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航天员》2008,(6):46-49
经过整整一年的飞行与探测,"嫦娥一号"获得了大量有效的科学数据,在我国航天领域创造了许多新的纪录,2008年11月12日,由它获取的数据制作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公布。专家认为,这张"全月图"在图像质量和影像制作上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最清晰的一张。绕月工程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将带领我们走近全月图。  相似文献   

2.
《航天》2009,(8):F0002-F0002
据美国航宇局官方网站7月1日报道,美国航宇局Terra卫星绘制了一张迄今最为完整的地球地图,展示了地球上几乎每一个地区的高程。据悉,这张名为“全球数字高程模型”的地图是利用该卫星上一架日本照相机拍摄的近130万幅图像绘制的,在2.375个拼贴组成的一个巨型网格中,每一个高程点之间相隔30米。  相似文献   

3.
陈钦丽 《航天员》2008,(3):26-27
他们对着国旗庄严宣誓,他们在志愿者精神的大红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从那一刻起,他们不仅是孩子的爸爸、爸爸的儿子、妻子的丈夫,他们还成为了一诺千金的战士!他们要遵守的不仅是一个成熟男人的信义,更要承担一项伟大事业参与者的责任。无论身体有多么苦痛,无论日子有多么难熬,承诺,这背后的道德基石和品质力量让他们在自我控制和调节中顽强坚守。这是一场隐忍的战斗,没有刀光剑影,没有战火硝烟,而他们的敌人在他们的心里,在漫长的枯燥时光里,时刻准备着突击。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让心中的爱,心里存满的挂念化作勇气和力量。你会相信:在和平或战争的年代,他们都是一支精锐之师。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3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高分三号"卫星总指挥兼总师张庆君带领团队,联合武汉大学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李振洪教授团队,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 SAR)研究领域取得重要成果,获取了高质量重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SAR)试验数据,生成了我国第一幅"高分三号"卫星干涉SAR影像,并从影像中提取到亚厘米级地面沉降信息,实现了我国卫星SAR影像干  相似文献   

5.
2月6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 m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这是目前国际上已公布的分辨率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图,表明我国探月工程又取得一项重大科研成果。据悉,制作完成的7 m分辨率全月球分幅影像图产品共746幅,总数据量约800 GB,影像分辨率比"嫦娥一号"的120m提高了17倍,数据量则增加了300倍。专家表示,"嫦娥二号"7m分辨率全月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连续波雷达接收机中正交通道幅相不平衡产生的镜像信号对测量的影响,并根据连续波雷达测速、测距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幅相不平衡校正方法,该方法基于数学中的正交化思想,提取的幅相不平衡校正参数精度较高,仿真结果也表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孙定浩 《航天控制》2007,25(4):87-91
将二次电源的浪涌电流抑制问题提升到"最佳抑制问题"讨论。目的是寻找一种浪涌电流,它不仅满足一次电源要求的限制浪涌电流幅值,二次电源设计限定的完成浪涌过程时间,而且使浪涌抑制管在这过程中产生的最大瞬时功率值最小。本文给出了满足这些要求的最佳浪涌电流的解析式,对常用的线性浪涌电流抑制作了分析和评述,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风云三号D星获取首幅观测图像12月8日14点7分,风云三号D星首幅可见光图像成功传回地面。此次成功接收的图像来自于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这台仪器是世界上首台能够获取全球250 m分辨率红外分裂窗区资料的成像仪器,可以每日无缝隙获取全球250 m分辨率真彩色图像。下一步,卫星将进行为期半年的在轨测试。该卫星正式投入业务应用后,将在提高天气预报水平、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生态文明建设、防灾减灾救灾、"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成都武侯祠有清人赵藩题写的一幅著名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时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据说,他的这副楹联深深影响了入蜀治边的封建大吏。毛泽东、江泽民  相似文献   

