳天文台的骄傲。他把照相机和望远镜成功地结合起来,用以探讨距我们极其遥远的星系。 我们在这里呈现的这组照片,是极其真实的。虽然它们都美丽得超乎想像,但需要强调的是,它们都是以  相似文献   

13.
《太空探索》2004,(6):36-37
《世纪天图》是我国首次发行的望远镜观天最佳的8.5等星图,是广大天文爱好者寻找和发现彗星、新星,观测梅西耶天体和NGC天体,进行天体摄影必备的完美工具书,被视为是天文同好的宝网。本天图集为8开本大小:4封用157克铜版纸彩色印刷,封面封底贴亮膜;内文共32页.用120克进口高  相似文献   

14.
1989年,美国研制的,价值12亿美元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将进入太空,开始它历时15年的探测使命。哈勃望远镜能使用可见光、近紫外线/红外线(1200~11000埃)进行观测,能为理论宇宙学家、行星际专家等所有的天文学家提供极为丰富的数据。哈勃望远镜的发射将标志天文卫星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今后10年,人们将发射各种类型的自由飞行天文卫星,采用各种观测技术,探测宇宙中大量的γ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微波以及无线电波,因此天文科学将会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数字天空     
覃育 《飞碟探索》2008,(4):47-47
数码相机以其鲜明的特点向传统相机发起挑战的同时,也渗透到了天文摄影的领域。数码相机应用于天文摄影领域,其实并非创新之举。冷却CCD早就应用于天文摄影当中了,而数码相机只是一个带有光学镜头、没有冷却功能的CCD而已。尽管这样,数码相机的大量普及,对天文爱好者进行天文摄影仍是一大福音。  相似文献   

16.
“天文-C”卫星继“天鹅”和“天马”两颗探测X线天文卫星之后,“天文-C”卫星装载了更高性能的X线望远镜,以研究银河系以外的X线天体。这架望远镜由宇宙科学研究所和英国的莱斯特大学共同研制,比“天马”卫星的望远镜口径几乎大一位数。“天文-C”卫星是一颗重400公斤的三轴稳定卫星。Exos_D探测卫星为了研究引起极光带电粒子的加速机理,这颗卫星装载电场、磁场、等离子波动及  相似文献   

17.
季礼 《飞碟探索》2006,(3):36-37
在前几期的杂志上,我们了解了很多天文摄影的基本知识.现在来说说最后一种天文摄影--那就是扩大摄影. 扩大摄影跟直焦点摄影一样,都是属于追踪摄影,只是曝光时间比较短罢了.但是扩大摄影受外在影响很大,所以笔者认为扩大摄影是所有天文摄影中最不好拍、最不容易拍到好作品的一种摄影法.  相似文献   

18.
佚名 《飞碟探索》2006,(9):45-48
每个喜爱天文、热爱观星的同好,大概都既希望又渴望并奢望拥有天文望远镜,每每看到天文杂志上的新型望远镜,眼睛都快突出来了!但是望远镜的种类那么多,就算预算充足,也总不能每样都买吧(呃……其实是蛮想这么做的)!到底要怎样来选购一部适当的望远镜呢?相信这是很多同好心中共同的问题!既然有问题,我们就来解答一下吧!一组完整的望远镜是由镜筒部与架台部组成的。镜筒部就是指望远镜本身,有折射式、反射式、折反射式三种。架台部指的是承载望远镜的部分,有经纬仪与赤道仪两种。由于望远镜是获得天体影像的关键,所以本文只讨论望远镜部分。一…  相似文献   

19.
<正>7月13日,俄罗斯和德国联合研制的光谱-RG(Spektr-RG)空间望远镜发射升空。这部X射线望远镜将飞向日地L2轨道开展为期6年半的天文观测,是俄罗斯空间望远镜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苏联/俄罗斯拥有强大的航天实力,载人航天领域的成就格外出色,而他们在空间天文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红外天文卫星科学工作组在1983年中旬宣布,红外天文卫星上的望远镜发现,在银河系尘埃云内正在孕育着两个象太阳似的恒星,称为原恒星。它们的生成年代末超过一百万年,很象四十六亿年前处于初期形成阶段的太阳。其中第一颗原恒星是低亮度恒星。地面望远镜只能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