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日月 《太空探索》2010,(3):54-55
“阿波罗”16号登月航天员约翰·扬,是美国航天史上航天员生涯最长、执行任务最多的航天员之一,也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航天员:他曾经六次进入太空,两次去过月球(一次为绕月,一次为登月)。人称约翰·扬工作、睡觉、吃饭、呼吸均与太空飞行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西班牙的“阿尔瓦罗·德·巴赞”(Alvaro de Bazan,亦称F100)级护卫舰是一艘多功能护卫舰,一艘为处理危险状况,能为远征部队提供保护且在海上作战时作为旗舰指挥作战的理想水面舰艇。F100级护卫舰在担任海上特遣舰队的旗舰时,除取有进行空中作战信息整合、指挥舰队进行防空作战之外,也能担任反潜作战指挥平台。虽然在今日海军中反潜已经不是水面舰艇最重要的任务,但是,西班牙海军的“阿尔瓦罗·德·巴赞”号护卫舰还是配置了高科技的反潜作战系统,并在未来的作业中证明其价值。  相似文献   

3.
美国海军新世纪的第一艘航母,“罗纳德·里根”(USS Ronald Reagan.CVN 76)号目前正进行海上测试,整个测试项目结束后,预计于2003年7月12日服役,并编配在太平洋舰队,替代计划于2003年度退役的“星座”(USS Constellation,CV 64)号航母。  相似文献   

4.
王景泉 《国际太空》1996,(10):18-20
现在美国同时平均使用6颗气象卫星,其中两颗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OES),另两颗是“泰罗斯”卫星。这4颗卫星均由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管理使用。还有两颗卫星是与“泰罗斯”卫星轨道类似的极轨道卫星“国防气象支援计划”(DMSP),实际上它与“...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月球会议开幕式的午宴后,我们有幸采访了欧空局局长让·雅克·多尔丹。让·雅克·多尔丹局长的健谈和对国际合作的丰富经验及热切渴望让我们印象深刻。这已经是他第十次来中国了,问及他对中国的印象,他说:“中国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中国的太空计划令人记忆深刻!”同时他对中国航天界的工作成果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在太空领域是一个大国,在太空发展计划、地球探测及定位、航空航天、载人飞行等方面做得很好,并且努力地拓展项目的外延。  相似文献   

6.
2011年4月20日,印度空间研究组(ISRO)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成功将本国资源卫星-2(ResourcSat-2)及其他2颗小卫星送入轨道,这标志着“印度遥感卫星”(IRS)系统又增新的成员。此次发射也是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的第18次发射。  相似文献   

7.
水是生命的源泉,而现代社会水资源的污染,严重吞噬着人类的健康,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始终不渝支撑我们的生命之水,竟然会有直接威胁人类生存的一天。  相似文献   

8.
2010年4月8日,世界上最大的固定卫星服务供应商——国际通信卫星有限公司(INTELSAT)与其银河-15(Galaxy-15)卫星失去了联系,该卫星开始从其地球静止轨道(GEO)位置向东漂移,而它的转发器仍在工作。因此该卫星被媒体称作“僵尸卫星”(Zombiesat)。这意味着银河-15卫星将对地球静止轨道区域内其他卫星的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北京时间2009年2月11目00:55,美国铱星公司正常运行的铱-33(Iridium-33)卫星与俄罗斯报废的宇宙-2251(Cosmos-2251)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790km处相撞,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1相撞卫星简介1.1铱-33卫星铱-33卫星属于“铱”星系统,该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低地球轨道移动通信系统。“铱”星系统由66颗卫星与11个关口站组成,卫星分布在6个极轨道面,轨道高度780km,  相似文献   

10.
漂亮的飞机往往可以选题以大家的欣赏,但有时一些外形狰狞怪诞、带有异国风味且性能优越的飞机更能够吸引飞行员的目光,他们会在心中揣摩着自己驾驶它的感受-这也许是人类好奇的天性使然。德国福克·沃尔夫公司生产的Fw189“空中眼睛”侦察/攻击机,虽然缺乏强劲的动力,亦无德国飞机普通具有的流畅外表,布局上更偏离了主流设计,但却是很多飞行员憧憬并且最终成为爱不释手的飞机之一。  相似文献   

11.
《国际太空》1997,(3):17-18
由于美国国防部打算在下个世纪之初,用先进的导弹预警系统来取代至少已服役了27年,并且已老化的“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系统。自1984年以来,美空军一直在探索、论证、发展和研究这种新系统。经多年努力,现已确定了下一代的先进导弹预警系统将采用称为“天基红外系统”(SBIRS)的新系统。SBIRS将由高轨道部分和低轨道部分(又称空间和导弹跟踪系统SMTS)所组成。SBIRS的高轨道部分由4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2颗大椭圆轨道卫星组成,低轨道部分将使用低地球轨道卫星,卫星数目尚未最后确定,但估计至少在巨2颗以上。美国两大…  相似文献   

