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从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两方面概述了机载目标探测定位系统和技术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定向红外对抗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定向红外对抗技术和相干光定向红外对抗中的激光器技术,介绍了非相干光定向红外对抗和相干光定向红外对抗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碲镉汞材料的生长工艺的新发展,评述了碲镉汞红外探测器及焦平面阵列技术的进展,预测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红外诱饵是对抗红外导弹的重要手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红外诱饵及其投放/发射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本文对此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弹用航空发动机尾喷流红外抑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翟普  隋俊友  崔杰  赵克云  孙华  徐祥春 《推进技术》1996,17(4):17-20,31
详细介绍了弹用航空发动机红外抑制技术开展的一系列试验和数值分析。这些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为今后此项技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直至工程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青藩 《推进技术》1989,10(6):29-32,71
本文分析喷气动力装置的红外辐射源,并讨论抑制红外辐射的技术途径.喷气动力装置的红外辐射来源于燃烧引起的高温,并可区分为两大类:固体表面的辐射和热喷流的辐射.一般而言,抑制红外辐射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用冷却或绝热的方法降低辐射表面的温度,或通过蔽挡阻止红外辐射的传播;(2)加速喷气流与周围空气的混合,使喷流温度快速降低;(3)降低燃烧产物中辐射成分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飞机的各种涡轮发动机具有高的功率质量比,对由它引起的尾焰红外辐射进行抑制是飞机红外隐身的关键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飞机的气体涡轮发动机,然后细致研究了飞机尾焰的红外辐射和抑制技术。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复习热成像技术的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历史演变过程。讨论了几代热成像系统的成像原理、技术特点和性能参数。指出军事需求始终是拉动热成像技术快速发展的动力。建议结合我们的具体情况,向量子阱焦平面阵列倾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当前飞机的雷达波隐身和红外隐身技术,分别从低RCS外形设计特点、低RCS材料技术的应用、红外辐射技术的应用以及电子对抗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对F-22飞机的隐身技术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对抗日趋严重的红外导弹威胁,迫使人们不断开发出先进的红外对抗(IRCM)手段。采用红外干扰机和定向红外对抗等红外有源干扰手段,能够有效地对抗红外导弹,确保自身平台的安全。目前,红外干扰机技术在迅速发展与更新,而先进的定向红外对抗装备在不断问世,成为作战飞机的“新铠甲”。本文综述了国外红外干扰机与定向红外对抗装备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战争中,常运用超视距低空突防战术,而且在低空的复杂背景下,目标往往具有掠海飞行、多方位饱和攻击和红外隐身等特点。本文结合低空背景、目标、环境的辐射特性及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研制情况,研究了红外探测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并针对红外探测的一些新的技术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导弹逼近红外告警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对抗地空、空空导弹威胁、国外在5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制红外告警设备,目前已研制了三代产品,并广泛装备部队。概述了导弹逼近红外告警技术。  相似文献   

14.
红外(IR)探测器技术对弹道导弹防御的各个方面的都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材料系统,象锑化甸(InSb)、硅化铂(PtSi)、碲镉汞(MCT)和砷掺Si:As)占据了红外探测领域。但随着监测探测器和拦截导引头的引进,要求在中波(MW)、长波(LW)和超长波(VLW)红外波段具有大面积、高无效性和多色(或多光谱)红外焦平面阵列器件。建立在晶格匹配基础上的GaAs/AlGaAs和应变层InGaAs/GaA  相似文献   

15.
目标的红外隐身技术经历了探索时期(60年代以前)、技术全面发展时期(60-70年代)和应用时期(80年代至今)。飞机的红外隐身技术于70年代末基本完成了基础研究和先期开发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由基础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相似文献   

16.
涡扇加力和多功能推力矢量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加力燃烧室的技术现状、发展需求和制约条件等三方面与主燃烧室进行对比并作全面分析,同时,从来流的温度和压力条件阐述了隐身技术和高膨胀比可调喷管、推力矢量控制的需求。中指出在未来看得见的时间内,加力部件不仅不会取消,而且还会在功能上有新的发展。加力部件上出现新技术是不可避免的,其中常规双层加力、游流加以及采用射流控制或其他新的控制方法的多功能推力矢量装置将很可能出现。本分析可供预先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简述了红外干扰弹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介绍了弹的动态红外特性测量系统、弹的位置测量系统以及试飞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并给出了某机载红外干扰弹的动态红外热图像序列和动态红外光谱测量结果。给出利用这些测量结果计算红外干扰弹的辐射强度数据和燃烧特性数据的方法。此次测量数据将为红外干扰技术和光电对抗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薛丹 《洪都科技》2011,(3):42-46
光电侦察平台是实现侦察和监视任务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航空光电侦察平台的技术发展概况并简要论述了航空光电侦察平台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介绍了捷联稳定技术在红外成像导引头上的应用研究,介绍了捷联稳定两种方式的优缺点,给出了捷联稳定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关系式,给出了捷联稳定的控制回路框图,并对捷联稳定技术中需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