10.
逃逸攻关,在苦与乐中感受着 作为载人航天工程逃逸系统发动机推进剂研制最早的一批科技工作者,已经退休近10年的李谨卫,回忆起研制工作刚刚起步的那些日子,脑海被一幅幅研制逃逸推进剂时的画面充满着.想到自主创新走过的风雨历程,想到一起战斗过的"战友"们,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逃逸系统是长征二号F火箭为了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而设计的一个安全系统.其主要作用就是在火箭发射最危险的前120秒中,万一火箭出现故障,逃逸系统发动机点火,"拽着"载有航天员的返回舱和轨道舱与火箭分离,逃逸到安全区域.在这过程中,动力源是逃逸系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航天员》2008,(1):52-55
2007年11月26日国防科工委公布"嫦娥"一号拍摄的第一张月球图像,嫦娥工程一线专家、"嫦娥"一号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辉先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高级工程师、"嫦娥"一号有效载荷总体设计工作负责人邓湘金做客新浪,解读"嫦娥"一号第一张月球图像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2.
王棋 《航天员》2008,(6):79-80
神七发射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通过对航天员进行问卷调查、音乐试听等方式精心选取了100多首航天员喜爱的歌曲。这些歌按照内容和主题共分为七个系列,分放在七张不同的专辑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这七张专辑、一百首歌中包括了新创作的16首新歌,它们共同构成专辑《我为祖国感到骄傲》。其中包括由李继耐诗歌作词、刘斌倾情演唱的《神舟颂》;陈善广、杨利伟作词,廖昌永用心呤唱的专辑同名歌曲《我为祖国感到骄傲》;年轻女歌手孟抒秋深情演绎的《飞天梦圆》……。整张专辑的制作始终以"展现中国载人航天风貌,讴歌中国载人航天精神"为中心和主线,内容广泛,情真意切,可以说是一张地地道道的"航天歌曲专辑"。《我为祖国感到骄傲》表达了航天人的心声:如果没有祖国的繁荣昌盛,航天人的航天梦就无法实现,因为航天人的每一次成功都是站在祖国母亲的肩膀上的。《我为祖国感到骄傲》同样也传达了社会大众的呼声:为神七喝彩,为航天人自豪!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7月19-21日,在游人如织的上海外滩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蓝色星球发光体,真实地还原了宇航员回望地球时看到的景象,以此纪念人类登陆月球50周年(图1)。这张照片的名字叫做:"蓝色弹珠"。我们每天看到的微信登陆画面,就是它(图2左)。它凸显了在宇宙尺度下人类的孤独和渺小。这张著名的图片摄于1972年12月7日,是"阿波罗" 17号航天员前往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来到航天城家属公寓楼时,看到一位身高一米八左右的青年男子正站在家门口热情地迎接我们。他就是刘洋的丈夫张华。他热情而随和,进屋后.我们的访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开始了。2001年6月。军校刚刚毕业的刘洋被分配到驻汉空军某部,就在这一年,张华认识了刘洋。  相似文献   

15.
姚青 《航天员》2009,(2):44-45
嫦娥一号的突出表现 第一次为月球“画像”,2008年11月12日,第一幅真正用立体相机来获得月球三维影像公布,这是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  相似文献   

16.
前言     
《上海航天》2005,22(Z1)
风云二号04星(C星)于2004年10月19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于10月29日上午11时成功摄取了第一张可见光云图,11月20日11时又成功摄取了第一幅3个红外和1个水汽图像,至今已稳定运行一周年。尤其是在2005年汛期采用可每天摄取48幅图的运行模式,为汛期的准确预报、监视灾害性天气,最大程度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风云二号C静止气象卫星是一颗完全由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应用卫星。经过对01批两颗试验试用星经验教训的总结,02批卫星在探测性能指标、技术状态、可靠性设计试验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改进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正2月2日15时51分,我国第一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张衡一号"是我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第一个天基平台,也是我国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计划的首发星。"张衡一号"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张衡一号卫星由中国航天科  相似文献   

18.
测向系统对于频带宽度、测角精度及测向范围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对于接收天线的频率响应、阻抗带宽特性进行了可重构设计,以达到测向系统对宽频带的要求。同时,在所设计天线元方向特性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比幅测向算法nABD进行研究,给出相应的天线元加权系数调整方法,以获得较优的测角精度和测向范围。由仿真结果可知,所设计天线具有较好的工作频率范围与可重构阻带特性,所提测向算法可以获得较高的角度分辨率和较大的测向范围。  相似文献   

19.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5,(5):151-155
<正>NASA发现火星液态水据新华网2015年9月29日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015年9月28日上午11时30分,NASA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这张火星山丘上的"季节性斜坡纹线"表示火星表面有液态水的存在,这为在火星上寻找生命提供了新线索。自2006年以来,美国"火星勘测轨道器"  相似文献   

20.
杨孝文 《航天》2011,(8):26-29
美国航宇局的可重复使用航天飞机在多年的服役生涯中为我们献上了无数个美妙的瞬间,一幅幅精彩的照片书写着航天飞机走过的辉煌岁月。实际上,航天飞机本身就是一个最理想的模特,想拍摄一幅低劣的照片,很难!随着"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最后一次执行太空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