12.
欧洲航天局的“盖娅”(Gaia)卫星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天文学任务,通过对银河系10亿颗恒星的详细观测,绘制银河系最大、最精确的三维图。该卫星将于2011年下半年由联盟-U/弗雷盖特(Soyuz--U/Fregat)火箭从库鲁发射场发射,发射质量约为2t。发射后,“盖娅”卫星和“弗雷盖特”上面级先到达停泊轨道;接着,卫星由“弗雷盖特”推进到L2拉格朗日点的转移轨道;  相似文献   

13.
庞征 《国际太空》2012,(2):10-21
2011年,美国航天活动总体来讲比较顺利,成功发射了一些新型人造地球卫星,如首颗“天基红外系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SBIRS GEO-1)、“宝瓶座”/科学应用卫星-D(Aquarius/SAC-D)、首颗“作战快速响应太空”卫星(ORS-1)、战术卫星-4(TacSat-4)试验通信卫星、世界上容量最大的卫讯-1(ViaSat-1)宽带通信卫星、“国家极轨业务环境卫星系统预备项目”(NPP)等,  相似文献   

14.
被称为“半导体激光卫星间试验”(SILEX)的两颗卫星之间的高速数字化激光通信,将在1996年首次实现。此项试验的发射工作由欧空局(ESA)负责。装在两颗卫星上的SILEX光学终端将用来论证卫星对卫星之间轨道链路的工作状态,其精度优于1微弧度。这两颗卫星是:法国的低地球轨道遥感卫星Spot-4(用阿里安-4运载火箭在1994年发射);欧空局的“阿脱米斯”(Artemis)卫星──高级数据传输和执行技术服务的卫星(它将用阿里安-5运载火箭,于1996年发射到地球静止轨道上)。今后世界性通信网络的迫…  相似文献   

15.
□□装有红外遥感器的卫星一直是美国探测弹道导弹发射的主要工具,美国曾用“国防支援计划”(DSP)导弹预警卫星探测伊拉克“飞毛腿”导弹的发射。美国五角大楼现正在发展更先进的“天基红外系统”(SBIRS)导弹预警卫星系统。SBIRS星座将是美国预警和拦截敌方弹道导弹的关键系统。如果按计划部署,SBIRS将由两组卫星组成。一组是SBIRS高轨道星座,它由4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2颗大椭圆轨道卫星组成,主要用于导弹发射预警,并对其运载火箭实施红外跟踪,直到其可产生热量的助推火箭燃尽。另一组是SBIRS低轨道星座,它由低地轨…  相似文献   

16.
2008年2月23日,日本“纽带”(KIZUNA)高速因特网卫星(见图1)由H-2A火箭发射升空,火箭将卫星送入近地点250km、远地点35976km、轨道倾角28.5。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后星箭分离;3月1日,卫星完成多波束天线的展开;3月14日卫星进入预定的地球静止轨道。经过3个半月的初始性能测试,卫星各项指标良好,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17.
图片新闻     
《国际太空》2007,(5):F0003-F0004
2007年4月24日发射的美国“近轨道红外试验”(NFIRE)科学卫星;计划于2007年5月发射的SES ASTRA公司的天体-1L(Astra-IL)直播卫星。  相似文献   

18.
《太空探索》2008,(4):10
为保持欧洲的独立性,并改善“欧洲静地导航重叠业务”这一“伽利略”的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欧空局准备向其成员国建议兴建一个“欧洲数据中继卫星系统”(EDRSS)。该系统将是一个由3颗静地轨道卫星构成的星座,首颗卫星拟于2012年发射。日前升空的欧空局的“自动转移飞行器”(ATV)货运飞船将采用美国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  相似文献   

19.
航天简讯     
航天简讯“轨道通信”卫星已发射12颗□□1997年12月23日,轨道科学公司的一枚飞马座-XL火箭成功地把8颗“轨道通信”(Orbcomm)卫星送入近地轨道,这是自1995年4月3日用该火箭发射头2颗Orbcomm卫星入轨以来,首次继续用该火箭发射O...  相似文献   

20.
武振荣 《国际太空》1994,(3):19-20,18
利用无线电手持电话机实现地球上任何两个地方之间的通信是电信工业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利用卫星系统实现这个目标已经为期不远了。目前正在酝酿中的个人移动通信卫星系统的方案不少,其主要区别在于组成系统的卫星数量、功率和运行轨道的不同。通常,当卫星运行高度降低时,卫星的功率可以降低,但组成系统的卫星数量将增加。两个极端是高功率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或小功率的低轨道卫星(轨道高度为几百公里)。一些富有卫星通信经验的公司正在酝酿中轨道卫星方案。TRYV公司提出的“奥德赛”(Odyssey)系统就属于中轨道方案,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